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寒热《医学纲目》

疟寒热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已闭,发为风疟。(见生气通天论)秋善病风疟。(全文见五脏。)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素》〕黄帝问曰∶夫 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对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饮冷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歧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也?歧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作日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五”一作“一”。)下至 骨,二十六日(“六”一作“二”,)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一作“伏中”。)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灵枢》经云∶疟者内簿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详“蓄积”二字,则作一日之义明矣。始明邪气未盛,未与卫气相当,故未作,必候蓄积与卫气相当,故作焉。)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始发也,不当风汗,其日作者奈何?歧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舍,则其府也。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歧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岐伯曰∶温疟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者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其但热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故名曰瘅疟。帝曰∶疟未发,其应何如?歧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以上俱疟论篇)

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也。疟亦同法。(至真要大论)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帝曰∶夫风之与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则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疟论篇)

〔《保》〕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盖伤之浅也,近而暴。伤之重也,远而深。 疟者,久疟也。是知夏伤于暑,湿热闭藏,而不能发泄于外,邪气内行,至秋而发为疟也。初不知何经受病,随其受而取之。有中三阳者,有中三阴者。大抵经中邪气,其症各殊,同伤寒治之也。故《内经》曰∶五脏皆有疟,其治各别。在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之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皆谓暴疟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者,此乃伤之浅者,近而暴也。在阴经者,则不分三经,皆谓之温疟,宜以太阴经论之。其发处暑后冬至前者,此乃伤之重者,远而深也。 疟者,老疟也,故谓之久疟。

桂枝羌活 治疟病处暑前后,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迎发日服。吐者加半夏曲。

疟疾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宜麻黄羌活

麻黄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上同前服法。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先以大柴胡汤下之,微利为度。如下过外微邪未尽者,宜白芷汤以尽其邪。

白芷

白芷 知母(各一两) 石膏(四两)

上为粗末,同前服法。

治疟无他症,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宜桂枝石膏汤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分作三服,水半盏,同煎服。间日者,邪气所舍深也,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再下之。从卯至午发者,宜大柴胡汤下之。从午至酉者,知邪在内也,宜大承气汤下之。从酉至子发者,或至寅时发者,知邪在血也,宜桃仁承气汤下之。前项下药,微利为度,以小柴胡汤彻其微邪之气。

治疟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也,谓之交争,寒热作则必战动。经曰∶热胜则动也,发热则必汗泄。经云∶汗出不愈,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证,治当内实外虚,不治,恐久而传入阴经也,宜桂枝芍药汤

主之。

桂枝(二钱) 黄 知母 芍药 石膏(各半两)

上为粗末,五七钱,用水煎。

如前药服之,寒热转大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也,宜桂枝黄芩以和之。

甘草(四钱半) 石膏(五钱) 知母(五钱) 桂枝(二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四钱半) 人参(四钱半) 半夏(四钱)

上为粗末,同煎服,服后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用大柴胡、大承气等汤下之。

治处暑后冬至前后疟,其法并于久疟法求之。

〔《局方》〕双解饮子疟疾,辟瘴气,神效。

豆蔻豆蔻(各二个。一个用水和面裹煨,一个生用) 浓朴(二寸,一半用生姜汁浸炙,一半生用)甘草(大者二两,一半炙,一半生用) 生姜(二块,如枣大一块,湿纸裹煨,一块生用)

上各 咀。每服分一半,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盏,去渣,空心温服。(东垣云∶秋暮暑气衰,病热疟,知其寒也。局方用双解饮子是已,知此方治寒疟也。)

〔《保》〕治发疟如前症,是夜发者,麻黄黄芩主之。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炙,三钱) 桃仁(三十枚,去皮) 黄芩(五钱) 桂(二钱半)

上为细末,根据前服法。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受邪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

〔世〕桃仁承气汤 治夜疟有实热者。(方见伤寒。)

治先热后寒者,小柴胡汤。先寒后热者,小柴胡桂枝汤。多热但热者,白虎加桂枝汤。多寒但寒者,柴胡桂姜汤。(此以疟之寒热多少定治法也。若多寒而但有寒者,其脉或洪实或滑,当作实热治之。若便用桂枝,误也。如或多热而但有热者,其脉或空虚或微弱,当作虚寒治之。若便用白虎汤,亦误也。所以欲学人必先问其寒热,或热多热少,或寒多寒少,又诊脉以参之,百无一失矣。)小柴胡加桂汤,治疟先寒后热。(方见伤寒。)小柴胡汤,治疟先热后寒。

〔仲〕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便难,白虎加桂枝主之。(《脉经》云∶朝发暮解,暮发朝解。)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去皮,三两)

上锉每服五分,水一盏,煎八分,去渣温服,出汗愈。

柴胡桂姜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寒不热。(方见伤寒。)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三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捣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如温疟,加蜀漆一钱,临发时服一钱匕。

牡蛎 治牡疟。

牡蛎(四两,炙)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后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两三服。

〔丹〕疟有风,有暑,有食,有痰。

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二日连发住一日者,气血俱受病。一日间日者,补药带表药,后用截疟丹截之。在阴分者,用药彻起阳分,方可用截方。

常山 草果 槟榔 知母 乌梅 穿山甲(炒) 甘草(炙)

用水酒各一大碗,煎至半碗,露一宿,临发前二时温服之。如吐则勿服之。

大法 暑风必当发汗。夏月多在风凉处歇,遂闭汗而不泄,因食者,必从饮食将息。疟而虚者,须先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用他药治内伤,挟外邪者同法。内必生痰,必以汗解,二陈汤加柴胡常山黄芩。疟而甚者,发寒热,头痛如破,渴而饮水,自汗,可与人参白术 黄连 黄芩 栀子 川芎 苍术 半夏 天花粉 水煎服。

