肠痈 (外科)
发生于肠道的痈肿称为肠痈。肠痈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肠
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右下腹天枢穴者称大肠痈;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
肠痈。临床以大肠痈为常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阑尾炎及其合并症。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较少见。
2、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或上腹部,
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阑尾点附近,呈现
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生绞痛。
3、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呆,便秘
或腹泻等证。
4、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
肌试验阳性提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孔肌试验阳性及直肠指检在直肠前
壁右侧有触痛,提示为盆腔位阑尾炎或脓肿的可能。
5、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1~1.5万间,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于寒温不适,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暴急奔走,
跌仆损伤,或情志不畅,暴怒忧思等因素,导致肠胃受损,运化失职,
糟粕积滞,生湿生热,气血不和,败瘀留积,蕴于肠道而成。临床表现
以转移性右下腹持续性疼痛,拒按,反跳痛为主要特点。
2、本病始于气机不畅,胃肠结滞,气血凝滞,肠络不通,属肠腑
瘀滞。继则瘀久化热,热蕴肠道,热久腐肉成脓,表现为胃肠湿热或实
热。甚则热毒炽盛,痈脓溃破,表现为肠腑热毒。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
化瘀通腑为原则。
辨证论治
瘀滞证
[证见] 初为脘腹闷胀,绕脐疼痛阵作,随即转移至右下腹,按之
痛剧,腹皮微急,恶心欲吐,嗳气纳呆。不寒不热或微热,或恶寒,大
便正常或便秘,尿清或黄。舌质正常或暗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迟紧
或弦略数。本证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
周围脓肿消散后期。
[治法] 化瘀行滞,清热解毒。
[方药]
1、主方:大黄牡丹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生大黄9克,牡丹皮12克,桃仁2克,厚朴9克,红藤60克,
蒲公英30克,赤芍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大便次数增多者,改生大黄为制大黄9克。
2、中成药
(1) 阑发愤灵冲剂,每次1~2袋(10~20克),每日4次,热开水冲服。
(2) 阑尾消炎灵胶囊,每次6粒(1.8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锦红新片,每次5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 野菊花注射液,每次4毫升,每日2次,肌注。
3、单方验方:阑尾化瘀汤(天津南开医院验方)
处方:川楝子15克,延胡索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木香10
克,金银花15克,大黄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血聚成块者加红藤
30~60克。
湿热证
[证见] 腹痛较剧,右下腹硬满,按之内痛,或可扪及有压痛之肿
块。伴有发热,口干渴,汗出,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干,脉弦数。
或伴有身热不扬,头昏重,呕恶胸闷,腹胀痛,便溏不爽,尿黄浊。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相当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早期
或并局限性腹膜炎。
[治法] 清热化湿,通里攻下。
[方药]
1、主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生大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30克,生薏苡
仁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柏9克,厚朴6克,冬瓜仁30克。水煎服,
每日1~2剂,分2~4次服。
大便燥结者,加芒硝9克(冲服)。阑尾包块形成者,加桃仁9克,赤
芍15克。湿热重者,加黄连6克、黄芩9克。湿重者加藿香9克、佩兰9克。
瘀滞重者,加当归12克、莪术9克。
2、中成药
(1) 阑尾消炎片,每次1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西黄丸,每欠6克,每日1次,温开水送服。
(3) 四季青钠盐,每日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0~2000毫升中
静脉滴注。
(4) 黄连素注射液,每日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1000~2000毫升
静脉滴注。
3、单方验方:阑尾清化汤(天津南开医院验方)
处方: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15克,大黄15克,川楝子10
克,桃仁10克,生甘草10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湿热重者,加黄连、黄芩。湿重者,加佩兰、蔻仁、藿梗、木通。
热毒证
[证见] 腹痛更甚,弥漫全腹,腹皮硬、手不可近。热毒伤阴者,
伴有高热持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
不食,两眼凹陷,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或频数似淋;舌
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热毒伤阴损
阳者,见发热不高,或不发热,精神萎糜,肢冷自汗,气促;舌质淡而
干,苔多薄白,脉沉细而数。肠结腑实者,见全腹膨胀,呕吐频频,无
排气排便。本证相当于急性阑尾炎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已形成
的阑尾脓肿有扩散趋势,或由腹膜炎引起的肠麻痹,盆腔脓肿,感染性
休克等并发症。
[治法] 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行气凉血。
[方药]
1、主方:大黄牡丹汤(张仲景《金匮要略》)事大承气汤(张仲景《
伤寒论》)加减
处方:生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冲服),枳实12克,川朴9克,牡
丹皮9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生薏苡
仁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9克,莱菔子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分4次服。
热毒伤阴者,加鲜生地黄60克、元参15克、天花粉15克,。热毒伤
阴损阳,下利无度者,去元明粉,加熟附子9克、炮姜6克、白术9克、
生大黄改制大黄12克。呕吐不食者,加黄连6克、姜半夏9克。小便不利
者,加车前子15克(包煎)。
2、中成药
参照湿热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阑尾清解汤(天津南开医院验方)
处方:金银花60克,蒲公英30克,冬瓜仁30克,大黄20克,牡丹皮
10克,木香10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大热大渴者,加生石膏30克、天花粉15克。
外治法
1、外敷
(1) 各种证型均可选用双柏散、金黄散、玉露散水蜜调制外敷右下
腹,每日1~2次。
(2) 大蒜糊剂:大蒜头60克,芒硝30克,大黄粉30克。大蒜、芒硝
共捣粒如泥,敷腹部最痛处,敷2小时后去药;再用大黄粉用醋调成糊
状,敷6~8小时。以上为1疗程;必要时隔数小时后,重复使用。在敷药
前,局部皮肤应涂上一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适用于瘀滞证。
2、灌肠
可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大黄牡丹汤加减煎汤200
毫作用保留灌肠,每日1~2次。
3、手术疗法
肠痈之热毒证一经诊断,一般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有关本病非手
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的适用选择如下:
(1) 非手术疗法:瘀滞证。
(2) 先行非手术疗法,经12~24小时后,病情加重,中转手术:湿
热证。
中转手术的指征是:①热象加重,血压不稳,脉数;②症状体征加
重;③热结腑实,服药后腹胀未除;④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或腹穿抽
出脓液较多。
(3) 手术疗法:热毒证;小儿、妊娠、老年人的湿热证、热毒证。
手术方法有阑尾切除术和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术。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1) 体针:以取阑尾穴,上巨墟、合谷、足三里等穴。留针1小时,
每15分钟捻转1次,强刺激,每日2~3次。恶心呕吐者加中脘,发热者加
曲池,腹痛者加天枢、气海。
(2) 耳针:取阑尾、交感、神门、大肠等穴。选上述反应明显的穴
位2~3个,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2、饮食疗法
(1) 三色豆汤:黄豆100克,绿豆100克,赤小豆100克,生甘草20
克,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加入食盐调味,食豆饮汤。适用于肠痈未成脓
者食用。
(2) 薏苡桃仁粥:牡丹皮15克,桃仁15克,冬瓜仁15克,薏苡仁50
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牡丹皮、桃仁、冬瓜仁水煎去渣留汁,
加入薏苡仁、粳米,文火煮至烂熟,调入白糖温食。适用于肠痈酿脓期
患者食用。
(3) 桃花馄饨:鲜毛桃花50克,面粉150克。以桃花为馅,作馄饨,
空腹食。适用于肠痈腑实证。
(4) 苡仁附子败酱粥:薏苡仁60克,附子15克,败酱草100克,粳
米100克。附子,败酱草同煎取汁,加入粳米、薏苡仁、适量加水煮粥,
空腹食。适用于肠痈反见虚寒证者。
3、预防调护
(1) 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勿嗜食高粱厚味和辛辣刺激,醇酒生
冷之品,以免肠道功能受损而诱发本病。
(2) 起居有常,勿饱食后暴急奔走,寒温失摄,情志郁怒,以免气
血失调而诱发本病。
(3) 初期及酿脓期肠痈(急性单纯性、轻型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脓
肿),可根据食欲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溃脓期肠痈(并发腹膜炎),
应根据病情轻重给予流质饮食或禁食。
(4) 除初期肠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外,一般应卧床休息,并发腹
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人,应取半卧位,防止过早下床活动,以免病
情反复。
(5)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对严惩病人要定期量血压。服
药后因呕吐而将药物吐出者,必须补足药量。服通里攻下药后大便每日
3~5次以上者,应及时改变药物的炮制方法或减少剂量,以免过下伤正。
--------------------------------------------------------------------------------------------------------
疔疮走黄( 外科 )
本病是疔毒走散,四散经络,入于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急
性危险证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化脓性感染(脓毒败血症)。
诊断要点
1、多先有疔疮病史,其中以颜面部疔疮及烂疔合并走黄者多见。
2、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热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边界不清,
皮色由焮红转为暗红。颜面部疔疮并发者,还可见面目俱肿,口鼻肿胀
等症。
3、全身寒战,高热多在39℃以上,头痛、烦躁、胸闷、四肢酸软
无力;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咳嗽,气喘,
胁痛,痰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症状。
4、血白细胞总数在15000以上,中性白细胞80%以上,血培养多有
细菌生长。
5、可有流注、附骨疽、肺病等并发证。
6、疔疮毒邪走散称为走黄,其他疮疡引起疮毒走散,称为内陷。
走黄来势急暴,正盛邪实; 内陷来势较缓,除邪实之外,尚有正虚的
一面。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于治疗未能及时控制毒势,或
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或误服辛热之药及食酒肉鱼腥,或艾灸疔头,更
增火毒,以致机体失去护场,疔毒走散,入于营血,内攻脏腑而成。临
床以疔头忽然暗黑,肿势蔓延,心烦作躁,神识昏愦为主要表现。
2、从临证实际而论,凡生疔疮,皆可能发生走黄。然相对来说,
颜面部疔疮,因其所生之处,血脉丰富,经脉繁多,又为诸阳所聚之所,
烂疔因春病势急暴,化腐甚巨,故走黄者较多。疔系火毒之患,火为阳
邪,其毒入于营血,必耗伤营阴,扰动血分。内走脏腑,最先受累者为
心、肝于脏。火毒攻心,神明则乱;火毒传肝、动风痉厥。或毒气入里,
渐伏渐深,气血不能流通,阳郁于内,可有真热假寒之症。或火热亢极,
灼伤阴液,甚而动灼真阴,而有亡阴之变。或疔毒随气血流行,横窜逆
走,四散经络,聚结而成流注或附骨疽。治疗以凉血清热解毒为原则。
辨证论治
气营两燔证
[证见] 寒战高热,头痛烦躁。汗出口渴,恶心呕逆,肢体发麻,
便结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而大。
[治法] 清气泄热,解毒凉营。
[方药]
1、主方:白虎汤(张仲景《伤寒论》)合清营汤(《温病条辨》)加
减
处方:生石膏60克(打碎),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生地30克,丹
参12克,元参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川黄连6克,竹
叶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热不退者,加羚羊角粉1克(调服)。恶心呕逆者,加陈皮9克、竹
茹9克。便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
2、中成药
西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解毒清营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金银花15~30克,连翘15~30克,蒲公英15~30克,干地黄15
~30克,绿豆衣15~30克,白茅根15~30克,生玳瑁9`15克,牡丹皮9~15
克、川连3~9克、生栀子6~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毒入营血证
[证见] 壮热不退,或身热夜甚,躁扰不宁,或神识昏蒙,或神昏
谵语,或痉厥抽搐,或皮肤发斑。舌质红降,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 清营凉血,解毒清热。
[方药]
1、主方 化斑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
秘要》)、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知母9克,元参12克,黄连6克,山
栀子12克,黄芩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紫花地丁9克,青天葵9
克,生甘草6克,丹参9克,生地黄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 西黄丸,参照气营两燔证用法。
(2) 新方安宫丸,每次5~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新雪丹,每次3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解毒凉血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犀角(用水牛角60克代),生地炭15~30克,双花炭15~30克,
白茅根15~30克,天花粉15~30克,蚤休15~30克,莲子心9~15克,紫花
地丁9~15克,生栀仁6~12克,生甘划6克,川黄连9克,生石膏60~1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疔毒内闭证
[证见] 面青唇焦,神识恍惚,眼中见火,四肢发厥,胸腹灼热,
气粗喘闷。舌质红绛,苔黑而有芒刺,六脉沉伏,或暴而不见。
[治法] 宣泄血毒,清透伏邪。
[治疗]
1、针刺
取穴:少商双,少冲双,曲池双,委中双。刺出血。作用是宣泄血
分热毒。
2、中成药
(1) 新雪丹,每次3克,每日2~3次,温开水调服。
(2) 玉枢丹,每次1.5克,温开水化服。
(3) 蟾酥丸,每次15粒,温开水送服。
3、待厥回脉出肘,,按毒入营血证论治施药。
4、单方验方:水牛角地黄汤加味(黄耀燊验方)
处方:水牛角31克(磨汁),鲜生地黄31克,紫花地丁31克,野菊花
31克,金银花31克,生石膏31克(先煎),牡丹皮9克,大青叶9克,黄连
9克,半枝莲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注:本方方名由编者所拟。)
壮热亡阴证
[证见] 身热烦躁,神志恍惚,大汗淋漓,其味咸,四肢温,呼吸
喘促,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苔黄而焦,脉细数无力。
[治法] 生津固阴,凉血解毒。
[方药]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竹叶黄芪汤(吴谦等《医
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石膏30克(打碎),麦冬15克,白芍
12克,生地黄15克,竹叶9克,甘草6克,灯芯3克,水牛角60克(剉末先
煎),牡丹皮9克,元参9克,银花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犀羚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口服。
3、单方验方:解毒养阴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西洋参3~9克(另煎服),南沙参15~30克,北沙参15~30克,
石斛15~30克,黑玄参15~30克,佛手15~30克,干地黄15~30克,双花15
~30克,蒲公英15~30克,生黄芪9~15克,紫丹参9~15克,玉竹9~15克,
麦冬9~18克,天冬9~18克。水煎服、每日`剂。适用于疔疮走黄正气已
伤而毒热未尽阶段。
外治法
参照各种疔疮外治法。
其他疗法
1、使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参照“疽毒内陷”有关内容。
2、饮食疗法
参照“颜面部疔疮”饮食疗法。
3、预防调护
(1) 凡生疔疮,严禁局部挤压,避免碰伤,严禁早期切开,特别是
颜面部疔疮。
(2) 疔肿局部禁用艾灸。
(3) 忌食辛辣、醇酒、荤腥动发之品,忌服辛热药物。
(4) 避免情志抑郁或忿怒,禁房事。
(5) 余参照“疽毒内陷”调护。
-----------------------------------------------------------------------------------------------------
冻伤 ( 外科 )
因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性或全身性的损伤叫做冻伤。古称局部性
冻伤为冻疮,全身性冻伤为冻僵。
诊断要点
1、局部性冻伤
