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 | 《金匮钩玄》 |
疝湿热痰积,流下作痛,大概因寒郁而作也;即是痰饮、食积、并死血。 戴云∶疝本属厥阴,肝之一经。余尝见俗说,小肠膀胱下部气者,皆妄言也。 子和云∶疝本肝经,宜通勿塞。只此见治之法;专主肝经,与肾绝无干,不宜下。 湿多疝气,灸大敦穴。 食积与瘀血成痛者∶ 上为末,生姜汁、顺流水作汤,调服。 按之不定,必用桂枝,属虚。 桂枝 山栀(炒) 乌头(细切;炒) 上为末,姜汁为丸。每服三十丸,劫痛。 治疝方,定痛速效。湿胜者加荔枝。 枳壳(十五个) 山栀(炒) 糖球(炒) 茱萸(炒) 又方∶守丸。治 要药,不疼者。 治阳明受湿热,传入大肠,恶寒发热,小腹连毛际,结核闷痛不可忍。 上研细,砂钵内入生姜汁,用水一盏煎令沸。热服之。 治诸疝发时,用海石、香附二味为末,以生姜汁汤调服。亦能治心痛。 治疝方∶
|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