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暑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五)暑泻

长夏暑湿之令而患泄泻,多属暑泻。盖暑热之气,不离乎湿。因为天之暑气下逼,地之湿浊上腾,人在气交之中,气从口鼻而入,直扰中州,脾胃失消运之权,清浊不分,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而为便泻矣。其症:泻出稠粘,小便热赤,脉来濡数或沉滑,面垢有汗,口渴喜凉,周身发热如火炎,宜以清凉涤暑法以却燔蒸。如夹有湿邪,则口不甚渴,当佐木通、泽泻。若湿盛于暑,则仿湿泻之法治之。

(歌括)

暑泻长夏暑湿令,天暑下逼地温腾。

人在气交口鼻入,扰中失职清浊混。

泻出稠粘溺赤热,面垢有汗喜冷饮,

濡数沉滑身火炎,清凉涤暑却燔蒸。

夹湿不渴佐通泽,湿胜于暑湿泻寻。

上一页:(四)火泻
当前页:(五)暑泻
下一页:(六)湿泻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