(1) 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呈苍白,局部寒冷麻木,继而肿胀,皮色转
为紫红,或有结块不甚而皮肤坼裂,自觉灼痛、瘙痒;或有大小不等的
水泡、血泡,自觉疼痛,感觉不灵敏。如无染毒,则逐渐消肿,结成紫
黑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
(2) 重者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失,有大水泡,水泡破
后显露出紫红色创面,流溢滋水,溃烂成疮,甚至肌肤变黑,骨脱筋连,
成为坏疽。
(3) 根据受冻部位损害情况,一般可分为四度:
I度:局部发生红斑及轻度水肿。症见皮肤发红或紫红,自觉瘙痒
灼痛。愈后不留瘢痕。
II度:局部形成水泡或大泡。症见皮肤紫红,或有瘀斑,肿胀显著,
伴有水泡,其液色黄或血性,疼痛较剧烈,对冷、热、针刺感觉不灵敏。
愈后形成瘢痕。
III度:受冻处皮肤有坏死。初似II度,继而皮肤变黑或紫黑,明
显坏死,感觉迟钝或消失,一般无渗液,10天左右才与健康组织有明显
分界。愈后有瘢痕形成,并可有较长时间的感觉过敏或疼痛,少数病例
局部可能残留溃疡,经久不愈。
IV度:有身体某部分坏死脱落。症同III度,而势更重,骨脱筋连,
或肢节脱落。
2、全身性冻伤 伤势轻者畏寒肢冷,全身颤抖,感觉麻木,四肢
乏力,肢端冷痛,昏昏欲睡。重者四肢厥冷,甚或僵直,唇甲青紫,神
志迟钝,常出现幻觉,最后知觉丧失,呼吸浅快。如不及时救治,易致
死亡。
辨证分析
1、本病是因寒冷之气侵袭人体所致。身处寒冷环境,因疲劳,饥
饿,或创伤失血,或素体气血不足,身体抗寒能力下降,或静止不动,
逾时过长,气血失于流通,受寒冷侵袭,耗伤阳气,肢体失于温煦,血
脉不畅,气血凝聚,而成冻伤。此外,暴冷着热,或暴热着冷,冷气与
火气搏结,也可导致气血凝滞,而坏烂成疮。
2、本病总由寒冷伤于皮肉,搏结于血脉,阳气失煦,气血凝滞所
致。寒邪凛烈,其性收引,易伤阳气。寒伤血脉,则营卫不调;寒伤阳气,则血脉凝涩;气血不能温养肢体,则成冻伤。轻则局部皮脶肉烂,
而成冻疮;若因冻损疮破,复染邪毒,寒邪化热,热盛肉腐,则化脓流
脂。重则肢体坏烂,骨脱筋连,而成坏疽。尤重者寒冷入脏、阴气内闭,
阳气外脱,营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成冻僵;若早得救治,血温气通则
生,否则噤绝而死。本病治疗以温经散寒,祛瘀通脉为原则。
辨证论治
寒凝血瘀证
[证见] 麻木冷感,肤色青紫,肿胀结块,灼痛瘙痒,手足清冷。
舌淡苔白,脉沉或沉细。
[治法] 温经散寒,祛瘀通脉。
[方药]
1、主方: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当归9克,桂枝12克,赤芍9克,细辛6克,木通9克,炙甘草
3克,大枣9克,丹参15克,生姜9克,红花9克。水煎加黄酒适量温服,
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少腹逐瘀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2) 生化汤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3、单方验方
(1) 芫花甘草煎(张敬元验方)
处方:甘草9克,芫花9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药液洗浴冻伤部位。
每剂洗3~5次,每日3次,有坏死创面仍可洗浴,洗后用黄连纱条换药。
(2) 冻疮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干辣椒100克,水250毫升,95%酒精250毫升,冰片5克,樟
脑15克,甘油10克。先将辣椒切碎,置于广口瓶内,加热水于80℃~90
℃恒温下浸泡10小时左右,用纱布过滤去渣;再将酒精倒入滤液中,片
刻即产生絮状物(呈红色),过滤澄清;最后将冰片与樟脑混后的液体倒
入滤液中,加入甘油,随之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备用。将局部洗净擦干,
用冻疮油擦患处,每日3~4次。适用于冻疮未溃者;已溃者禁用。
(3) 紫丹膏(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山芋粉1份,冰片适量(研末),猪板油2份。取晒干的山芋粉,
加入适量冰片,再加入未溶化的猪板油,调匀成膏。使用时先将患处用
硼酸水洗净,取紫丹膏涂于疮面,盖以纱布,每日1~2次,数日后即能
结痂痊愈。适用于冻疮已溃者。
寒凝血虚证
[证见] 麻木冷痛,暗红漫肿,或有水泡,感觉迟钝,或消失,神
疲体倦,形寒畏冷,面色少华,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 补养气血,温通血脉。
[方药]
1、主方:人参养荣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9克,炙黄芪15克,肉桂3克(焗服),当归
9克,熟地黄15克,茯苓12克,生姜9克,大枣9克,炙甘草3克,鹿角胶
9克(烊化)。水煎加黄酒适量调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人参养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2) 阳和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寒凝血瘀证单方验方。)
寒化热毒证
[证见] 冻损疮破,疮面溃烂,流脂溢脓,四周红肿,疼痛加重,
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方药]
1、主方:四妙勇安汤(鲍相王敖《验方新编》)加味
处方:金银花9克,甘草6克,当归9克,玄参9克,蒲公英15克,生
黄芪15克,紫花地丁12克,连翘9克,薏苡仁9克,木通9克。水煎服,
每日1剂。
痛甚者,加制乳香3克、制没药3克。
2、中成药
(1) 连翘败毒丸,每次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虎杖片,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寒凝血瘀证单方验方。)
寒盛阳衰证
[证见] 时时振寒,四肢厥冷,踡卧嗜睡,感觉麻木,肢末冷痛,
面色苍白。舌质淡紫,脉沉微。
[治法] 回阳救逆,温通血脉。
[方药]
1、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张仲景《伤寒论》)
处方:制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人参6克(另炖服)。水煎
服,每日1剂。可佐以姜糖茶等热饮料频饮。
2、中成药
(1) 四逆汤口服液,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
(2) 参附注射液,肌注,每次2~4毫升,静脉推注每次10~20毫升加
入50%葡萄糠液20毫升。
3、单方验方
(1) 参附青方(王左验方)
处方:红参、附子、青皮,制成注射液,每支10毫升。每次20~40
毫升,可直接静脉推注,也可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滴注。
(2) 参照寒凝血瘀证单方验方。
寒气入脏证
[证见] 神识迟钝或知觉全无,四肢厥逆,甚而僵直,唇甲青紫,
面色青灰,或瞳孔散大,呼吸气微。脉微欲绝,或六脉全无。
[治法] 回阳固脱,散寒通脉。
[方药]
1、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味
处方:人参6克(另炖),制附子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老葱头
9克,生姜9克,大枣9克。水煎急服,待阳回脉起后,按寒盛阳衰证治
疗。
必要时宜辅助温溶液(不超过37℃),如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静脉输入,以及吸氧、使用强心剂等措施。
2、中成药
参照寒盛阳衰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 参照寒盛阳衰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现场急救
首先将伤员迅速撤离寒冷环境,中止致伤源;脱去病者冰冷潮湿的
衣服鞋袜,动作要轻,切忌强行撕脱。同时积极进行保温和复温治疗。
可将病人置入40~42℃温水中浸浴,至肢体接近正常体温为止,并根据
情况,辅以西医抢救治疗。
2、冻伤未溃的外治
轻症冻伤,可用红灵酒或生姜汁轻柔按摩患处,每日2~3次。冻伤
有剧痒者,可用冻伤未溃药水外搽患部,每日2~3次。局部有水泡或血
泡者,可用注射器抽尽泡液或挑破,继以红油膏外贴。一般可用冻疮膏
或阳和解凝膏外涂。
3、冻伤已溃的外治
溃烂面积小者,可用马勃膏或生肌玉红膏外敷,中按一般溃疡处理。
溃烂面积大,坏死组织脱落干净,肉色鲜而红活者,可及时植皮消灭创
面,保护肢体功能;或以生肌象皮膏等生肌收口药外敷。局部坏死严重,
骨脱筋连者,待其分界清楚时,可行截肢(指、趾)术,但必须十分慎重。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0克,生姜150克(去皮打裂),羊肉500克,
黄酒500毫升。加水500毫升,置砂锅内同煮至肉烂熟,分4次食肉饮汤。
冬季常服可预防冻伤。
2、预防调护
(1) 加强冬季防寒工作,改善防寒设施。
(2) 坚持冬季长跑运动,增强身体耐寒能力。
(3) 冬令注意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保暖,尤其是野外作业者。
鞋袜不要过紧,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衣着应温暖、松紧适
度。
(4) 受冻部位严禁火烘或热烫,全身性冻伤者切忌暴热复温。
(5) 全身性冻伤者需保持病室温暖,并嘱病人少量饮酒,或给予姜
糖等热饮料。
(6) 不要碰伤受冻部位,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免受污染,未溃发
痒时,切忌用手搔破。
-------------------------------------------------------------------------------------------------------
毒蛇咬伤(外科)
毒蛇咬伤是人体被毒蛇所伤,毒液侵入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
性中毒性疾患。
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多见于室外工作者及捕蛇、卖蛇的人群。
2、咬伤部位多为肢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腕部,前臂,足趾,
足背,足踝,小腿等部位,其他部位少见。如咬伤头面胸腹者,毒势最
为严重。
3、伤处除留有一般齿痕外,多有2个、少数有3个或4个很明显的毒
牙齿痕,较大且较深。
4、风毒型(神经毒),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咬伤,局部疼痛较
轻,或不痛而有麻木感。伤口不红,出血很少或不出血,肿胀也不明显,
因而易被忽视而招致不良后果。潜伏期较长,多在伤后1~6小时出现全
身症状,。而当出现中毒症状后,提示中毒已深,病情多已严重。主要
症状有头昏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筋骨疼
痛,四肢麻木;严重者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吐沫流涎,呼吸困难,瞳
孔散大,全身瘫痪,惊厥抽搐,终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如能度过危险期,
症状一经好转,可渐渐恢复而不留后遗症。
5、火毒型(血循毒),如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咬
伤,局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且迅速向肢体近心端发展,并常见伤口
内有血性液体渗出,或出血不止;伤口周围皮肤青紫或瘀斑,或血泡。
有的伤口坏死形成溃疡,所属淋巴管、淋巴结发炎。随局部症状的迅速
发展,在短期内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寒发热,烦
躁口渴,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腹痛腹泻,或大便秘结。或有广泛的皮下
出血和大块瘀斑,以及内脏出血现象,如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
或出现贫血、黄疸。严重的病例,常因蛇毒攻心,审昏谵语,循环衰竭
而死亡。火毒型危险期较长,有时1周后仍可死亡,并常造成严重的并
发症和继发感染。
6、风火毒型(混合毒),如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咬伤,局部伤
疼痛,逐渐加剧,并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红肿,亦常有水泡、血泡,
重者伤口亦可溃烂坏死,开成溃疡,局部引流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
症状兼有风毒型及火毒型两种症状,或以风毒型为主,或以火毒型为主。
一般常有头痛头昏,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便结,四肢乏力,全身
肌肉酸痛,瞳孔缩小,黄疸,肝脾肿大;严重时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亡。
7、本病需与无毒蛇咬伤及蜈蚣咬伤相鉴别。无毒蛇咬伤:咬伤处
仅有数细小呈弧形排列的牙痕,局部仅有轻痛或肿胀,而为时短暂,且
不扩大或加重,无全身中毒症状,个别患者或由恐惧而有头晕眼花,甚
至晕倒,但不一会即恢复如初。蜈蚣咬伤:伤处牙痕横排呈楔状,无下
凳牙痕。局部剧痛,炎症反应显著,且可有组织坏死,但全身症状轻微
或无。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于毒蛇咬伤人体、毒液侵入体内,传播经络,或入于
营血,内攻脏腑所致。具有发病急,病势演变快,往往在短期内出现一
系列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患者生命的特点。
2、按中医病因学观点,蛇毒可分为风毒、火毒及风火毒三种。“
为毒至甚”是三种蛇毒的共性,然其性质、致病特点及其病理作用机制
却有不同。
(1) 风毒主要具有风邪的特性,易犯经络。风毒侵犯全身经络,经
则经气运行不利,而气血不畅;重则经脉瘀阻,功能受害而麻痹。故凡
为风毒蛇所伤者,主要表现为风与经络病证;尤重者风毒闭滞,而致呼
吸麻痹;风毒传肝,而使肝风内动。
(2) 火毒主要具有火邪的特性,其所为患,始则侵入气分,表现为
一派热毒症状,或蛇毒内结六腑;继则侵入营血,引致动血耗阴之变,
故病情严重者,皮肤内脏可有广泛出血;或蛇毒攻心,蒙蔽神灵,每见
神昏谵语,耗散心气,则见心悸汗出;或阴竭阳微,而见四肢厥冷,脉
微欲绝。
(3) 风火毒既具风邪之性,又具火邪之邪之性,但有所偏重,或以
风毒表现为主,或以火毒表现为主,随毒蛇种类不同而异。
本病治疗以祛风清热解毒,通利二便为原则。
辨证论治
风毒证
[证见] 伤口肿痛轻微,或有麻木,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声音嘶
哑,口吐涎沫,四肢麻木,甚而瘫痪,呼吸息微,双目直视,惊厥抽搐,
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 祛风解毒
[方药]
1、主方
(1) 祛风解毒汤(朱仁康《中医外科学》)加味
处方:金果榄9克,徐长卿9克,青木香9克,白辛6克,甘草6克,
白芷9克,防风9克,细辛6克,五灵脂9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恶寒者,加柴胡9克、荆芥9克。头晕眼花重者,加白菊花9克、夏
枯草12克。
(2) 风毒重者方选熄风解毒汤(朱仁康《中医外科学》)
处方:半边莲15克,白芷9克,菊花9克,蜈蚣3克,钩藤9克,夏枯
草9克,龙胆草9克,甘草15克,珍珠母3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
1~2剂。
胸闷呼吸困难者,加山梗菜9克。气喘痰鸣者,加川贝3克(研末冲
服)、竹沥30克(冲服)、法半夏9克。为防蛇毒攻心,早期可国服蜡矾丸,
每次10克,每日2次。
2、中成药(可任选以下一种)
(1) 广东蛇药,主要适用于金环蛇、银环蛇、蝮蛇、眼镜蛇、竹叶
青蛇、蝰蛇、烙铁头蛇等各种毒蛇咬伤。口服首次14片,以后每3小时
服7片,至全身症状明显好转为止,一般1~3天为一个疗程。对重危患者
应适当暗加剂量,口服有困难者可将药片溶化后用鼻饲法给药。
(2) 蛇伤急救散,适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口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温开水送服。外用以醋或冷开水调匀后,敷于伤口或肿胀部位。对神志
昏迷,牙关紧闭者,取本品少许,吹鼻取嚏,功同通关散。
(3) 蛇伤解毒片,适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口服第1天(即24小时内)
服4~5次,首次9~12片,病情严重者可服18片,以后每隔3~4小时1次,
每次6~9片。第2、3天每次6~9片,每天3次。每4天起每次6片,每日2次,
直至完全消肿为止。小儿半量,均用温开水送服。
(4) 新会蛇药酒,适用于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蝰蛇、竹叶青
蛇,海蛇等毒蛇咬伤。口服,首次30~60毫升,以后每隔3~4小时服30毫
升。小儿酌减。
3、单方验方
(1) 银环蛇伤方(林镇尧等验方)
处方:当归尾12克,五灵脂12克,川红花12克,川贝母12克,吴茱
萸10克,细辛9克,川黄连9克,白芷9克,半边莲30克,荆芥6克。水煎
服,每日1剂。
咽喉肿痛者,加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研末温开水调服。
痰多者,加人工牛黄,每次1克,每日3次,温开水调服。大便秘结者,
加大黄15克,或大黄粉5克(冲服)。主治银环蛇咬伤。
(2) 消风散(金明星验方)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大力子10克,苦参10克,当归10克,
知母10克,小胡麻10克,蝉衣6克,木通6克,生甘草6克,生地黄20克,
生石膏3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咬伤在20小时以内者,加生大黄10~30克、黄连6~10克、七叶一枝
花10克。出血严重者,去当归、苍术、胡麻。有复视者,加蜈蚣2条、
全蝎10克。伤肢肿胀不消者,加防己10克、半边莲30克。适用于蝮蛇咬
伤。
(3) 小叶三点金草方(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小叶三点金草50~100克,红背丝绸15~30克,通城虎10~15克。
水煎,冲适量蜜糖口服,每日1剂。
金环蛇、银环蛇咬伤者,加半边莲15~30克。眼镜蛇、眼镜王蛇咬
伤者,加石柑子30~60克。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伤者,加东风菜15~30克。
危重病人,加麝香0.5~1克安宫牛黄丸1粒。
(4) 蛇咬丸(徐富业验方)
处方:①雄黄粉2份,白芷4份,细辛2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
每次3克,每日3~4次,口服。首次加倍量,儿童减半。
②母草(又名四方草)30~60克。加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分2次
服。
③或将母草捣烂,冲入冷开水150毫升,煎取200毫升,分2次服。
伤处肿胀明显者,用五色茶500克,煎水外洗;伤口溃烂者,加绿
矾30克。伤口周围可用(1)方10~20克,冷开水调敷,每日3~4次。
(5) 蛇伤一点红方(陈广淦验方)
处方:一点红、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千里光、蜈蚣、乌蔹莓、
大蓟、八角莲、三叶刺针草、矮冷水花等干品等份,共研细末。内服每
次9~15克,每日3次;首次加倍。儿童药量酌减。同时用上述药末适量,
与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涂于伤口周围,每日1~2次。
伴有蛇毒攻心,加用白药花叶60克,捣烂取汗内服。咽候肿痛,吞
咽困难者,加万青叶5~7片,捣烂取汗内服。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
加蒲公英18克、连翘9克、银花9克、黄芩6克,水煎服。出血较明显者,
加用地丁草30克、夏枯草30克、大蓟3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
水煎服。昏迷不醒者,加用生半夏或石胡萎(鹅不食草)捣烂,捏成花生
米大小的药丸,轮流塞一鼻孔。伤口感染,伴有明显坏死组织者,用本
方鲜品煎水外洗,或用鱼腥草、乌蔹莓、一点红鲜品捣烂外敷,每日2
~3次。
火毒证
[证见] 局部灼痛,肿胀显著、蔓延迅速,常有水泡、血泡或皮肤
青紫,或有瘀斑,甚者伤口球死溃烂。全身发热,烦躁口渴,恶心呕吐,
或身热夜甚,斑疹隐隐,七窍出血。舌苔黄糙,或舌红少苔,脉洪数或
细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合凉血地黄汤(祁坤《外
科大成》)加减
处方:黄连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生地黄30克,赤芍9克,半
