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沉?

 

在循环着的血液中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这种悬浮稳定性取决于红细胞膜和血浆的特性,当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并将抗凝的血液放在一定的刻度管中,观察一定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用下沉距离表示)叫做“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SR)。通常以第1小时末血沉管内血浆高度为标准,血沉愈快则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差。血沉测定所得数据将随仪器与试剂的不同而变化。临床上通常采用魏氏法,其正常值成年男子为 0~15mm/第1小时末,成年女子为0~20mm/第1小时末。由微量法测得的血沉较慢。小儿血沉较成人慢。血沉有生理性增快,见于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此外多为病理性增快,见于结核病进行期或病情恶化、风湿病活动期或肿瘤以及全身性炎症病例,如急性肺炎等,故测定血沉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血沉快慢的关键,在于红细胞是否易于发生叠连现象。红细胞叠连指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而重叠成串钱状。由于红细胞与血浆间的摩擦力为红细胞下沉的阻力,而叠连红细胞的表面积与容积比减小,也即是和血浆接触面积减小,彼此摩擦力也就减小,叠连红细胞就随单位面积的重量增大而加速下降。当正常人的红细胞放置在血沉增快的患者血浆中,红细胞叠连度和血沉如常。由此证明,影响红细胞叠连的主要因素在血浆中。进一步研究又证明这与血浆蛋白总量无关,而当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带正电荷)增多时会促进叠连。有人分析红细胞表面存在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白蛋白增多,会促使叠连减慢。由于同电相斥,致使红细胞保持悬浮稳定性,当某些因素使血浆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增多或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量时,则见叠连增快,其详细机理还不清楚。另外,血浆脂类中胆固醇增多时,可使叠连和血沉加速,卵磷脂则阻止叠连而使血沉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