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献给我的母亲和弟弟,愿他们能早日摆脱复发性口疮痛扰!

01.口疮病因病理

口腔溃疡≠火气大

口疮,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风热乘脾者,因外感风热之邪,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脾开窍于口,胃络于齿龈,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使口腔粘膜破溃,发为口疮。若夹湿热,则兼见口腔糜烂。

心脾积热者,因调护失宜,喂养不当,食肥甘厚腻,蕴积生热;或喜吃煎炒炙,内火偏盛,邪热内积心脾,循经上炎口腔,发为口疮。

虚火上炎者,因小儿“肾常虚”,若久患热病,或久泻不止,津液亏耗,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发生口疮。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其中又以一种被口腔医师称为复发性口疮的最为常见。有人统计,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30%以上。有些人常会口干舌燥,甚至会因“嘴破”而痛到连喝水、吃东西都有困难。像这种情形,在过去总是被认为是“火气大”的缘故,但目前医学界有了新发现。

大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病原为病毒感染。最近医学界经过临床及免疫学研究,已确定口腔溃疡病原为病毒感染,而导致口腔溃疡的两种病毒分别为人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一种疱疹病毒);其中人类巨细胞病毒潜伏在血液中的T淋巴球,EB病毒则是潜伏在血液中的B淋巴球。一旦感冒、情绪压力大、身体疲倦或精力不足,免疫力差时,病毒就会发作。

医学研究也发现,这类病毒属于原发性病毒,人们被感染后进入人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里,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医学研究也指出,感冒病毒及艾滋病的病毒会激活潜伏在体内的这一病毒,换而言之,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溃疡也会明显恶化。 另外,精神压力与荷尔蒙是溃疡的诱因。专家认为,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腔溃疡是一种因生活形态导致的“文明病”。事实上,根据医生的临床观察,口腔溃疡患者有许多是在过度疲劳后发病的。

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

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

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遗传因素: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 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此外,口腔溃疡也被认为与遗传、荷尔蒙等因素有关,如女性月经前口腔溃疡会有恶化情形,更年期妇女也有病例增多现象,但怀孕期妇女则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受荷尔蒙变化影响。

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不应忽略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质。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同时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自己营养摄入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口腔溃疡的基本常识

口腔溃疡口疮、就是口内生疮,也叫口腔溃疡,边缘色红,中心是黄绿色的溃烂点,疼痛剧烈,流口水,常伴口臭、口干、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轻的口疮只溃烂一二处,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引起发烧和全身不适。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病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关。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就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血虚性口腔溃疡:此病多发生在口唇、舌根、两颊部,溃疡面常呈灰白色,周围轻微红肿,此愈彼起,绵延不断,愈后无痕迹,伴溃疡处疼痛难忍及头部疼痛,并头痛牵拉眉棱骨疼痛,月经量增多,神疲乏力,心悸、夜寝不安等症状,系由于身体血虚,加之月经周期血更虚甚,是因血不能养头脑产生头痛。通过中药辩证施治可达到治愈目的。

二、肝火旺型口腔溃疡:此型常好发生口唇、牙龈、舌尖及两颊部,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晕、目眩、易怒、口苦等症。属人体素质肝阳偏,经行阴血下注冲住,使阴血亏虚而不能上抑肝阳而致头痛及口腔溃疡,平时注意加强降肝火,服龙胆泻肝汤治疗有益之效。

三、血型口腔溃疡:溃疡面色泽呈淡灰白色,有发展快、愈合慢之特点。女性往往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口腔粘膜中突然发生数枚溃疡,局部剧烈疼痛,头痛位置固定不变,月经色呈紫黯,有瘀斑,如长期不治,易导致病情加重。在防治女性月经期口腔溃疡过程中,还需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按疗程服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饭菜,多饮水。治疗过程中,以不吃辛、辣、发味类食品为上策。

有些复发性溃疡与胃肠功能紊乱、某些营养缺乏、机休免疫力降低、口腔卫生不良或精神因素有关,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除外敷、内服药物外,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