边莲30克,虎杖30克,连翘9克,天花粉12克,甘草9克,七叶一枝花15
克。水煎服,每日1~2剂。
咽喉肿痛者,加元参9克、山豆根15克、射干9克。血尿者,加白茅
根30克、小蓟15克、藕节30克。咯血者,加仙鹤草15克、蒲黄9克(包煎)。
便血者,加地榆12克、槐花9克、银花炭9克。呕血者。加大黄炭9克、
卷柏12克。
2、中成药(可以任选以下一种)
(1) 季德胜蛇药片(南通蛇药片),适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口服首次
5~20片,先将药片捻碎,用烧酒30毫升加等量温开水送服,于毒蛇咬伤
后立即服用。以后每6小时服5~10片,至症状明显消失为止。若患者出
现神志不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状时,
每次内服剂量可增加10~20片,并适当缩短服药间隔时间。服用本品的
同时,尚需配合服用“解毒片”(也为季德胜秘方,随季德胜蛇药片附
上),每次2~4片,每日3次。
(2) 上海蛇药,适用于蝮蛇、尖吻蝮蛇、眼镜蛇、银环蛇、蝰蛇、
烙铁头蛇及竹叶青蛇等毒蛇咬伤。有片剂、注射剂、冲剂三种剂型。片
剂或注射剂可单独作用,用冲剂配合使用疗效最佳,但冲剂不宜单独使
用,应配合片剂或注射剂一起应用。
①片剂口服首次10片,以后每4小时1次,每次5片,视病情减轻可
改为每6小时1次,每次5片;3~5天为1疗程。
②注射剂有1号和2号两种,需结合使用。1号注射液第一天每4小时
肌注1支(2毫升),以后每天3次,每次1支;必要时可将1号注射液2~4毫
升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或用20%~50%葡萄糖液20毫升
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1号注射液含强心药,使用中应注意心率和心律;
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发现药物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应予停药,必
要时可使用阿托品。2号注射液每4小时或6小时肌注2毫升,一般3~5天
为一疗程,危重病例可酌情增加。小儿剂量根据病情增减,而不按年龄
增减。
③冲剂首次服2包,开水冲服,以后每次1包,每日3次。
(3) 福建蛇药,适用于各种毒蛇咬伤。每次20~24丸,6小时1次,
温工水送服。病情严重者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好转后酌减。服药后产
生轻度腹痛及腹泻时,用药量应酌减。
小儿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不按年龄增减。
3、单方验方 ( 参照风毒证单方验方(2)~(5)。 )
风火毒证
[证见] 局部红肿疼痛,伴有麻木,或有血、水泡、坏死溃烂。头
晕眼花,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眼睑下垂,视物模糊,或有复视,心悸
气促,烦躁不安,甚或谵妄、昏迷。脉弦数或洪数。
[治法] 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
风毒症偏重者,选用风毒证方药;火毒症偏重者,选用火毒证方药。
蛇毒内结证
[证见] 壮热头痛,呕恶不适,烦躁不安,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或尿闭,或无尿。舌苔黄燥,脉洪数或沉数。
[治法] 清热解毒。通利二便。
[方药]
1、主方:大承气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9克(冲服),枳实15克,川朴15克,
黄芩9克,山栀子12克,黄连9克,半边莲30克,虎杖30克。水煎服,每
日1剂,便通为度。
尿少尿闭者,加白茅根30克、车前草30克。
2、中成药
雄黄解毒丸,体强者每次7~9粒,体弱者4~6粒,温开水送服,一般
服药后2小时左右即排黑硬粪便,病情随即减轻。如6小时后仍不排例,
可酌情加服数粒;若服后泄利不止,可用绿豆60克、甘草15克,水煎冷
后服。
3、单方验方(参照风毒证单方验方。 )
蛇毒攻心证
[证见] 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或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喉中痰鸣。
舌苔黄黑干燥,脉洪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方药]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水牛角60克(锉粉先煎),七叶一枝花15克,元参12克,牡丹
皮9克,山栀子9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连9克,淡竹叶9克,象
贝母9克,竹黄9克,石菖蒲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清心牛黄丸,每次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新雪丹,每次1~2瓶(1.5~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肌注或静注。静注
可用50%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大剂量并不比小剂量疗效更佳,一般以
每日4~8毫升为宜。
3、单方验方(参照风毒证单方验方。)
亡阳证
[证见] 壮热之后,心悸气促,或烦乱不安,同色苍白,四肢厥冷,
冷汗时出,不省人事,脉微欲绝。
[治法] 强心解毒、回阳救逆。
[方药]
1、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张仲景《伤寒论》)
处方:人参9克(另炖),甘草15克,干姜9克,制附子9克。急煎温
服。
2、中成药
(1) 四逆汤口服液,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2) 丽参注射液,肌注每次2~4毫升,静脉推注每次10~20毫升,加
入50%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
(3) 参附注射液,用法同上。
3、单方验方:参附方(丁培琳验方)
处方:用红参、附片,制成30%浓度注射液。用30%参附注射液10~
2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0毫升中静脉推注。必要时每
隔0.5~1小时重复1次,或以30%参附注射液80~100毫升,加入250~500毫
升上述液体中静滴。
外治法
1、急救
毒蛇咬伤后,蛇毒在人体内迅速播散,短期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
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1) 早期缚扎:目的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丹被毒蛇咬伤后,
应立即在伤口部位近收端5~10厘米处进行缚扎。缚扎物最好是橡皮止血
带,或质地柔软的布带,或就地取材。缚扎的松紧程度,以能阻断静脉
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又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并每隔15~30分钟松开1次,
每次约1~2分钟。缚扎的解除应在局部进行有效的扩创排毒,敷药和服
有效蛇药后半小时左右。如咬伤已超过12小时者,则不宜缚扎。
(2) 冲洗伤口:缚扎后应立即冲洗伤口,以便将伤口及皮肤上粘附
的蛇毒洗去。冲洗液可选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肥皂水、0.1%高
锰酸钾溶液等。如在野外不备以上液体时,则用水冲洗或漂洗亦可。
(3) 扩创排毒:伤口冲洗、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沿伤
口牙痕作纵行“十”字形切开,长约1~2厘米,深达皮下,注意避开神
经和血管;继以双手自近心端向远心端,由四周向伤口反复推挤,以排
出毒血。最好在扩创后,用火罐或抽吸器吸出毒血。随后用过氧化氢溶
液反复冲洗切口,并注意取出伤口内的断牙。如被尖吻蝮 蛇、蝰蛇等
血循毒蛇咬伤,扩创则要特别谨慎,一般咬伤时间未超过单时者方可进
行,且切口不宜长而深,以免造成出血不止。
(4) 破坏蛇毒:可选用下列方法:
①烧灼法:用火柴头4~6个,放于伤口上点燃烧灼,连续3~5次。适
用于牙痕较浅的蛇伤,如蝮蛇、银环蛇咬伤,或用于伤口流血水止,不
宜于扩创者。
②寒药法:用如米粒大的高锰酸钾,塞于伤口内,数分钟后冲洗掉;
或选用食盐、明矾、雄黄等塞入伤口亦可。
③注药法:用0.5%高锰酸钾注射液3~5毫升,作伤口浸润注射,1次
即可。为防止疼痛,可先用0.5%~1%普鲁卡因在肿胀部位皮下作环状封
闭。
④胰蛋白酶注射法:用胰蛋白酶2000单位加入于0.5%普鲁卡因5~10
毫升,在牙痕周围注射,深达肌肉层;或于缚扎上端进行套式封闭,12
~24小时后重复注射1次。若发生过敏反应,可用非那根25毫克肌注。
2、局部处理
伤口用消毒敷料包扎,肿用肢体可用双柏散水蜜调制外敷,每日1
~2次。也可用樟树叶或柚树叶300克,水煎后作湿热敷,每日2~3次。伤
口溃疡坏死者,按一般外科感染处理。
其他疗法
1、急救解毒
毒蛇咬伤后,可任选一种蛇伤中成药立即服用(参照辨证论治)。如
无成药,可取新鲜草药如半连莲、白辣蓼草120~250克或乌桕叶蕊50克,
洗净后加冷开水捣法内服,并以药渣外敷伤口;或用白菊花25克、金银
花25克、甘草10我,水煎服;或用食醋100~200毫升,一次饮服。
2、综合治疗措施
(1)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效果确切,应用
越早,疗效越好。但对脑、心、肾等实质性器官已发生器质性改变时,
则难以奏效。我国所制的蝮 蛇抗毒血清、银环蛇抗毒血清、眼镜蛇抗
毒血清,一般用1支(10毫升)稀释于生理盐水或25%~50%葡萄糖液20毫升
中静脉注射,最少1次,必要时可重复使用1~3次。但注射前必须先做过
敏试验(抽抗蛇毒血清0.1毫升用生理盐水1.9毫升稀释,皮内注射0.1毫
升,15分钟后无红晕蜘蛛足者为阴性)。阳性者可按脱敏法注射,静脉
推注地塞米松5~10毫克。
(2) 利尿排毒:早期可用速尿20~40毫克肌肉注射,或20%甘露醇250
~300毫升静脉滴脉,促使血内蛇毒加速排泄,缓解中毒症状。必要时可
重复应用。
(3) 肾上腺皮腩激素的应用:可以补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耗竭,并
可减轻蛇毒中毒症状,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恢复。用量大小视病情的轻
重而定,一般每次用氢化可的松4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
脉滴注,每日1~2次;或用地塞米松每日10~30毫克,加入5%或10%葡萄
糖液中滴注,病情有缓解后逐渐撤退。
(4) 呼吸衰竭的抢救:毒蛇咬伤导致呼吸衰竭,以外周性即呼吸肌
麻痹较为突出。神经损害是可逆的,必须抓住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这
个关键问题,采取有效的维持与恢复呼吸功能的措施。当出现呼吸肌麻
痹,以致呼吸功能不足,即胸式呼吸浅促或消失,膈肌活动减弱,并有
烦躁、唇甲发绀和血压骤升时,即须紧包作气管切开,插入套管,辅助
人工呼吸。
(5) 全身支持疗法和防治并发症: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休克和脑水肿,纠正酸中毒和心功能衰竭,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尤须注意。同时,由于中毒和缺氧而引起的机体重要
器官,如心、肝、肾、脑的损害,应给予及时处理。
3、预防调护
(1) 宣传普及蛇伤防治知识,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
以及预防毒蛇咬伤的措施,特别是咬伤后的自救方法。
(2) 消灭毒蛇隐蔽场所,搞好住宅周围、畜棚禽舍等处的环境卫生。
(3) 在毒蛇冬眠季节,组织有捕蛇经验的群众进行捕捉,或在毒蛇
活动频繁时期,采用诱捕法进行捕杀,但应积极做好急救准备,并同时
避免滥捕无毒蛇,以防破坏生态平衡。
(4) 伤后宜常规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注射前应
做过敏试验,阳性者可用脱敏注射法。
(5) 严密观察病情,特别在受伤后1~3天内,注意风毒蛇咬伤者有
无肢体麻痹、呼吸困难,火毒蛇咬伤者有无皮下出血及内脏出血等变化,
并详细记录。
(6) 加强患肢护理,注意伤口与肿势变化。伤后头2天患肢要低,
保持伤口清洁与引流通畅;病情好转时,患肢则应适当抬高,以利消肿。
外敷药物不要遮盖伤口。伤口溃疡者,应及时换药。伤口内若有断牙者,
应即时取出。
(7) 饮食宜清淡,禁食晕腥、油腻、辛辣之品。鼓励病员多饮水,
或用半边莲、白茅根等煎汤代茶,以帮助毒液排出。
(8) 局部肿胀开始消退,全身症状已控制时,鼓励病人作患肢伸屈
活动,必要时还可适当离床活动,以助恢复患肢功能。
--------------------------------------------------------------------------------------------------------
恶脉(外科)
静脉内腔发生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的血管性疾病,称为恶脉,
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静脉炎及其继发性静脉曲张。
诊断要点
1、浅层恶脉
(1) 发病前局部有静脉注射或化脓性炎症病史,或有下肢静脉曲张
史。下肢多见,上肢较少见,亦可发生于胸壁静脉。
(2) 局部浅静脉疼痛,红肿,压痛,久则出现条索状硬结。如多次
复发,病变静脉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
(3) 急性期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深层恶脉
(1) 多见于手术、外伤、产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
(2) 主要发生于下肢。
(3) 病变在小腿深静脉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腓肠肌疼痛,肿胀,
压痛;将足向背侧弯曲时,疼痛加剧,踝关节以下水肿和浅静脉怒张。
(4) 病变在髂股静脉者,可有发热,脉搏加速,自臀部以下整个下
肢痛,水肿,皮肤发白或略青紫,大腿内侧、股管处有明显压痛。久则
可见腰酸腿软,肢冷麻木,患肢增粗。
(5) 血栓脱落,产生肺栓塞时,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咳
嗽,咯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外侵,或因静脉注射染毒,以致气血瘀滞,
脉络滞塞不通所致;或由久卧久坐,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阻于络道,
脉络阻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
浅层恶脉以皮下经脉呈条索状突起,硬而疼痛为特征;深层恶脉以患肢
粗硬肿胀,行走不便,腨部疼痛为特征。
2、本病主要表现为气血凝滞,脉络阻塞。其发病内因多为久卧久
坐,病后伤气所致。气为血帅,气伤则血行缓慢,以致脉络滞塞而不通;
脉络不通则作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则肢肿。就外因而言,浅层
恶脉多因湿热而诱发,深层恶脉多因寒湿而诱发。其相同者均有湿邪,
湿性粘腻而重浊,故病缠绵不愈。病程较久;不同之处则有湿热与寒湿
之分。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
辨证论治
湿热证
[证见] 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灼痛,喜冷恶热,或局部皮
肤呈条索状红肿,压痛。伴有胸闷纳呆,或微恶寒发热,口喝不欲饮,
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见于浅层或深层恶脉急性期。
[治法] 清热利湿,和营活血。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合凉血四物汤(吴谦
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泽兰9克,川牛膝12克,丹参
12克,银花藤15克,萆薢15克,赤小豆18克,防己9克,虎杖15克,五
灵脂6克,丝瓜络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肢患者,去牛膝,加桑枝15克。
2、中成药
(1) 毛冬青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西黄醒消丸,每次3~6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3)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红花甘草散(张清和验方)
处方:红花30克,甘草30克,共研末。用50%酒精,调匀敷于患处,
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静脉滴注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
(2) 银归桃承汤(李东《陕西中医》1989.7)
处方:金银花30克,当归15克,桃仁2克,大黄10克,桂枝6克,芒
硝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湿热瘀滞者,去桂枝,加木通、白茅根各30克。气滞血瘀者,加川
芎10克,木香5克、鸡血藤15克。痛甚者,加元胡10克、三七3克(研末
冲服)。
(3) 丝瓜叶(侯建英《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
处方:鲜丝瓜叶适量,洗净甩干,捣烂成糊状。沿静脉走向,将丝
瓜叶糊涂敷于炎症部位,厚度约0.2~0.3厘米,稍大于炎症范围;上面
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蒸发于燥及外溢,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2次,
以保持湿润为宜。若敷药24小时后血管弹性仍差,再敷1~2次,血客弹
性可恢复。
瘀血证
[证见] 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更甚,腨部刺痛或酸
痛,或皮下条索状物,按这硬痛。舌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沉涩。见于
浅、深层恶脉急性期及浅层恶脉慢性期。
[治法] 活血化瘀,散结通脉。
[方药]
1、主方:桃红四物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川芎9克,丹参
12克,泽兰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地龙9克,黄芪30克,土鳖虫6克,
象贝母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大黄庶虫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通寒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四虫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参照湿热证单方验方。
(2) 佛手通脉汤(夏水潮《淅江中医杂志》)1990.3
处方:当归60~100克,川芎15克,获苓15克,羌活15克,木瓜15克,
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5克,三棱6克,莪术6克,桃仁6克,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寒湿证
[证见] 患肢肿胀,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皮色不变,
腿酸不适,沉重乏力,甚则破行,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
脉细濡或沉细。多见于深层恶脉的慢性期。
[治法] 温阳利湿,化瘀通脉。
[方药]
1、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合实脾饮(危亦林《世
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30克,熟附子9克,茯苓12克,桂枝15克,干姜9克,
当归尾9克,地龙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瓜9克,土鳖虫6克,木通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五苓片,每次6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少腹逐瘀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通塞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复元活血汤加减(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柴胡10克,天花粉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穿山甲10克,
附子10克,肉桂10克(焗)。水煎服,每日1剂。
(2) 脉管炎外洗剂(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透骨草30克,芒硝30克,防风12克,艾叶12克,当归12克,
乳香10克,没药10克,大黄10克,苏木2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剂熏
洗2~3天。
脾虚证
[证见] 患肢肿胀,按之凹陷,皮色发白或苍黄,沉重乏力。脘闷
纳呆,面色萎黄,神疲肢冷,或见便溏。舌淡胖,苔白厚或滑腻,脉沉
缓。多见于深层恶脉慢性期。
[治法] 温阳健脾,养血通脉。
[方药]
1、主方:附子理中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当归四
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熟附子9克,党参15克,干姜9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木通9克,大枣5枚,细辛6克,炙黄芪
15克,川芎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附子理中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通塞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参照“脱疽”虚寒证单方验方(2):散寒通脉汤。
(2) 参照寒湿证单方验方(2):脉管炎外洗剂。
外治法
1、敷贴法
初期局部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水蜜调制外敷。局部红肿渐
消,可用拔毒膏外贴。条索硬结明显者,可用紫色消肿膏外贴。
2、熏洗法
后期可用熏洗疗法,方用:当归尾12克,白芷9克,羌活9克,独活
9克,桃仁克,红花12克,海桐皮9克,威灵仙12克,生艾叶15克,生姜
60克,水煎先熏后洗。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1) 循经取穴法:主穴取夹管穴、膈俞、大渊。配穴:上肢桡侧病
变取合谷、曲池;肘正中部位病变取内关、曲泽;下肢内侧病变取阴陵
泉、三阴交;胸腹壁部位病变取内关、阳陵泉。主穴针刺以得气为度,
配穴针感直达病所。留针30分钟,隔日或3日针刺1次。
(2) 局部针刺法:以针浅刺病变脉管两侧,每针距离1厘米,并配
合谷、内关、手三里、曲池穴,或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平补平
泻,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饮食疗法
(1) 荠菜车前红花汤:荠 菜根50克,车前草50克,红花10克,共
煮15分钟,取汤服用。适用于湿热证。
(2) 瓜皮丹参小豆粥:西瓜皮200克,赤小豆200克,丹参30克。赤
小豆加水煮烂,西瓜皮去老皮切丝,丹参水煎取汁,三味混合加糖频食。
适用于湿热证。
(3) 当归鲤鱼:鲤鱼1条,当归30克,薏苡仁30克,米酒500克。将
当归、薏苡仁纳入去除鱼鳞及内脏的鱼腹内,浸入米酒中,上盖清蒸。
开锅后以文火蒸约30分钟,取出当归、薏苡仁,再上锅煮,酒干即可,
适当调味,适用于寒湿证。
3、预防调护
(1) 急怀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促使消退。适当抬高患
肢,如下床则可穿弱力袜,以减轻下肢水肿。
(2) 病变早期不宜久站久坐,应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造
成重要器官栓塞。
(3) 手术后的病人,多作深呼吸、咳嗽动作、肢体活动,尽早下床
运动,以防本病发生。
(4) 忌食辛辣、鱼胜之味,忌吸烟。
(5) 避免肢体受寒。
---------------------------------------------------------------------------------------------
发颐 (外科)
发颐是发于颔面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又名颐发,汗毒。相当于
现代医学的急生化脓性腮腺炎。
诊断要点
1、多发于成年人,常为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后期的继发病。
2、多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同时发病。
3、实期颐颔之间疼痛,轻度肿胀;压迫局部时,在第二臼齿相对
的颊粘膜上有粘稠分泌物溢出。张口困难,唾液分泌减少。
4、脓成时疼痛加剧,跳痛,压痛剧烈,皮色发红,肿胀更甚,可
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压迫局部有波动感,颊粘膜可挤出混
浊脓性物。
5、后期脓肿可在颐颔部或口腔粘膜或从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6、初起有轻度发热,发展严重时体温可达40℃左右。伴有口渴纳
呆,大便秘结。极度衰弱患者,可有痰壅气塞、汤水难下、神识昏糊之
见症。可能发生暂时性面瘫,病愈后可恢复正常。
7、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升高。
8、本病表现与痄腮相类似,但痄腮多发生于5~15岁儿童,有传染
接触史,常累及双侧,局部皮肤色泽不变,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
辨证分析
1、发颐为病,由火毒所生。火有虚实,实火得之于外感风寒化热,
受之于风温余邪热毒,病之于胃火上壅;虚火结之于阴虚火炽,情志郁
结。本病具有发病急剧,颐颔之间焮红肿痛,脓成不易溃出,或可自外
耳道溃出,出脓黄稠的特点。
2、外感风温遗毒于内,表之未解,汗之不透,风火上壅,结毒于
颔颐之们,则痈生肿作,伴有恶寒发热,口干溲赤,脉象浮数。若饮食
不节,恣食膏梁厚味,火毒内生胃火循经上攻,蕴结于颔颐之间,亦可
致颐部生痈作肿,张口困难,饮食难进,溲赤便结。若肝肾阴亏,相火
炽盛,或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虚火上壅,结于颔颐而作痈,此为标实
而本虚,脓成最难外溃,或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虚火上壅,结于颔颐
而作痈,此为标实而本虚,脓成最难外溃,或自外耳道溃出,兼见发热
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以清解毒消肿为原则。
辨证论治
风火上壅证
[证见] 红肿结于颔颐,连及耳下、耳后;焮热疼痛,压之木硬,
发热恶寒,大便干,溲短赤,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
(1) 普济消毒饮(李杲《东垣十书》)加减
处方:牛蒡子9克,黄连3克,黄芩9克,生山栀12克,金银花12克,
连翘12克,板蓝根30克,桔梗3克,僵蚕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
日1剂。
酿脓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去牛蒡子、僵蚕。
(2) 溃后用托里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金银花9克,茯苓15克,白
芷9克,皂角刺9克,黄芪15克,桔梗9克,甘草6克,生薏苡仁12克。水
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3次,鲜芒根煎汤或温开水送服。
(2) 六神丸,参照锁喉痈。
3、单方验方
(1) 荆板解毒汤(刘大发《湖北中医杂志》1986.1)
处方: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牛蒡子12克,黄芩9
克,荆芥6克,薄荷6克(后下),元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重症加颐部外敷万应膏。
(2) 消毒饮(高峻泰《山东中医杂志》1988.2)
处方:板蓝根12克,菊花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6克,
夏枯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胃火上壅证
[证见] 颔颐结块,焮红肿痛,口气臭秽,张口困难,饮食难进,
溲赤便秘,身发热。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益胃生津。
[方药]
1、主方
(1) 连翘野菊散(陈士铎《外科秘录》)加减
处方:连翘12克,野菊花9克,全瓜蒌12克(打碎),生石膏30克(打
碎),元参12克,甘草6克,金银花15克,北沙参30克。水煎服,每日1
剂。
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酿脓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
(2) 溃后用益胃汤(吴鞠能《温病条辨》)加味
处方:沙参30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玉竹9克,桔梗9克,生
薏苡仁15克,甘草6克,冰糖6克(溶化)。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清胃黄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2) 牛黄解毒片,每次3~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风火上壅证单方验方。
虚火上炽证
[证见] 颔颐肿痛,连及耳后,发热口渴咽干。舌质红,少苔或无
苔,脉细数。若成脓,外溃最难,或自外耳道溃出。
[治法] 滋阴降火,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
(1) 栀子清肝汤(祁坤《外科大成》)合大补阴丸(朱震亨《丹浮溪
心法》)加减
处方:牛蒡子9克,柴胡9克,白芍9克,生石膏15克(打碎),生山
栀9克,牡丹皮9克,黄芩9克,甘草6克,生地黄15克,知母9克,黄柏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酿脓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
(2) 溃后用六味地黄汤(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味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9克,牡丹破9克,茯苓15克,
泽泻12克,黄芪15克,桔梗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知柏八味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风火上壅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初起 可外敷金黄膏、玉露膏。
2、脓成 应及时切开,刀口位置在下颌角后部1.5厘米之处,切开
皮肤向耳前后分离腮腺实质,寻找脓腔,充分引流。
3、溃后 可先用九一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脓尽改用生肌散、
红油膏外敷。口腔粘膜出脓者,用青吹口散吹敷患侧口腔粘膜,每日4
~5次。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 绿豆黄豆汤:绿豆160克,黄豆180克,红糖120克,入水共煮
至烂,可任意常食。
(2) 蛇蜕鸡蛋:蛇蜕3克,鸡蛋2只。将蛇蜕切碎,蛋打碎弃壳,调
和炒熟,分2次食,每日1剂,以愈为度。
(3) 青黛黄酒鸡蛋清:青黛9克,鸡蛋2只,黄酒30毫升。青黛研末,
鸡蛋取蛋清,调匀后兑入黄酒,1次服下,每日1剂。
2、预防调护
(1) 热性病及术后体弱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经常漱口。
(2) 患者宜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荤腥动
发食品。
--------------------------------------------------------------------------------------------------------
附骨疽(外科)
凡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叫做附骨疽,又称骨痈、
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
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化骨髓炎。
诊断要点
1、好发于儿童,以10岁以下的男孩更为多见。
2、发病部位以胫骨为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桡骨等长骨。有
疔疮或损伤病史。
3、初起即有寒战高热,溲赤口干,患肢疼痛彻骨,1~2日内即不能
活动,继则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成脓约在得病后1~3月左右,身
热持续不退,色红胖肿,骨胀明显。溃后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
易收口而成漏管。患部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药线探之,常可
触到粗糙的死骨,日后必待死骨脱出方能愈合。
4、患肢活动功能一般影响不大。
5、发病2周后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影模糊或骨破坏。发病4周后才
能发现死骨。
6、本病需与流注、髋关节流痰相鉴别。流注患处皮色不变,漫肿
疼痛,为多发性,位于肌肉深部,常此处未愈,他处又起,溃后不损伤
筋骨。流痰好发于骨关节间,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久在
得病后半年至1年以上,溃后脓水清稀,且夹有败絮状物质,愈后往往
形成残废。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化热搏结于骨节,或由于疔疮走
黄,疽毒内陷,或病后余毒不清,湿热内盛,其毒深窜入里,留于筋骨,
或由于外来直接伤害,局部骨骼损伤,复因感染邪毒,瘀热搏结,凝滞
筋骨而成。本病有好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不移,疼
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漏道,损伤筋骨的特点。
2、本病始则全身不适,继而寒热交作,甚而壮热不退,或伴有汗
出,便秘尿赤,肌骨胀痛,疼痛彻骨,拒按,是为实热之证。成脓期湿
热郁滞于骨,热盛肉腐骨败,则焮肿日著,寒热交作,或日晡更甚,但
患肢疼痛可略缓解。溃后诸症渐伏,精神渐佳,唯疮口脓水淋漓,迟迟
不敛,或有腐骨从疮口排出,可形成漏道。若经久不愈,久耗气血,则
见气血两虚之象。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原则。
辨证论治
风热炽盛证
[证见] 寒战、高热、面红、气热息粗,便秘溲赤,渴喜冷饮。舌
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合仙方活命饮(吴谦等《
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黄连9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金银花15克,赤芍9克,归
尾9克,防风9克,连翘9克,蒲公英30克,羚羊骨30克(先煎),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寒战高热者,加柴胡12克。口渴者,加生石膏30克(打碎)。便秘者,
加生大黄9克(后下)。
2、中成药
(1) 醒消丸,成人每次6克,7岁以上减半,3~7岁服1/3量,每日2
次,温开水送服。连服7天后停药3天。
(2) 新消片,每次5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二香丸(张荣国《山东中医杂志》1987.6)
处方:大龟板3个(炙黄),大蜈蚣10条,全蝎10克,当归30克,红
花15克,生乳香30克,生没药30克,血竭30克,象牙粉30克。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服1丸,小儿酌减,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无论红肿、化脓或窦道形成均有特效;
病在上者饭后服,病在下者饭前服。
湿热郁滞证
[证见] 患部焮肿日增,疼痛,寒热交作或日晡尤甚,口干不甚喜
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营托毒,化湿开郁。
[方药]
1、主方:金银花散(齐德之《外科精义》)加味
处方:金银花15克,甘草9克,茯苓15克,苍术9克,黄柏12克,薏
苡仁15克,土茯苓30克,炙山甲9克,皂角刺9克,蒲公英30克,象贝母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虎挣片,每次0.3克,每日2次吞服,儿童减半。
(2) 四季青片,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复方骨髓炎糖浆Ⅰ方(罗安民验方)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当归尾15克,紫花地丁15克,桑枝
15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薏苡米10克,冬瓜仁10克,丝瓜络10克,
桃仁10克,黄柏10克,生栀子10克,黄连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生
甘草3克。水煎取汁,浓缩制成糖浆100毫升瓶装。成人每次服30毫升,
每日3次。病重者剂量加倍,小儿减半。
气血两虚证
[证见] 疮色晦暗不鲜,脓水淋漓,面色苍白或萎黄,唇淡,全身
倦怠,或心悸,失眠,自汗,短气。舌淡苔少,脉细数或无力。
[治法] 调补气血。
[方药]
1、主方: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焦白术9克,
茯苓12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香谷芽15克,肉桂2克(焗服)。水煎
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虎挣片,参照湿热郁阻证。
3、单方验方:附骨内托散(宋一同等验方)
处方:党参12克,黄芪12克,当归12克,制乳香12克,没药12克,
炮山甲12克,木香12克,陈皮12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
白芍10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银花9克,紫花地丁9克,蒲公英30
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外治法
1、初起 皮色不变者,以冲和膏外敷,若皮色转红时,宜洪宝丹冷
茶调敷,或敷以如意金黄散。
2、脓成 宜及时切开排脓,并于疮口纳入纸捻以利引流。也可酌情
用二黄煎液冲洗脓腔。
3、溃后 宜用七三丹或八二央药线引流,红油膏或冲和膏盖贴。如
触及死骨松动者,可用镊子钳去。形成窦道者,用千金散或五五丹药线
腐蚀窦道,后改用八二丹药线,太乙膏或红油膏盖贴。也可作手术清创,
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 绿豆粥:绿豆适量洗净后浸泡半天,同粳米200克同煮为稀粥。
每日服食2~3次,每次1~2碗。适用于初期,其他阴疽初期均适用。
(2) 苡仁二豆汤:薏苡仁100克,绿豆100克,赤小豆100克,生甘
草20克,水煮熟烂,加盐调味,食豆饮汤。适用于阴疽湿重患者。
(3) 五神咖啡:茯苓20克,银花60克,牛膝20克,车前草30克,紫
花地丁30克,同煎去渣取汁,加入咖啡,白糖,频服。适用于附骨疽湿
热凝结者。
(4) 银甲蛋:金银花30克,鸭蛋3只,炙山甲6克(研末)。先将银花
水煎取汁,再将鸭蛋头打一小孔,装入炙山甲粉,放入银花汁中煮熟服
食。适用地阴疽成脓期。
(5) 猪蹄羹:猪蹄4只,葱白30克,当归15克,微火炖至蹄烂熟,
调盐少许,随量食。适用于溃后期。
(6) 牛奶大枣粥:牛奶500克,大枣25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
随量食。适用于溃后久不收口者。
2、预防调护
(1) 患者宜加强营养。
(2) 在急性期患肢抬高,避免活动,防止病理性骨折。
-------------------------------------------------------------------------------------
肛裂( 外科)
肛门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为肛裂。
诊断要点
1、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下皮肤的正中前、
后方;男性多见于后部,女性多发于前部。大多数为单发;由湿疹而并
发者,常为多发性。
2、裂口呈狭长形放射状,新鲜裂口创面较浅,色鲜红,边缘整齐,
陈旧性裂口创面凹陷呈灰白色,边缘增厚,可伴有赘皮性外痔。
3、主要症状为大便时剧裂疼痛,尤其在粪便于燥时,痛如刀割,
大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稍待片刻后疼痛又作,往往可持续数小时。
4、大便时可有滴血,色鲜红,量水多,或仅附于粪便表层。
5、裂口感染后,可并发肛门痈,溃破后可成肛瘘。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于大肠燥热,大便秘结,排便时暴力努责,损伤肛门
皮肤而形成。而肛门狭窄,痔疮,肛门湿疹,妇女白带过多等病及生育,
也可诱发本病。其临床特点是肛门皮肤破裂、溃疡,排便后出现周期性
肛门疼痛,可伴有肛缘皮瓣赘生。
2、本病总由大肠燥热,大便燥结所致。究其燥结之因,一为热结
肠燥,二为阴虚肠燥。本病初起,多因热结大肠,灼伤津液,火热与大
肠糟粕互结,肠燥便结,排便艰涩,努责而裂伤肛门,病为初起,排便
时肛门剧烈疼痛,裂口溃疡表浅,其色鲜红,边缘整齐,弹性较好。若
病久,结热灼伤阴液,阴液亏损,大肠失于濡润,则肠中糟粕燥结,粪
便干燥,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后呈周期性疼痛,滴血,裂口较深,色灰
白,边缘肥厚变硬。本病治疗以泄热通便,养阴生津为主。
辨证论治
热结肠燥证
[证见] 大便秘结,排便时肛门剧痛,甚则面赤汗出,便血鲜红量
少。肛门裂口溃疡表浅,色鲜而红,边缘整齐,弹性好。舌红苔黄,脉
洪数。
[治法] 泄热通腑,凉血润便。
[方药]
1、主方
(1) 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味
处方:大黄9克(后下),川厚朴9克,杏仁9克,赤芍9克,火麻仁15
克(打碎),枳实9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槐花12克,桃仁克,黄
芩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若热甚少津,可选用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大成》)加减
处方:生地黄30克,赤芍9克,枳实9克,黄芩9克,槐花12克,地
榆12克,天花粉9克,甘草6克,火麻仁15克(打碎),玉竹12克。水煎服,
每日1剂。
2、中成药
(1) 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2) 通幽润燥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通便清火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玄麦甘桔方(熊德明验方)
处方:玄参15克,当归15克,炒槐米15克,麦冬10克,桔梗10克,
炒荆芥10克,炒地榆10克,生甘草10克,大黄6克。上药烘干研粉,灭
菌分装10包备用。每次半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10天为一疗程。适
用于肛裂、内痔便血。
(2) 抱石莲(张心根验方)
处方:鲜抱石莲200克(全草)。水煎两次,合汁分2次服。2剂为一
疗程。适用于肛裂,痔疮出血。
(3) 硫磺大枣丸(薛维振验方)
处方:硫磺60克,大红枣120克。将硫磺放入砂锅熔化,再把大枣
倒入锅内搅拌,使硫磺均匀地粘于大枣表面;再继续加热,待硫磺燃着,
用木棍搅拌,至枣黑成炭即可。研成细末,制成丸。每次4克,早晚各
1次,温开水送下;6天为一疗程。
阴虚肠燥证
[证见] 大便干燥,便时疼痛带血,便后疼痛暂时缓解,随后又剧
裂疼痛,并可持续数小时之久。肛门裂口呈棱形,创面灰白色,边缘不
整齐,肥厚变硬。常有潜行性瘘道及赘皮外痔。口干咽燥,欲饮不多。
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方药]
1、主方:增液汤(吴鞠通《温病和辨》)合润肠汤(王肯堂《证治准
绳》)加味
处方:生地黄15克,麦冬9克,元参9克,火麻仁15克(打碎),桃仁
9克,当归9克,甘草6克,槐花9克,郁李仁12克,柏子仁9克,杏仁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五仁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热结肠燥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熏洗 常用却毒汤、洗痔枳壳汤或苦参汤煎汤先熏后洗,每日
2次。
2、敷药 新鲜肛裂可用九华膏或生肌玉红膏外敷;陈旧性裂口可
先涂以红升丹1~2次,腐蚀创口,后改用生肌散或黄连膏。
3、扩肛疗法
在局麻或腰俞麻醉下,术者手套涂以润滑油,先用两手食指伸入肛
门,食指掌面轻轻向两侧扩张肛管,逐渐伸入两中指,呈四指扩肛,持
续3~5分钟,达到肛门括约肌松弛,解除痉挛的目的。注意勿用暴力快
速撑开肛门,以免造成多处撕裂。
4、手术 必要时可采用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或侧切术。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取长强穴,用长针刺入约2厘米,强刺激1~2次,留针2~5分钟。有
时可配合针刺两侧白环俞:用8厘米毫针快速进针直刺白环俞4~6厘米许,
每次留针2~5分钟,用捻转强刺激,以病人有针感、得气为度。
2、饮食疗法
(1) 决明炖茄子:决明子10克,茄子2只,食盐、酱油、豆油等适
量。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备用。茄子油炒后,放入药汁及佐料炖熟食
之。适用于实热便秘肛裂。
(2) 生地炖香蕉:生地黄20克,香蕉2只,冰糖适量。水煎生地去
渣留汁,加入去皮切段的香蕉和冰糖同煮。每日服2次。适用于阴虚内
热便秘肛裂。
3、预防调防
(1)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便结时可适当服用含油脂中药及缓
泻剂,如蜂蜜、麻油、五仁丸、脾约麻仁丸等润滑粪便,以防损伤肛门。
(2) 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如有潮湿、瘙痒、湿疹,皮炎等应积
极治疗,以防肛周皮肤感染或革化,弹性减弱而易裂伤。
---------------------------------------------------------------------------------------------------------------
肛瘘 (外科 )
肛门周围痈疽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形成肛门内外相通的管
道,称为肛瘘。
诊断要点
1、本病不限性别、年龄、体质,但以成年人最多见。
2、发病前多有肛门周围痈疽病史。
3、流脓:肛周皮肤上瘘管外口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脓液的
多少因瘘管的长短大小而异。一般初期脓液较多,稠厚色黄味臭;当瘘
管形成后,脓液逐渐减少或时有时无,色白稀薄。若外口封闭,流脓停
止,局部复肿胀疼痛。封闭的外口常再度穿破,如此反复,或另溃穿新
的外口,形成支管。瘘管内口粗大者,有时粪便和气体可由内口经瘘管
从外口排出。
4、疼痛:如瘘管引流通畅,一般不觉疼痛,仅局部坠胀不适;如
外口封闭,有脓液积存则疼痛,排便时加重。
5、瘙痒:流出的脓液长期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肛门潮湿瘙痒,或
并发湿疹。
6、排便不畅:多见于马蹄形肛瘘,因炎症形成半环形纤维素环,
影响肛门舒张而狭窄,可出现排便不畅。
7、全身症状:复杂性肛瘘继发感染化脓,则可出现发热,疲倦不
适等全身症状。长期流脓,岢致消瘦及贫血。
8、肛瘘按其深浇及病变的程度可分为:
(1) 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1条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内口在
肛窦,外口在肛周皮肤上。
(2) 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有2个以上外口
或2条以上管道,内口在肛窦部位。
(3) 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1条管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内口
位于肛窦部位。
(4)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2个以上外口及2条以上管道,或有分支窦
道;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有1个或2个以上内口。
9、一般外口越近肛门,则瘘管越浅;距肛门越远,则瘘管越深。
外口在肛门前半部的,瘘管多为直行;外口在肛门后半部的,瘘管多曲
折,内口在后面正中线上。
10、本病需与骶前囊肿及会阴部尿道瘘相鉴别。骶前囊肿溃孔在肛
门后方尾骨尖附近,多为单囊,也亦有多囊者,囊内可见毛发,分泌物
呈粘液状。如继发感染,则变为脓液,病程较长。常见为表皮囊肿和皮
样囊肿,多在青春期因毛发增长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发生症状。会阴部
尿道瘘的瘘口位于肛门前侧,排尿时有尿液自瘘口流出,直肠内无内口,
常有会阴部损伤及尿道狭窄病史。
辨证分析
1、本病是因过食醇酒厚味,脏腑受伤,元气耗损,以致邪热壅滞,
气血不宣,湿热流注肛门,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成脓,溃后余毒未尽,
溃口不敛而成;或因三阴亏损,湿热邪毒乘虚下注肛门而发。其临床特
点是瘘管外口溃破出脓,淋漓不尽,肛周皮肤湿痒,外口封闭时疼痛,
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本病是由肛门周围痈疽溃破后遗毒不尽而形成。若瘘道引流不
畅,或外口暂时封闭,湿热余毒内结,酿腐化脓,则局部焮肿疼痛,脓
多而稠,或脓毒旁窜而形成新的脓肿。若因三阴亏损未复,或因痨病所
致,则瘘口凹形,周围晦暗,脓水清稀;阴虚火旺则形体消瘦,潮热盗
汗。若素体虚弱,病期较长,或复杂性肛瘘,久病耗伤气血,又可见气
血双亏,全身虚弱的病象。治疗实证以清热利湿解毒,虚证以养阴益气
补血为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
湿热壅滞证
[证见] 局部焮肿,灼热跳痛,外口凸起,脓多而稠。伴有恶寒发
热,口渴欲饮不多,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龙胆草9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
当归尾9克,生地黄12克,车前子9克(包煎),泽泻9克,薏苡仁12克,
赤芍9克,皂角刺9克,穿山甲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连翘败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肛门瘘方1(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黄柏10克,苍术8克,萆薢15克,金银花15克。加水1000毫
升,煎至5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适用于实证。
肺肾阴虚证
[证见] 瘘道外口呈凹形,周围晦暗,脓水清稀,形体消瘦,潮热
盗法,心烦不寐,食欲不振。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
[方药]
1、主方:青蒿鳖甲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
处方:炙鳖甲15克(先煎),青蒿15克,生地黄15克,知母9克,牡
丹皮9克,百部12克,白及9克,生龟板15克(先煎),地骨皮9克,黄芩
9克,山药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
(2) 麦味地黄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
水送服。
(3) 补金片,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4) 小金片,每次5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肛门瘘方2(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青蒿15克、鳖甲30克,丹皮10克,白芍15克,麦冬12克,山
药30克。加水10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适用于虚证。
气血双虚证
[证见] 瘘道经久不愈,肉芽不鲜,脓水时多时少。面色无华,唇
甲苍白,四肢无力,气短懒言,畏寒喜暖,纳呆食少。舌淡苔薄白,脉
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
1、主方: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当归9克,白芍9克,熟地黄15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白
术9克,黄芪15克,大枣9克,炙甘草6克,川芎6克,白芷9克,肉桂3克
(焗服)。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2) 八珍丸,每次2丸(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胎盘蛋油纱条(李留记等《浙江中医杂志》1989.11)
处方:参见“乳痨”气血两虚证单方验方(1)。
外治法
1、熏洗 可选用却毒汤或苦参汤煎熏洗,每日2次。
2、敷药 局部红肿疼痛时,可用金黄散或黄连膏外敷。
3、药捻 瘘道引流不畅时,可用提脓化腐药捻由外口插入引流。
4、挂线疗法
(1) 适应症:适用于单纯性高、低位肛瘘,复杂性高、低位肛瘘也
可酌情采用。
(2) 禁忌症:本疗法无绝对禁忌症,仅在肛周有皮肤病或痈疖等病
变时暂时禁用。
(3)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腰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先在球头银丝探针尾瑞缚扎一条橡
皮筋,再将探针头从瘘管外口轻针弯曲,从肛门口拉出,注意在插入探
针时不能用蠛,以免造成假道。将探针从瘘管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
经过瘘管外口进入瘘管,一端从内口引出,末端留在外口。提起橡皮筋
之两端,切开瘘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拉紧橡皮线,紧贴皮
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以双重结结扎
之。然后在结扎线外1.5厘米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松开止血钳,用红
油膏纱条嵌入伤口压迫破止血,外盖纱布,以宽胶布固定。
若以药线挂线,将药线收紧,打一、二扣活结,以备以后紧线;也
可将药线的一端穿入另一段药线内,由肛门牵出,使线绕瘘管周围成为
双股线,然后收紧,打一活结。每隔1~2日紧线1次,直至挂线脱落。
(4) 术后处理:
①术后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润下剂。
②术后疼痛可给予止痛剂或采用耳针。
③每日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浴后换药。
④一般挂线后,橡皮筋在7天左右可以脱落。若10天以后不脱落,
可以剪开;如结扎橡皮筋较松,需要再紧线一次。
⑤伤口必须从基底部开始生成,防止过早粘连封口。
⑥管道挂开后,改用生肌散纱布或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至收口。
⑦瘘管在切开或挂开后,可有少量脓水流出,四周肿胀逐渐消散。
如仍有较多脓水,肿硬不消者,应检查有无支管或残留的管道。如局部
感染,给予清热解毒药物内服。
5、切开疗法
(1) 适应症:低位单纯性复杂性肛瘘,高位肛瘘切开时必须配合挂
线疗法,以免造成肛门失禁。
(2) 禁忌症:同挂线疗法。
(3)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
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先在肛门内塞入1块盐水纱布,再用钝头针
头注射器从瘘管外口注入1%亚甲蓝或龙胆紫溶液。如纱布染有颜色,则
可有助于寻找内口,也便于在手术时辨认瘘管走向。将有槽探针插入瘘
管的残余部分,逐步用同样的方法切开探针的两面组织,直到整个瘘管
完全切开为止。瘘管全部敞开后,用刮匙将瘘管壁上染有亚甲蓝的坏死
组织和肉芽组织刮除,修剪创口两侧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一口宽底
小的创面,以利引流。仔细止血,创面填塞红没膏纱条,敷料包扎、宽
胶布压迫固定。
(4) 注意事项:
①如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以一次全部切开。如瘘管通过
肛管直肠环的上方,必须加用挂线疗法,先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
及其下方的瘘管,然后用橡皮筋由剩余的管道口通入,经内口引出,缚
在肛管直肠环上,这样可以避免因一次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肛门失禁。
如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者,也可一次全部切开无须挂线。
②瘘管于外括约肌深、浅两层之间通过者,该处肌肉未形成纤维化
时,不能同时切断两处外手括约肌;在切断括约肌时,要与肌纤维成直
角,不能斜角切断。高位肛瘘通过肛尾韧带,可作纵行切开,不能作横
行切断肛尾韧带,以免造成肛门向前移位。
(5) 术后处理:同挂线疗法。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参照内痔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1) 经常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晚睡前用温水坐
浴,勿使用不清洁的手纸擦肛门。
(2) 及时治疗肛门湿疹、皮炎、瘙痒症等皮肤病,防止感染。
(3) 如肛门周围肿胀疼痛,应及时诊治。肛门周围痈疽宜早期切开
排脓,一次手术可防止后遗肛瘘。
(4) 如患肛瘘,更应及时治疗,以免单纯性肛瘘发展成复杂性肛瘘,
而使治疗更困难。
(5) 术后调护参照内痔。
------------------------------------------------------------------------------------
肛门周围痈疽 (外科)
肛门直肠周围发生的急慢性化脓性病变,称为肛门周围痈疽。本病
中医文献又有便痈、脏毒、肛门痈、肛内痈、盘肛痈、悬痈、坐马痈,
跨马痈等名称。由于发病部位深浅不同,一般称浅者为痈,深者为疽,
统称为肛门周围痈疽。相当于西医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诊断要点
1、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本病。以20~50岁青壮年发病最多,男
多于女。
2、发病前往往有内痔、肛裂,或肺结核、麻疹等病史。
3、本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脓肿不易消退,溃后每多成为肛瘘。
(1) 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发生于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局部红肿热
痛,脓成则按之波动感,而全身症状不明显。
(2) 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肛门与坐骨结节之间。初期只感肛门部
不适或微痛,逐渐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后
局部症状加重,肛门有灼痛或跳痛,在排便、咳嗽、行走时疼痛加剧,
甚则坐卧不安。肛门指诊,患侧丰满,有明显压痛和波动感。
(3)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于提肛肌以上,腹膜以下,位置深隐。
局部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直肠下坠感,但全身症状明显。肛门指诊,
可触到患侧直肠壁处有浸润变硬,压痛、隆起及皮动感。
(4) 直肠后间隙脓肿:症状与骨盆间隙脓肿相同,直肠内有明显的
坠胀感,骶尾部可产生钝痛,并可放射至下肢。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有明
显深部压痛。肛门指诊,直肠后方肠壁处有触痛、隆起和波动感。
4、本病需与肛门旁疗肿及粉瘤相鉴别。肛门旁疖肿发生于肛周皮
下,肿块中心有一毛发,溃后中央有脓栓,多自行溃破,不留肛瘘。肛
门旁粉瘤呈圆形,表面光滑,有完整囊壁,内为灰白色粉脂状物,无全
身症状。
辨证分析
1、本病多因饮食不节,醇酒厚味,辛辣炙煿,以致气血壅滞脏腑?
В
缓停 攘髯⒏孛牛 岢芍卓椋 舳 龋 飧 膳 换蛞蛑檀 ⒏亓
讶径径 辗ⅲ换蚍勿臁⒙檎畹炔〔⒎ⅲ换蛞蚍巍⑵ⅰ⑸鋈 蹩魉穑
Ш
境诵橄伦ⅲ 站鄹孛哦 伞F涮氐闶牵焊孛胖芪 熘兹韧矗 灰紫 耍
:蟛灰资湛诙 筛仞 ?
2、本病总由湿热下注所致。锛病位有深浅,证候分虚实。一般位
深者,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较轻;位浅者,局部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
状较轻。实证多因过食醇酒厚味,湿热不化而成;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成脓较快,溃后脓出黄浊稠厚臭秽。虚证多因肺、脾、肾三阴亏损,湿
毒乘虚下注所致;局部漫肿平塌,皮肤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
慢,溃后脓出清淡不臭。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
湿热毒盛证
[证见] 局部红肿热痛,成脓较快,坐卧不安,受压、咳嗽时加重;
溃后脓液黄浊稠厚而带粪臭味,溃口呈凸形,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
热,头痛身疼,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活血祛瘀。
[方药]
1、主方:三妙散(朱震亨《丹溪心法》)合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
大成》)加减
处方:苍术6克,黄柏6克,川牛膝9克,生地黄12克,当归尾9克,
赤芍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槐角9克,地榆9克,生甘草
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瓜蒌仁12克(打碎)。溲赤
者,加车前草15克,泽泻9克。脓成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黄
芪15克。
2、中成药
(1) 三妙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连翘败毒丸,每次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痔疮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1(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黄连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生地黄12克,龙胆草6克,
泽泻12克,柴胡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甘草6克蛔水1000毫升,
煎至500毫升,二煎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合汁分早中晚3次服完,
每日1剂。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3(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半边莲30克,生黄芪30克、皂角刺6克。加水1000毫升,煎
至500毫升,每日服1剂。适用于肛周脓肿溃后。
(3)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4(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苍术10克,苦参15克,川芎10
克,丹参1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先熏后洗,每日1剂,
熏洗2~3次。适用于肛周脓肿早期。
阴虚湿阻证
[证见] 局部漫肿平塌,皮色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慢,
溃后脓液清淡不臭,溃口晦暗凹陷,有低热或午后潮热,食欲不振,消
瘦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若兼见肺虚,可见咳嗽咯血,骨
蒸盗汗;脾虚则神疲纳呆,大便溏薄;肾虚则腰膝酸软,耳鸣不寐。
[治法] 滋阴除湿,兼清虚热。
[方药]
1、主方:滋阴除湿汤(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9克,白芍9克,熟地黄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象贝
母9克,泽泻克,地骨皮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虚者,加百部12克、白及9克、阿胶9克(烊化)。脾虚者,加黄芪
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山药15克,去知母。肾虚者,配服六味地
黄丸。溃后气血双虚者,宜且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调治。
2、中成药
(1) 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百合固金丸,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
空腹温开水送下。适用于肺虚者。
(3) 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适用
于肾虚者。
(4)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溃
后气血两虚者。
(5) 人参养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2(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青蒿15克,鳖甲15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苍术10克,黄
柏1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二煎加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
合汁分早、中、晚3次服完。每日1剂。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3(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见湿热毒盛证单方验方(2)。适用于肛周脓肿溃后。
外治法
1、初起 实证用玉露散、双柏散或如意金黄散外敷;虚证用冲和
膏外敷。
2、脓成 宜切开引流。应根据痈疽的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来选
择手术方法。一般应作放射状切口。
3、溃后 宜用九一丹,或用生肌玉红膏纱条祛腐,待创面洁净后,
改用生肌散或皮粘散撒布。
4、手术
(1) 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痈疽。以最隆起波动明显处为中心,
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开,切口长度与痈疽大小相应。手指伸入切口,分离
脓腔间隔,搔刮并清除坏死组织;适当剪除切口边缘部分皮肤,伤口敞
开,使引流通畅。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条祛腐;待创面洁净,改用生肌
膏或皮粘散至痊愈。
(2) 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较深部位的痈疽。先以皮肤最隆起波
动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开至肛缘,用探针从脓腔内寻找内口,并从内口探
出。将肛缘皮肤切开,深层括约肌挂一橡皮线,将肌肉缓慢挂开,避免
肛门失禁。
(3) 分次切开法:适用于复杂性深部痈疽。于痈疽顶部皮肤隆起波
动最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开,切口长度与痈疽大小相似,用手指分开脓腔
间隔,排尽脓液。创口用五五丹纱条引流;待肛瘘形成后,再按肛瘘处
理。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参照内痔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1) 注意肛门部清洁卫生,防止便秘。
(2) 积极治疗痢疾、肠炎、痔疮、肛裂、肛门湿疹等疾病,以防染
毒形成痈疽。如肛门直肠有坠胀疼痛等不适,应即时检查,及早治疗。
(3) 深部痈疽应保持引流通畅,纱条填塞不宜过紧,并常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以防止发生破伤风。
------------------------------------------------------------------------------------
骨瘤(外科)
骨瘤是骨组织局限性肿大而形成的肿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瘤(
良性)及骨肉瘤(恶性)。
诊断要点
1、良性
(1) 好发于颅骨及上、下颌骨。
(2) 肿瘤生长慢,症状少。当其突出颅腔、眼眶、鼻腔和鼻窦内时,
可引起压迫症状,造成外貌畸形。
(3) 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但发生于颅骨区外,尤其在四肢长骨上的
肿瘤,若久病不治或治而不彻底,最后均有恶变的可能。
2、恶性
(1) 患者多为10~25岁的青少年。
(2) 好发于肩关节下方、膝关节上下方长骨的干骺端。
(3) 初起隐隐疼痛,继则掣痛难忍,入夜更甚。
(4) 肿瘤生长迅速,患部肿块坚硬如石,疙瘩突起,紧贴于骨,推
之不移,皮色紫褐,表面筋脉怒张,肿块始终不会化脓。
(5) 体温略有增高,因睡眠不佳,食欲不振,迅速形瘦神疲,并很
快血行转移至肺。时应进行肺部X线检查,以明确有无肺转移。
(6) 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质破坏或新骨形成的征象,新骨增生呈日
光放射状排列。同时应进行肺部X线检查,以明确有无肺转移。
(7) 血清碱性磷酸酶在数次测定中数值超过6~7波氏单位时,结合
其他征象,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3、本病需与下列病证相鉴别:
(1) 鹤膝风: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初起可有寒热,外见胖肿;
常一膝方愈,另膝又起,或遍历全身关节。
(2) 鹤膝流痰:生于膝部,病程缓慢,膝内隐痛,其促如绵;既溃
之后,流出稀痰夹有败絮状物质。
(3) 附骨疽:虽多发于长骨,但起病较快,开始就有高热,局部压
痛明显,后期可化脓溃破。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寒湿之邪外受,深中于骨,气滞血瘀,凝结而成;或
因肾气不足,或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髓空虚,骨失荣养而成瘤。本
病的局部特点是疙瘩叠起,坚硬如石,紧贴于骨,推之不移。
2、本病实起,寒湿之邪侵犯骨骼,寒凝湿聚,气滞血瘀,骨部肿
起,坚硬如石,皮色不变。病之初期,正气尚未大伤,毒气尚未弥散,
全身症状不明显。病之后期,寒湿郁久化热,火旺毒盛,肿硬更增,疼
痛难忍;阴血受损,形瘦低热;气血双虚,神疲食少,渐成绝症,预后
不良。治疗以行瘀通络,散坚止痛为原则。
辨证论治
寒湿凝结证
[证见] 病起初期,骨部肿起,坚硬如石,皮色不变,推之不移,
无痛或有隐痛,全身症状尚不明显。舌苔薄白腻,脉沉细。
[治法] 温经散寒,化湿行瘀。
[方药]
1、主方:没药丸(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味
处方:桂枝4.5克,制川乌4.5克(先煎),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
9克,川椒目3克,川芎6克,乳香3克,没药3克,自然铜9克(醋煅),独
活9克,威灵仙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没药丸,每次1丸,以开水或陈酒化开,煎至5分,乘热服下。
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
(2) 阳和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芪楂汤(潘惠娟等《湖北中医杂志》1980.6)
处方:黄芪30克,生山楂30克,茯苓皮30克,薏苡仁30克,白花蛇
舌草30克,当归10克,乌梅10克,天花粉10克,狗脊12克,川续断12克,
黄药子12克,山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补骨软坚方(沈楚翘验方)
处方:当归10克,云苓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0克,
鹿角霜10克,骨碎补10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5克,制女贞15克,淮
小麦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邪气未清,郁而化热,肿块疼痛较甚者,加黄菊6克、嫩钩藤15克、
牡丹皮10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夏枯草10克。适用于颅骨黄色瘤。
(3) 软骨消瘤方(谷铭三验方)
处方:补骨脂15克,杜仲15克,核桃仁25克,威灵仙50克,秦艽15
克,细辛5克,川乌头5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青木香7.5克。水煎
服,每日1剂。适用于骨软骨瘤。
正虚毒盛证
[证见] 肿硬更增,疼痛难忍,皮色紫褐,形瘦神疲,低热食少。
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治法] 补肾散坚,解毒通络。
[方药]
1、主方:调元肾气丸(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大生地黄12克,当归9克,山萸肉9克,山药9克,牡丹皮6克,
鹿角片9克(先煎),赤芍9克,川牛膝9克,龙葵30克,桑枝12克,地骨
皮15克,煅龙骨15克,山豆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痛甚者,加延胡索9克、血竭粉0.6克(吞服)。神疲食少者,加黄芪
30克、党参30克。
2、中成药
(1) 调元肾气丸,每次6克,空腹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忌萝卜、
酒及房事。
(2) 西黄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寒湿凝结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敷。
2、用鲜商陆根捣烂,或生商陆根研末,淡盐水调敷;或用牛蒡子
根研末调敷。
3、骨肉瘤根如早期未发生肺转移的,应尽早争取手术治疗。
-----------------------------------------------------------------------------------------
红丝疔(外科)
火毒走注经络,有红丝显现于皮肤上而迅速向上走窜者,称为红丝
疔,古称 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浅层淋巴管炎。
诊断要点
1、手足部多有生疔或皮肤破损等病史。
2、好发于四肢内侧。
3、先有红丝1条,由手臂或小腿内侧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上肢停
于肘部或腋部,下肢停于腘窝或股缝,肘,腋,腘部及股缝常有臖核肿
痛。病位较深者,红丝其色较暗,或无红丝,患肢有带状肿胀压痛。
4、一般无全身不适,重者可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周身无力,
舌苔黄,脉数等症。
辨证分析
本病是由火毒之邪,走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称患痈疽疔疮
阳毒之证,毒气走散流注经络,哎呀因皮肤破损染毒,或因情志抑郁,
心火内盛,气血逆行而生。其特点是初起形似小疮,渐发红丝,迅速上
攻,多生于四肢,伴有肘、腋、腘、股缝之处,则见该部臖核结块,红
肿压痛。若久不消散,热毒化腐,则可酿脓溃破。本病轻者唯在经络,
病属易治;重者疔毒走散,毒攻脏腑,预后较差。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原
则。
辨证论治
轻证
[证见] 先有小疮,红肿而痛,继而有红丝向上走窜,或兼有微热
恶寒。舌质正常,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或浮数。
[治法] 清热解毒,行气和营。
[方药]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12克,野菊花9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9克,赤芍
9克,牡丹皮9克,乳香3克,没药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参照“颜面部疔疮”中成药。
3、单方验方:三花二石汤(贾美华验方)
处方:金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红花10克,生石膏60克,寒水石
60克。水煎服,每日1剂。二煎以纱布浸药汁后敷患处。
恶寒发热者,加苏叶15克,伴有臖核者,加桃仁10克、牛膝10克。
发热口渴者,加知母10克、黑山栀10克。便秘者,加番泻叶5克。
重证
[证见] 初起疮处,红肿热痛,随发红丝1条或数条,向上蔓延,长
而盈尺,甚至腋下,或达腘窝胯间。或无红丝,肢体肿胀,疼痛较重。
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食纳不振。舌红苔黄,脉数或弦数。尤重者,
高热神昏。
[治法]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方药]
1、主方
(1) 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合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
金鉴》)加味
处方:黄连6克,山栀子9克,黄柏9克,黄芩9克,金银花12克,蒲
公英30克,野菊花9克,紫花地丁9克,紫背天葵9克,紫草12克,竹叶
6克,乳香3克,没药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欲成脓者,加皂角刺9克。发于下肢者,加薏苡仁15克、苍术9克。
(2) 肢体肿胀疼痛,反无红丝者,用萆薢化毒汤(高秉钧《疡科心
得集》)加味。
处方:萆薢15克,当归9克,牡丹皮9克,牛膝9克,防己9克,木瓜
9克,薏苡仁12克,秦艽9克,丹参9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单方验方
参照轻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挑刺疗法
无论轻证重证,皆可使用。患部消毒后,先以三棱针或刀尖,于红
丝尽处刺之,微令出血。继沿红丝行走路径,寸寸挑断,亦微令出血,
泄其毒气。挑断处,外敷金黄散或太乙膏。
2、其余外治法参照“手足部疔疮”外治法。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参照“颜面部疔疮”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参照“手足部疔疮”预防调护。
-------------------------------------------------------------------------------------------
狐疝 (外科)
凡腹腔内容物,行立则外出少腹滑入阴囊,卧则复入少腹,如狐之
出入无定者,称为狐疝。相当于西医的腹股沟斜疝。
诊断要点
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5岁以下小儿及20岁以上男性多见。
2、患部有肿物突起,按之柔软。若嘱患者咳嗽,按肿物处有冲击
感;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
3、肿物日渐增大,甚至患侧阴囊亦同时肿胀下坠,以致行走不便,
并有坠重感觉。有的在平卧或用手推后可以回复,有的仅能部分回纳,
此时伴有少腹阴囊牵痛。
4、嵌闭和绞窄时肿物不能回复,患者咳嗽时手按肿物处无冲击感,
局部紧张,压痛明显,燕可伴有恶心呕吐,少腹剧痛,大便不能,肢冷
汗出,脉沉迟等症。
辨证分析
1、本病是因寒湿邪气侵袭厥阴肝经,以致寒凝湿滞,气因寒聚而
发本病;或情志抑郁,或暴怒号哭,气机失于疏泄,气滞不通,筋脉利
而成;或因强力举重,远行辛苦,以致气虚下陷,窜于少腹而成;或小
儿先天不足,妇女生育过多,老年肝肾虚弱,筋脉松弛,失于固摄;或
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其特点为阴囊一侧有肿物突出,
卧则肿物消失,站立、行走或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则肿物出少腹而下坠
阴囊,并时有胀痛。
2、本病的发生,不外乎气机郁滞,寒湿侵袭及气虚下陷所致。气
滞者,气机失于疏泄,筋脉不利,或气胀流窜,结于少腹,注于阴囊,
可见少腹或阴囊肿胀偏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寒湿者,由外受之,
寒湿凝滞,筋脉挛急,可见结块肿硬而冷,牵引睾丸作痛。遇暖则缓,
遇寒加重。中气下陷,筋脉弛缓,无力摄纳,则肿块突出,劳则气耗,
故肿块时在百小,劳累时加重。因本病以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较常见,
临床以中气下陷者居多。治疗以益气升提为主要原则。
辨证论治
气虚下陷证
[证见] 肿块因站立、劳动或咳嗽而出现,劳累时肿块增大,胀坠
不适,休息或平卧后或以缩小或回纳。可伴有食少纳差,面色晄白,神
疲乏力,动则气短,脉微或涩。
[治法] 补气升提。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加减
处方:黄芪30克,焦白术9克,党参30克,当归9克,升麻6克,柴
胡6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金樱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坠胀明显者,加川楝子9克、香附9克。
2、中成药
(1) 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黄芪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气疝汤(张文仲《浙江中医药杂志》1990.4)
处方:荔枝核8~12克,橘核8~12克,广木香3~6克,延胡索3~6克,
柴胡3~6克,肉桂1~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虚者,加升麻、黄芪、枳壳。气郁甚者,加青皮、郁金、香附。
寒凝甚者,加小茴香、吴茱萸,高良姜。首用汤剂,一般4~10剂,肿物
回纳后再以原方制成散剂,每次3~5克,每日3次,服20~40天,巩固疗
效。
(2) 枳壳鸡蛋(李素华等《四川中医》1987.1)
处方:枳壳60克,鸡蛋2只。先将枳壳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放入
药汁中整煮,至蛋熟后将蛋皮敲碎,药汁与蛋1次顿服。每日1剂。
寒湿内盛证
[证见] 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少腹胀痛,痛引睾丸,喜暖畏寒,
寒则加重。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 散寒化湿,行气散结。
[方药]
1、主方:天台乌药散(李杲《医学发明》)加减
处方:橘核15克,小茴香15克,肉佳3克(焗服),木香9克(后下),
川楝子9克,乌药9克,吴茱萸6克,高良姜9克,青皮9克,苍术9克。水
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理疝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偏坠疝气丸,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橘核疝所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参照气虚下陷证单方验方。
(2) 散寒暖肝化气法(冷治卿等《四川中医》1990.10)
处方:成熟柚1个,生鸡蛋1只。柚挖孔置入生鸡蛋,火烧待蛋熟去
壳服蛋,每日2只。
肝郁气滞证
[证见] 肿块突出,少腹及阴囊胀坠偏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
伴有情绪不安,忿怒或哭号,或情绪抑郁,胸闷胁胀。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方药]
1、主方;橘核丸(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川楝子9克,木香9克,延胡索9克,
厚朴9克,枳实9克,桃仁9克,海藻9克,昆布9克,路路通9克,小茴香
9克,白芍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茴香橘核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疝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气虚下陷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疝带固定法
包括市售疝气带压迫法。疝气带适用于儿童或成人。年龄不足1岁
的小儿,用棉线束带压迫腹股沟管内环处,以防止疝块突出,方法是:
将棉线束带折成双层,折端紧压内环,另一端绕腹部再套入折端,然后
绕过会阴部,结扎于腰的背面。如无棉线束带,用绷带或三角巾亦可。
2、手法复位
适用于肿物一时不能回纳,而未引起腹痛、呕吐者(即早期嵌顿疝)。
方法是:用双手按压肿物,顺其滑出方向缓缓向少腹内推移,不时即可
回复。量要注意观察患者复位后,有无腹痛等情况发生。
3、手术疗法
经非手术治疗而无效者,即应采取手术治疗。儿童可行疝囊高位结
扎术,成人则用疝修补术。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配穴:肾俞、大肠俞、八髎、
长强。手法视病情而定,采用补法或泻法,7~14次为1疗程。
2、饮食疗法
(1) 荔核小茴粥:荔枝核10克,小茴香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以荔枝核、小茴香研为细末;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药末再煮至熟,加
白糖调味。适用于寒湿内盛证。
(2) 胡椒羊肉汤:胡椒10克,羊肉500克,食盐、生姜少许。胡椒、
生姜、羊肉同炖至肉熟烂,加食盐调味,分餐食肉喝汤。适用于虚寒疝
气。
(3) 佛手粥:佛手30克(干品),粳米100克,红糖适量。佛手煎水
取汁,用汁煮粳米为粥,加红糖即成。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3、预防调护
(1) 使用疝气带固定肿物脱出处,应超过疝环。
(2) 注意保暖,不宜过劳。忌食生冷之品。
(3) 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使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防病情加重或复
发。
----------------------------------------------------------------------------------------------
环跳疽 (外科)
疽毒发于髋部环跳穴者称为环跳疽,又名贴骨疽,缩脚疽。正当于
现代医学的急生化脓性髋关节炎。中医文献中把生于膝部的叫疵疽,生
于足踝部的叫足踝疽,生于肩部的叫肩中疽,生于肘部的叫肘疽,生于
腕部的叫兑疽。病名虽不一,但均属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病因
证治基本相类似,可以相参阅,此处从略。
诊断要点
1、初起恶寒发热,髋关节处筋骨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
不能屈动,臀部外突,在脚略向外翻。
2、中期皮肤焮热,皮色微红,疼痛,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
壮热持续,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化脓期在得病后1~3个月之
间。
3、溃后出脓黄稠,若损骨则收口不易,愈后多成残废。
4、本病需与髂窝流注及髋关节流痰相鉴别。髂窝流注患肢不能伸
直,大腿略向内翻,愈后不会造成残废。髋关节流痰初起局部症状和全
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期约在得病后半年至1年,溃后脓液中夹有絮状
物质。
辨证分析
1、本病病 因病理基本同附骨疽,也可由附近外伤染毒或由附骨疽
直接蔓延而来。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局部漫肿疼痛,
影响关节屈伸活动,溃脓后难以收敛,易造成残废。
2、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邪之轻重及骨、关节受损的程度。早
期阶段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髋部漫肿、微痛,触之不甚热,患侧屈曲不
能伸直,是为邪阻局部,经络气血郁滞不通所致。随着病情发展,上述
症状逐渐加重,髋部疼痛彻骨,不能活动,局部可出现红肿热及压痛,
甚有应指感。如兼见高热,或寒热起伏,则为热盛肉腐,有化脓的可能。
若治之失时,则有坏骨的可能,可出现患肢僵损、脱臼,每致残废。治
疗以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为主。
辨证论治
湿热证
[证见] 发病较快,髋部红肿热及压痛,患肢屈不而伸,甚者因髋
关节渗液而有应指感,兼见寒热起伏或高热难退。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方药]
1、主方:五神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味
处方:茯苓15克,金银花15克,牛膝12克,车前子9克(包煎),紫
花地丁9克,苍术9克,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赤芍9克,防己12克,甘
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时而跳痛,内脓将成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高热不退者,
加生石膏30克(打碎),水牛角30克(剉末先煎)。
2、中成药
参照“附骨疽”湿热郁滞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血藤粉(唐泽银《广西中医药》1989.1)
处方:血藤根、叶粉各20克,蜂蜡100克。将蜂蜡装入缸内,置火
上熔化,掺入血藤粉,搅匀,离火,趁热未凝固时捏作厚1厘米与疮面
大小形状相当的饼块,覆盖疮面上,每日1次。
阴寒证
[证见] 髋部漫肿,皮色不变或色白,局部微热,患肢屈曲而不能
伸直,形寒怕冷,疼痛夜晚尤甚。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 温通散寒,和阳解凝。
[方药]
1、主方:阳和汤(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鹿角胶10克(烊化),白芥子9克,麻黄9克,甘
草6克,黄芪15克肉桂3克(焗服),当归9克,连翘9克,柴胡9克,白芷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小金丹,成人每次0.6克,重症1.2克,7岁以上小儿每次0.3克,7
岁以下小儿每次0.15~0.2克,每日2次,打碎后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醉盖取汗。孕妇忌服。
3、单方验方
参照湿热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参照“附骨疽”外治法。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参照“附骨疽”饮食疗法。
2、灸法
溃后疮口紫暗者,可以隔附子饼灸之,饼干换置,每日1次,灸2~
3饼。
3、预防调护
在初起时即宜局部夹板固定或皮肤牵引,以减少疼痛并可防止畸形。
-----------------------------------------------------------------------------------------
筋瘤(外科)
筋瘤是体表筋脉曲张交错而形成的肿块性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静脉曲张及静脉血管瘤。
诊断要点
1、好发于经久站立工作者或怀孕妇女,多发生于两小腿。
2、患处青筋盘曲如条索状,坚而色紫,甚则形如蝗蚓,站立时更
明显。
3、自觉下肢沉重作胀,容易疲倦,日久小腿皮肤干燥脱悄、发痒、
萎缩及色沉着。
4、患处碰破后可流出大量瘀血,须经压迫或结扎后方能止血。
5、容易伴发臁疮、湿疹。
辨证分析
1、本病是因长久站立,或胎气压迫,血流受阻,血滞经脉,积久
而成;或因外邪侵犯,筋脉受邪,屈出凝聚而成;或因火盛血燥,筋脉
失养,拘挛而成。本病的特点是患处坚而色紫,青筋累累,盘曲甚者,
结如蚯蚓。
2、久站久立,或胎气压迫,或受外寒,血行不畅,血瘀筋脉,积
久可致筋脉粗大隆起,盘曲如蚓,患肢沉胀。寒则血凝,遇寒加重;瘀
久化热,或与湿热之邪相合,热瘀筋脉,可见患处伴有红肿热痛。若郁
怒伤肝,肝郁化火,火盛而灼伤阴血,则瘤体坚而色紫,遇怒则痛。治
疗以通经活血为原则。
辨证论治
血瘀筋脉证
[证见] 青筋粗大突起,甚则盘曲如蚓,自觉肢体沉胀,或伴有疼
痛,遇寒加重。
[治法] 活血通经。
[方药]
1、主方
(1) 活血散瘀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当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2克,大黄9克(酒炒),川芎9克,
牡丹皮9克,泽泻9克,木通9克,枳壳9克,三七末3克(冲服)。水煎服,
每日1剂。
(2) 寒凝血瘀者,用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当归12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细辛9克,木通9克,炙甘
草6克,川芎9克,鹿角片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通经活血丸,每次4.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补阳还五汤(李筠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5)
处方:黄芪20~50克,当归10克,赤芍7.5克,地龙5克,川芎5克,
桃仁5克,红花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热瘀筋脉证
[证见] 青筋暴露、突起,局部肿胀疼痛,皮肤红热。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活血。
[方药]
1、主方:赤小豆当归散(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赤小豆30克,当归9克,连翘9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9
克,忍冬藤30克,牡丹皮9克,红花6克,川牛膝12克,泽兰9克,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1剂。疼痛重者,加水蛭3克(炙黄研末冲服)、 虫
3克(研末冲服)。病久者,加党参30克、黄芪30克。
2、中成药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血瘀筋脉证单方验方。
血燥筋挛证
[证见] 筋脉盘根扭曲,结而成瘤,坚而色紫,遇喜而安,遇怒则
痛。
[治法] 清肝解郁,养血舒筋。
[方药]
1、主方:清肝芦荟丸(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9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芦荟3克,昆布15克,海
蛤粉15克,甘草6克,黄连6克,青皮6克,竹茹9克,川芎6克,玉竹12
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清肝芦荟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血瘀筋脉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患肢用弹力绷带或护套包扎,长期使用有时能使瘤体缩小或停
止发展。
2、严惩者需行手术治疗,在深组静脉通畅时,可行曲张静脉高位
结扎或加剥离术。
3、热瘀筋脉证伴有局部红肿热痛时,可用玉露散或双柏散水蜜调
敷。
4、并发臁疮、湿疹者,参照有关病证进行治疗。
------------------------------------------------------------------------------------------
颈痈(外科)
颈痈是生于颈部的急生化脓性疾病,又称夹喉痈,俗名痰毒。相当
于现代医学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诊断要点
1、本病多见于小儿,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前,多有乳蛾、
口疳、龋齿或头面部疮疖病史。最常发生于凳下、耳后、颏下及颈侧。
2、实起局部皮色不变,肿如杏核,继则肿胀增大,形如鸡卵,皮
色转红,灼热疼痛,不易活动,身伴寒热,头痛项强,重则张口困难,
约7~10日成脓,肿势高突,焮红赤肿,中软应指。外溃出脓后,形症渐
安,再过7~10日成脓,肌生疮敛而愈。
3、本病应与痄腮、*核作鉴别。痄腮发生在腮部,常双侧并起,皮
色不变,濡肿酸胀少痛,不会化脓,并有传染性。*核虽也多由头面、
口腔等部们疾患所引起,但结核压痛明显,推之活动,肿形较小,很少
化脓,一般无全身症状。
辨证分析
1、颈痈发于颈侧,属少阳、阳明之络。其病因多由外感风温、风
热,挟痰壅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或由肝胃火毒上攻,挟痰凝结而成。
也有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皮肤粘膜破溃后,邪毒流窜而诱
发。
2、本病总由火毒为患。火毒结于少阳、阳明之络,经络阴塞,气
血凝滞,则颈生痈肿。辩证当辨明病邪由外由内,挟痰挟风。风温风热
之邪由外袭表,化火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则兼见恶寒发热,咳嗽咽
干。若与脾中痰热结于颈部,则痰核肿大,舌苔黄腻。若肝胃之火内盛,
循经上炎,则兼见口苦咽干、口舌生疮,或齿龈肿,口臭便结等症。
辨证论治
风温化火证
[证见] 病发于颈侧,色白漫肿,坚硬突起,疼痛,伴发热恶寒,
咳嗽咽痛,口干尿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散坚消肿。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9克,荆芥6克,牛蒡子9克,
淡竹叶9克,甘草6克,鲜芦根30克,黄芩9克,薄荷3克(后下) 。水煎
服,每日1剂。
热甚者,加生石膏18克(打碎)、生山栀9克。例结者,加瓜蒌仁9克
(打)、枳实6克。酿脓者,加炙山甲6克、皂角刺9克。
2、中成药
(1) 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六应丸,参照“一般痈”用法。
(3) 银黄片,参照“一般痈”用法。
(4) 清解片,参照“一般痈”用法。
3、单方验方
(1) 新消七味丸(顾伯华等验方)
处方:人工牛黄3克,雄黄15克,公丁香30克,生乳香100克,生没
药100克,活化蟾酥3克,麝香酮0.5克。制成微粒丸。成人每次服3克,
儿童每次服1克,温开水送吞。还可用温开水或陈酒烊化后外涂患处。
(2) 解毒散结汤(刘志军《山东中医杂志》1988.6)
处方: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夏枯草15克,当归10克,连翘10
克,板蓝根8克,玄参8克,没药5克,僵蚕6克,炮山甲6克,皂角刺3克,
全蝎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风热痰火证
[证见] 病发于颌下,痰核肿大,形如鸡卵,继则焮红疼痛。肿势
扩大可延至对侧颏下或颌下。恶寒发热,咽痛咳嗽,头痛头昏,口干便
秘尿赤。舌苔黄腻,脉浮滑数。
[治法] 疏风清热,脂痰消肿。
[方药]
1、主方:牛蒡解肌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牛蒡子9克,象贝母9克,荆芥9克,薄荷3克(后下),桔梗6
克,杏仁9克,赤芍9克,炙僵蚕9克,连翘12克,莱艿子9克。水煎服,
每日1剂。
热甚者,加柴胡10克、黄芩9克,便秘者,重用牛蒡子15克,加瓜
蒌仁9克(打)。酿脓者,加炙山甲6克,皂有刺9克。
2、中成药
连翘败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风温化火证单方验方。
气郁化火症
[证见] 病发于颈部一侧,来热较缓,初不甚觉,渐渐肿大,至鸡
卵大小,肿胀疼痛,身伴寒热,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散坚消肿。
[方药]
1、主方:柴胡清肝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味
处方:柴胡9克,生地黄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连翘9克,牛蒡
子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天花粉12克,甘草6克,防风9克,石决
明15克,金银花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酿脓者,加炙山甲6克,皂角刺9克。
2、中成药
一粒珠,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重者加倍。
3、单方验方
参照风温化火证单方验方。
胃火壅盛证
[证见] 颌下肿起,或波及颏下,4~5日,皮肤焮红,肿胀疼痛,重
者可连及腮颊,开口困难、口舌生疮,或齿龈肿痛。头痛发热,口干渴
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干苔黄,脉洪数。
[治法] 清胃泻火,散坚消肿。
[方药]
1、主方:清胃散(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味
处方: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当归6克,升麻9克,生
石膏15克(打碎),灯芯3克,黄芩9克,紫花地丁12克,板蓝根30克,蒲
公英30克,象贝母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酿脓者,加炙山甲9克、皂角刺9克。便秘者,加大黄9克。
2、中成药
(1) 清胃黄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2) 牛黄上清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参照风温化火证单方验方。
外治法
1、病初起 可用金黄膏、玉露膏敷贴或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
以水蜜调制外敷。
2、脓成 应及时切开排脓,刀口宜顺皮肤纹理切开,对于较深部位
的脓肿,应熟悉颈部解剖,切勿损及血管,否则有生命之虞。
3、溃后 先用八二丹、九一丹药线引流,脓腐去尽后改用生肌膏或
生肌白玉膏外敷,至疮口痊愈。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参照一般痈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1) 早期避免使用寒凉之剂外敷,以免病邪冰伏,难以起发,难以
消散。
(2) 饮食有节,勿食易滞难化之品,如煎炸、冷晕之物等。
(3) 注意季节及气候的变化,适寒温,避免风寒风温之邪侵袭。
(4) 口面部及口腔内溃疡,龋齿,应及时治疗。
-----------------------------------------------------------------------------------------------
疽毒内陷(外科)
凡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
而引起的全身性危险证候者称为内陷。本病多由有头疽并发,故名疽毒
内陷。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化脓性感染(脓毒败血症)。
诊断要点
1、易并发于有头疽,尤以脑疽多见,也可由其他外疡引起。
2、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或素有消渴病的患者。
3、局部疮形为阴证、逆证表现,兼见气息喘促、神昏谵语等脏腑
衰败表现。
4、血白细胞总数在每毫升15000以上,中性白细胞在80%以上,或
有核左移。有的白细胞总数反而降低。
5、血培养多有细菌生长,血糖、尿糖每多增高。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正气内虚,或兼有消渴病,火毒炽盛,加之治疗不及
时或误治,以致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侵犯脏腑
而成。本病具有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危重的特点。
2、若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失治误治,以
致正不胜邪,毒邪陷入营血,谓之火陷。若气血两虚,正不胜邪,不能
酿化为脓,托毒外出,以致正愈虚而毒愈盛,则可形成内闭外脱,谓之
干陷。若毒邪虽已衰 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脏腑衰
败至极,以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谓之虚陷。以上各种证型可在疽证
发病的不同阶段上并发,均属危急重证,死亡率较高,其中以火陷证预
后稍佳,干陷证次之,虚隐证最差。治疗以托毒透邪,固护正气为原则。
辨证论治
火陷证
[证见] 多发生于疽证1~2周的毒盛期。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
疮色紫滞,干枯无脓,灼热疼痛。伴有壮热口渴、头痛、便秘、溲赤、
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胸胁隐痛。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
滑数或弦数。
[治法] 凉血解毒,泄热养阴,清心开窍。
[方药]
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
秘要》)加减
处方:鲜生地30克,玄参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黄连6克,黄
芩9克,生山栀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紫花地丁30克,生甘草3
克,竹叶心6克,麦冬12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 牛黄清心丸,每次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新方安宫丸,每次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新雪丹,每次1.5~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火陷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鲜生地60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黄柏9克,紫花地丁30
克,鲜菊花6克,金银花15克,半枝莲12克,草河车12克,生山栀12克,
黄连4.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全身化脓性感染早期,
以及走黄、火陷之证。
(2) 治高热不退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生石膏30克,鲜竹叶30克,鲜鸭跖草30克,共煎沸20分钟,
候冷凉服。适用于全身化脓性感染高热39℃以上稽留不退者。
(3) 治热盛乏阴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西洋参预0克,鲜石斛30克,天门冬眠0克。共煎沸20分钟,
候冷凉服。适用于全身化脓性感染热盛乏阴者。
干陷证
[证见] 多发生于疽症2~3周左右的溃脓期。局部脓腐不透,疮口中
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闷胀疼痛或微痛。
伴有发热或恶寒,神疲纳少,自汗,胁痛,气息粗促,神昏谵语,舌质
淡红,苔工业区腻或黄腻,脉虚数;或体温反而不高,肢冷,便溏,尿
少,舌淡苔灰腻,脉沉细。
[治法] 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方药]
1、主方:托里消毒散(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生白术9克,生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
芎6克,桔梗3克,茯苓9克,皂角刺9克,炙山甲9克,生甘草3克,金银
花12克,紫花地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参照火陷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干陷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党参9克,生白术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皂角刺9克,生
黄芪15克,丹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12克,穿山甲6克,安宫
牛黄丸1~2粒(化服)。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败血症中期及干陷症见
气血两虚、正不胜邪者。
虚陷证
[证见] 多发于疽证第4周的收口期。局部肿势已退,腐肉亦净,脓
水灰薄或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不知疼痛。伴虚热
不退,形神萎顿,食纳日减,或腹痛便溏,自汗肢冷,气息低微短促,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或昏迷厥脱,此属脾肾
阳衰。若见舌光如镜,口舌生糜,舌质红绛,脉细数,则属阴伤胃败。
[治法] 温脾补肾,养胃生津。
[方药]
1、主方
(1) 温脾补肾方选附子理中汤(陈言《三因方》)加减
处方:熟附子9克,干姜9克,党参9克,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炙
黄芪9克,炙甘草6克,橘白6克,山药9克,炒谷芽12克,炒麦芽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自汗肢冷者,加肉桂6克(焗服)。昏迷厥脱者,加别直参3~4.5克(
另炖服)、龙骨30克、牡蛎30克。
(2) 养胃生津方选益胃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鲜沙参30克,麦冬9克,细生地18克,玉竹9克,炙甘草3克,
金石斛9克,天花粉9克,野蔷薇花3克,枇杷叶9克(炒香去毛包煎),明
党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脾肾衰
败证。
(2) 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每日1~2次,口服。适用于阴
伤胃败证。
3、单方验方
(1) 虚陷Ⅰ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熟附块9克(生煎),干姜9克,山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
克,茯苓9克,炙黄芪9克,炙甘草3克,橘白4.5克,炒谷麦芽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败血症后期及虚陷证症见脾肾阳衰者。
(2) 虚陷Ⅱ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鲜沙参30克,麦冬9克,玉竹9克,天花粉9克,枇杷9克,石
斛克,细生地黄18克,野蔷薇花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败血症后期及虚陷证症见阴伤胃败者。
外治法
参照“有头疽”外治法。
其他疗法
1、使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本病属危险理证,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极抢救。宜选用对病原
菌敏感的抗生素,剂量应较一般用量为大。使用抗生素应早期、足量、
联合用药,严重者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
应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
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或血浆。在中毒性休克时,应及时加用升压药或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有糖尿病的患者,应控制血糖水平。
2、饮食疗法
参照“有头疽”饮食法。
3、预防调护
(1) 按重病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昏迷常规护理。
(2) 壮热恶寒无汗者,勿使袒露胸腹及当风受凉。
(3) 壮热不恶寒,头昏烦躁,气急脉数者,可用冰袋敷头颈部。
(4) 壮热汗多口渴喜冷饮者,可给予西瓜汁或菊花汁等加凉开水冲
饮,应给予足够的饮水量。
(5) 视病情酌给素流质、素半流或素普食,忌食荤腥动发及甜腻之
物。
(6) 局部换药切忌挤脓,原发病灶的肢体应予以固定。
----------------------------------------------------------------------------------------
烂疔(外科)
烂疔是发于皮肉之间,而易化腐甚巨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患,俗名
水疔、卸肉疔、脱靴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气性环疽。本病是由多种厌
氧杆菌经创口侵入人体皮肉所致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
诊断要点
1、发病前多有手足创伤和与泥土、脏物等接触史。多见于农民、
战士。
2、多发于足部,偶发于手背、臂臑等部位。
3、潜伏期多在伤后24~48小时,也有晚至5~7日。
4、初起患肢有沉重和包扎过紧感觉,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创口
周围皮肤暗红色,迅速蔓延成片,状如丹毒,按之凹陷。1~2天后,肿
胀疼痛剧烈,皮肤上形成大水泡。破后流出淡棕色液体,气味臭秽。肌
肉大片坏死,四周较为紫黑色,中心部为浅黄色死肌,疮面略带凹形,
轰按患处可闻及捻发音,重按可有污脓溢出,混以气泡。此后腐肉大片
脱落,疮面虽大,多能收口而愈。
5、创口渗出液涂片,可发现革兰氏阳性杆菌。X线摄片发现肌群有
充气透亮区。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显著下降。
6、本病需与下肢丹毒及捻发音性蜂窝组织炎相鉴别。下肢丹毒皮
肤焮热肿胀,皮色鲜红,边缘清楚,按之褪色,一般无水泡,即有亦为
小水泡,刺破后渗流黄水,肉色鲜红,很少有坏疽现象,可有反复发作
史。捻发音性蜂窝组织炎局部肿胀,按之亦有捻发音,病情进展较慢,
疼痛逐渐加重,病变部位多在皮肤及皮下组织,无肌肉腐烂现象。渗液
涂片及细菌培养,为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辨证分析
1、本病多由皮肤外伤,破损成疮,感染泥土污物毒气,或因伤后,,
调治不当,伤口遂合,瘀血郁闭,血脉壅滞,与湿邪火毒相合,蕴结于
皮肉之间而发。具有初起疼痛彻骨,肿胀蔓延迅速,极易腐化,腐烂甚
巨;毒壅经络,闭塞不通,则疼痛异常。腐肉不去,毒势纯利润漫,故
易毒散走黄。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为原则。
辨证论治
初期
[证见] 患肢沉重,疼痛彻骨,疮口色紫,疮周浮红发亮,按之凹
陷。高热不退、躁动不安,汗出淋漓,口渴引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
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
1、主主:白虎汤(张仲景《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
要》)、五神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减
处方:生石膏30克(打碎),知母10克,黄芩9克,黄连9克,金银花
15克,紫花地丁12克,车前子12克,茯苓15克,生山栀9克,木通9克。
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西黄醒消丸,每次3~6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解毒利湿汤(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鲜生地30克,紫花地西30克,牡丹皮9克,黄芩9克,生山栀
9克,黄柏9克,防己9克,川牛膝9克,赤芍15克,黄连4.5克,萆薢12
克,生薏米仁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呕吐口渴者,加竹茹4.5克、生石膏30克(打)。大便秘结者,加生
大黄9克(后下)、枳实6克。
(2) 芙蓉叶适量,研成极细末,以1:4加凡士林,调成膏外敷。皮
肤紫黑者,加蟾酥合剂。适用于烂疔初起。
中期
[证见] 疮面腐烂,色如土灰,形如匙面,溃流血水,气味腥臭。
疮周色紫,泛生水泡,破流污水。肿势蔓延,疼痛异常。神昏谵妄,躁
动不安。舌质红绛,苔黄糙、脉弦滑数。或四肢厥冷,体温反低,脉细
数。
[治法] 凉血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
1、主方:化斑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
秘要》)、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水牛角60克(剉末先煎),黄芩9克,黄连6克,牡丹皮9克,
赤芍12克,坐地黄30克,萆薢30克,滑石15克,通草6克,泽泻9克,生
苡仁15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元参12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
1~2剂。
合并走黄者,参照疔疮走黄方药。
2、中成药
(1) 新方安宫丸,每次5~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或化开后鼻
饲。适用于神昏谵妄者。
(2) 新雪丹,每次3克,每日2~3次,温开水调服。适用于高热不退
者。
3、单方验方:蟾酥合剂(张文胃验方)
处方:蟾酥3克,酒化腰黄3克,血竭3克,朱砂3克,轻粉3克,硼
砂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煅炉甘石3克,烩寒水石3克,胆矾3克,明
矾3克,铜绿3克,干蜗牛3克,麝香1.5克,灯草灰1.5克。共为细末,
用时以烧酒调匀,敷于疮面腐内处,3日后更换。上述方药也可制成丸
剂,如绿豆大,每次服1.5~2.1克。
后期
[证见] 患肢肿胀渐次减退,疮口腐肉与正常组织界线已清,疮周
出脓。继则腐肉渐脱,疮面转红。身有微热,倦怠乏力,胸闷口腻,纳
谷不香,或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虚数。
[治法] 滋阴益气,利湿解毒。
[方药]
1、主方:顾步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味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金石斛9克,当归9克,金银花12克,
牛膝12克,菊花9克,生甘草6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2克,生薏苡
仁15克,通草6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胸闷纳呆者,加郁金9克、大豆卷9克、蚕砂9克、麦芽24克。患肢
重着者,加木瓜12克、防己9克、萆薢15克。
2、中成药
(1) 生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大果榆方(叶光华等验方)
处方:大果榆树皮适量,晒干研末,过80目筛,置容器内备用。用
时取粉末适量,加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局部,1~2日换药1次。
外治法
1、初期 宜消肿祛腐。可用蟾酥合剂以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外盖
太乙膏。
2、中期 宜切开引流,祛腐泄毒。
(1) 切开引流:将患处进行广泛多处纵形切开,直到颜色正常、能
够出血的健康组织为止;清除一切坏死或濒于坏死的组织,用大量氧化
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切口任共敞开,用氧化
剂溶液纱布松松填入伤口,使之引流通畅。术后患肢制动,每日换药1
~2次,换药时需以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有条件者,还可配合高压氧舱治
疗。如经过以上处理,仍不能在短期内控制病变发展者,可考虑进行高
位环行截肢术,以保全生命。但手术时,禁止上止血带。
(2) 敷药:用10%蟾酥合剂调敷患部,每日换药1次,至腐肉与正常
皮肉分界清楚,且在部已脱时,改用5%蟾酥合剂,至疮面完全清洁为止。
3、后期 疮面洁净者,用生肌散,外贴红油膏。
其他疗法
1、综合疗法 本病为危急重病,必须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
(1) 早期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每日总量100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
液中静脉滴注。
(2) 应用多价气性坏疽抗毒血清,剂量为预防剂量的3~5倍,肌肉
或静脉注身。
(3)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并给予镇静止痛剂;
输液,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增强全身抵抗力。
2、预防调护
(1) 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血清,有预防本病发生的作用。有严重
污染的肌肉伤口,受伤后即注射抗产气荚膜杆菌血肖10000单位、抗腐
败弧菌血清5000单位、抗毒性水肿杆菌血清15000单位。伤后超过24小
时者,预防注射量增加3倍。注射前应做皮内敏感试验。
(2) 避免赤足劳动,预防本病发生。
(3) 必须严格隔离消毒,病人住单间,用过的敷料应焚毁,换药用
具应彻底灭菌。
(4) 神志不清的病人宜用鼻饲法。
(5) 其他护理同“手足部疔疮”。
---------------------------------------------------------------------------------------
臁疮(外科)
发生于腿臁骨内外侧的慢性溃疡称为臁疮,又称为裙边疮、裤口毒,
俗称老烂脚。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
诊断要点
1、多发于经久站立工作者,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
的患者。
2、好发于小腿下1/3,踝骨上9厘米的内、外臁部位。
3、初起时小腿内臁或外臁瘙痒,继而焮红漫肿,后则溃烂,滋水
淋漓,日久不愈。疮口边缘增厚,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流
出污浊臭秽脓水,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发亮。常并发湿疹,极少数
有癌变。
辨证分析
1、本病多由经久站立或担物负重,以致下肢络脉失畅,局部气血
郁滞,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腐烂皮肉面民。下肢皮肤受伤,虫咬
以及湿疹等,常为诱发因素。其特点是溃疡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
每易因损伤而复发。
2、本病初起以脾胃湿热表现为主。脾主四肢、肌肉,脾胃湿热下
注,经络阻滞,气血凝涩,则局部焮红漫肿;热微则痒,热盛则痛,湿
盛则肉烂,热盛则肉腐,湿热蕴蒸则痒痛腐烂俱见。湿为阴邪,缠绵胶
着,故滋水淋漓,疮腐不鲜。本病病程缠绵,经久难愈,日久气血被耗,
脾胃虚弱,则以气血两虚表现为主。气血亏耗,正气不充,滋养乏源,
则疮口下陷。气血虚弱,毒滞难化,则疮周皮色紫暗,疮面肉色秽暗,
脓水腥臭,并伴神疲体倦,面色失华等脾虚气血虚弱症状。本病以清热
利湿,调理气血为基本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证
[证见] 多见于初起或复发初期。常有小腿青筋怒胀,局部发痒,
焮红漫肿,疼痛。继则破溃,溃面逐渐扩大,滋水淋漓,疮面腐暗,伴
有口渴,便溏,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和营解毒。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30克,当归尾9克,防己9克,泽泻9克,黄柏9克,丹参
9克,牡丹皮9克,金银花9克,车前子9克(包煎),生薏苡仁15克,紫花
地丁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通塞脉征,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艾叶粉(王汉昌《湖北中医杂志》1988.5)
处方:艾叶适量,洗净,晒干或烤干,以色黄焦存性为度,研末入
瓶备用。疮口清洁后,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面上;也可用生茶油调
粉外涂,再用纱布遮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
(2) 柿饼(焦静杰《淅江中医杂志》1989.12)
处方:柿饼适量。让患者先用温盐水洗患处,将柿饼嚼烂如膏状,
摊在纱布上敷疮面,包扎,每日换药1次。
(3) 三叶汤(赵秉志验方)
处方:茶叶15克,艾叶15克,女贞子叶15克,皂角针15克。加水250
毫升,煎至100~150毫升,用纱布过滤,取煎液外洗或湿敷局部溃疡面,
每日3次。
气血两虚证
[证见] 见于后期。疮口下陷,边缘似缸口,疮面肉色秽暗,滋水
淋漓而臭,周围皮色紫黑光亮,或浸渍发痒。或疮面肉芽色淡不鲜,经
久难以收口。伴有面色失华,神疲体倦。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 调补气血,兼清湿热。
[方经]
1、主方
(1) 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四妙散(朱震
亨《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9克,赤芍9克,当归9克,熟地
黄15克,川芎6克,甘草6克,茯苓12克,黄柏9克,苍术9克,防己9克,
金银花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气虚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李杲《东垣十书》)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9克,升麻9克,柴胡9克,甘草
6克,金银花藤30克,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 八珍丸,每次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 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4) 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 参照湿热下注证单方验方。
(2) 健脾渗湿汤(梁剑辉《新中医》1973.2)
处方:党参12克,云苓12克,泽泻12克,白术9克,扁豆15克,陈
皮3克,淮山药24克,生薏苡仁18克,桔梗4.5克,大枣4枚。水煎服,
每日1剂。
外治法
1、敷贴法
初期红肿,溃破渗液较多者,可用10%黄柏溶液,或用马齿苋60克、
黄柏20克、大青叶30克,煎水温时湿敷,每日3~4次。局部红肿,渗液
量少者,宜用金黄膏掺九一丹或八二丹外贴。
2、缠缚法
后期久不收口,皮肤乌黑,疮口凹陷,疮面腐肉不脱,时流污水者,
可用七层丹麻油调敷,并用绷带缠缚患处和整个小腿,每周换药2次,
夏季可勤换些。或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疮面肉芽生长时,改用白玉
膏掺生肌散,也需加用缠缚。疮面周围伴湿疹者,改用青黛膏。
3、白糖胶布包扎法
将胶布剪成宽2厘米左右、长为小腿周径一圈半的胶布若干条。先
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疮面上撒布薄薄一层白砂糖。自溃疡面上缘2厘
米处开始贴第一条胶布,第二条胶布宽度的一半贴在第一条胶布上,另
一半贴在疮面上,如叠瓦状把疮面封住,直到超过疮面缘2厘米处为止。
包扎须稍用力,使胶布的中段正贴疮面。分泌物少时,可每周更换1次,
如分泌物多而腥臭,3~4日更换1次,至疮面全部愈合为止。伴有湿疹及
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本法。
4、疮面出血时掺以桃花散,出血不止者应予结扎止血。
5、疮面腐肉已脱,新肉渐生者,用生肌玉红膏掺生肌散外贴,隔
日1换或每周2换。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 荠菜车前红花汤:荠菜根50克,车前草50克,红花10克。同煎
30分钟,取汁调味服食。适用于臁疮早期。
(2) 红花碧玉汤:红花5克,川芎5克,莴苣200克。川芎加水煮沸
10分钟取汁,加红花后再煮10分钟,莴苣削皮切片加入,沸腾起锅,滴
入麻油、醋等调味即可。适用于早期疼痛明显者。
(3) 川芎黄芪粥: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克。川芎、黄芪同
煮30分钟取汁,加糯米煮粥。适用于疮面紫暗,周围皮肤紫黑发硬者。
(4) 归芪豆浆粥:当归30克,黄芪30克,豆浆1000毫升,粳米90克。
当归、黄芪浓煎取汁,与豆浆、粳米加水同煮,熟后加白糖适量食用。
适用于臁疮经久不愈,气血两虚者。
2、预防调护
(1) 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小腿可用弹力绷带或弹力护套保护。有皮
肤破损和感染时要及时治疗。溃疡愈合后,可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
张静脉剥离术。
(2) 患足宜抬高,不宜久立久行。
(3) 疮口愈合后,宜经常用弹力护套保护,避免损伤,以防复发。
--------------------------------------------------------------------------------------
流痰( 外科)
流痰是痰湿之邪损伤人体骨与关节,流积于筋骨附近,肌肉之间的
化脓性疾病的总称,俗称骨痨、穿骨流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与关节
结核病。流痰又以其发病的部位及形态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患于
胸背,病损呈后凸畸形者,称鸡胸或龟背痰;病于腰背,痰流于肾俞穴
附近者,称肾俞虚痰;病于髋部的称附骨痰;病损于膝,病膝呈上下纤
细,状如鹤膝者称为鹤膝痰;病损于踝,疮孔内外相通者称穿拐痰;痰
结于指节,形似蝉肚者称蜣螂蛀;痰积于前臂,附骨而生,孔孔流浆者
称蝼蛄串。等等。
诊断要点
1、本病多发于儿童,常有其他痨病史,尤以肺痨最多。
2、病变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髋、膝、踝,再次为肩、肘、
腕等关节。
3、初期患部肿胀不显,不红不热,轻度疼痛或不痛,但运动时疼
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儿童患者常在睡眠时痛醒哭叫,伴有活动障碍。
4、中期病变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明显肿胀,在病变附近或较远处
形成脓肿,不红不热,脓熟时患处皮肤透红一点,按之微软。化脓约在
得病后半年至1年以上。
5、后期脓肿溃破,脓出稀薄,夹有败絮状物质,久则疮口凹陷,
周围皮肤紫暗,形成漏管,不易收口。
6、可能有红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降低,但淋巴细胞数增高。血
沉在病变严重时增高,稳定时则逐渐降至正常。
7、X线摄片主要显示骨质疏松,有脱钙现象,在疏松骨质中可能见
到一个半透明而无骨组织的病灶阴影。在病初起时,如X线摄片不能肯
定有无病变,尤其是儿童的关节疾病,应同时摄健侧X线片以资比较。
8、应分别病在不同部位的情况:
(1) 病在颈椎者,常以手托下凳而呈颈缩俯形。其脓肿多在颈部,
因脓肿压迫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
(2) 病在胸椎者,背脊骨后凸,状如龟背,重者可有下肢瘫痪,大
小便潴留或失禁,行路时常以两手撑腰部或胁部。其脓肿多在肾俞附近。
(3) 病在腰椎者,腰部挺直如板状。嘱患者地上拾时,腰不能前弯
而小心地向下蹲,同时以手扶膝,起立时也用手扶大腿慢慢起来;嘱患
者俯卧,将其两腿向后高举时,腰部保持僵直状态与腿一齐抬起。其脓
肿大多在少腹,胯间或大腿内侧。
(4) 病变在髋关节者,患肢先长后短,伸而难屈、外旋,大腿、臀
部肌肉萎缩,站立时两臀肌不对称。其脓肿可出现在环跳穴附近,或大
腿外侧较远处。
(5) 病在膝关节者,大小腿肌肉萎缩,尤以大腿肌肉为甚,关节肿
胀明显,形如鹤膝,病腿渐至不能屈伸。脓肿在膝关节周围,日久形成
半脱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患肢缩短。
(6) 病在踝关节者,踝部前外侧先肿胀,继而流窜至内侧,小腿肌
肉萎缩,呈内翻畸形;脓肿在踝骨附近。
(7) 病在肩关节者,以成年人多见。上臂肌肉逐渐萎缩,尤以三角
肌为甚,肩关节运动受限,肩部外形扁平。脓肿在肩关节前方或腋窝。
(8) 病在肘关节者,成人多于儿童。肘后部两侧先有明显肿胀,继
则前臂与上臂肌肉萎缩,呈半屈曲强直畸形;脓肿在肘关节周围。
(9) 病在腕关节者,多为成人,腕关节先有肿胀,继则疼痛,运动
受限,呈向掌侧屈曲畸形;脓肿多在腕背侧。
(10) 病在指关节者,多为10岁以下小儿。病发于指骨中节,常呈
多发性,患指肿如蝉腹,皮色正常,不痛,手指海运自如,不易形成脓
肿或瘘管。
9、本病需与下列病证相鉴别:
(1) 附骨疽:大多发于长骨,很少见于关节。起病较快,初起即有
寒热,疼痛剧烈,化脓约在得病后1~3月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
均增高。X线摄片显示骨阴影模糊或骨破坏,约在4周后可发现死骨。
(2) 类内风湿性关节炎:本病也生于关节处,日久也可致肌肉瘦削、
关节变形、活动障碍。但初起即自觉关节灼热,疼痛剧烈。通常左右对
称性发病,甚则遍历全身关节,永不化脓穿溃。
(3) 骨瘤:多见于膝关节上方或肩关节下方。初起时隐隐酸痛,继
则掣痛难忍。约2~3月后,局部可摸到肿块,坚硬如石。疙瘩突起,推
之不移,紧贴于骨,皮色紫褐,表面筋脉怒张,患处终不化脓。
(4) 流注:好发于肌肉丰厚之处,无固定部位,大多为多发性。起
病快,化脓亦易,伴有形寒身热等全身症状,不损伤骨与关节,溃后容
易收口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高。
辨证分析
1、本病是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骨空络亏,后天不足,脾失健
运,痰浊凝结,加之外受寒湿之邪侵袭,凝着筋骨,或有所损伤,气血
失和,郁积而成。其特点是好发于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