一丈夫疟,脉弦细,每日近午发,此风寒也。

白术 柴胡 青皮 半夏 苍术(二钱) 麻黄 木通(一钱半) 桂(一钱) 甘草

何氏子年二十岁,疟间日作,头痛恶寒为甚。

麻黄(一钱) 白术(五钱) 青皮(三钱) 木通(七钱) 苍术(二钱) 桂皮(一钱半) 半夏(五钱) 炙甘草(三钱)

小娘患疟,汗,但未到下体。

白术(二钱) 麻黄 知母(一钱) 半夏(一钱半) 人参 桂枝(半钱)

分二帖,姜三片,水二盏半,煎至半盏,露星月下一夜,次日早空心热服。

陈一之子二岁,间日疟。

麻黄(五分) 白术(二钱) 苍术(一钱半)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木通(一钱)甘草(炙些)

何主首二十岁,疟间两日作,寒自足起,发时口渴,身痛头痛,服已有汗。

麻黄(半分) 黄 白术(炒) 青皮(二钱) 芍药 苍术(二钱) 木通(一钱) 炙甘草(三钱)柴胡(一钱)

王舅疟,左弦甚,右略涩,将退时有汗。

人参(一两) 半夏(一两) 白术 柴胡(各六钱) 苍术 青皮(各五钱) 木通(一两) 甘草(些)

分五帖,煎服三之一,去渣,入姜汁半杯,露一夜,次早温服之。

王孺人旧患疟疾,因劳心力又发,今骨节疼痛,恶心食少,与此方。

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半) 苍术(一两) 陈皮(一两) 川芎 当归 木通(各七钱) 甘草(一钱)

分六帖,姜三片。

冯官人发疟,脉弦有汗。

人参(五钱) 黄 黄连 白术(各三钱) 芍药(半两) 茯苓(三钱) 黄芩(三分)

作五帖,水煎服。

卢兄疟后辛苦再发,脉大洪而浮,此血伤也,宜补之。

人参(半钱) 白术(一钱) 黄芩(四钱) 甘草(四钱) 白芍(一钱) 黄连(三钱) 生地黄 茯苓 归尾(各五分)

作一帖热饮,仍灸大椎穴五壮。

一妇人五十余岁,形实,喜作劳,性急味浓,喜火食。夏却患恶寒发热,更作无休时,衣被虽浓,常凛然,两脉皆涩。予作杂合邪治之,遂以四物汤加陈皮,以人参白术为君,生甘草黄柏为佐,多入姜汁,吞通神丸三十丸,回金、抑青各二十丸,阿魏十丸。煎三帖而得睡,第五帖而身和,第七帖通身微汗,诸症皆去。

〔《局方》〕人参养胃汤

草果 茯苓 人参(去芦。各半两) 甘草(炙,七钱) 橘红(七钱半) 浓朴(去皮,姜制) 苍术(汤洗,炒)半夏(汤洗。各一两) 藿香叶(洗去土)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渣热服。(脉弱无力或寒多者,加干姜附子。如脉洪有力热多者,加黄芩黄连柴胡。)

上朴、苍、藿香发散也,半、果、茯、橘劫痰也。人参用之,惟虚人最宜。

〔丹〕绝疟青蒿

青蒿 冬瓜皮 官桂 马鞭草(各二两)

上药焙干为末,糊为丸,如胡椒大。每一两分四服,于戌时前一时服尽。

治疟方。百草霜、黄丹等分,细研,每服二钱匕,于发日虚心水调服,不止,连两服,愈。

治疟用蒜,不拘多少,研极烂,以黄丹少许聚为度,丸如鸡头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东服至妙。

〔垣〕治疟疾

大蒜(一颗,分开片)

上一片,内入巴豆肉一粒,轻纸裹煨熟,去巴豆,研入黄丹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先发寒,用桃枝七寸东向者,煎汤,发日五更面北服。如发热,用冷水送下。未全好,次发又可进一服,除根。

上黄丹劫痰例轻剂也。

〔《易简》〕七宝汤

常山 陈皮 青皮 槟榔 草果 甘草(炙) 浓朴(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酒各一盏,煎六分,当发日侵晨服之。此服有常山,必须吐而愈。或当日大作,俗谓斗药是也。虚怯人及脾胃寒者不宜服。

上此劫痰例重剂也,虚人慎之,或补后用之。

〔《局方》〕克效饮子

龙脑 麝香 定粉(各研,半两) 荷叶(焙) 绿豆末 甘草(炙。各五两) 朱砂(二两,研丸)信(醋炙,二钱半) 金箔(二十五片,为衣)

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两作二十丸,无名异为衣。每服一二丸,温水磨。连日发者,未发前服之。间日者,不发夜服之。隔数日发者,前一日夜服之。

〔河〕辟邪丹 治岚瘴鬼疟,并日频日。

绿豆 雄黑豆(各四十九粒) 信(半钱,另研) 黄丹(一钱) 朱砂(二钱)

上为末,同入乳钵内,滴水为丸。分作三十粒,每服一粒,用东南桃心取七枚,研汁,井花水早晨日欲出不出时,向日吞之。

上信砒劫痰,为至峻之剂,虚人切忌之。

运气 疟疾有二∶

一曰火热。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又云∶火太过曰赫羲,其病笑疟狂妄。

又云∶火郁之发,民病温疟。又云∶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发热恶寒而疟。又云∶少阳之复,发而为疟。

又云∶少阳司天之政,民病寒热疟。治以寒剂是也。

二曰寒湿。经云∶阳明司天,为四之气,病疟,寒之候是也。

〔河〕断疟如圣散

砒(一钱) 蜘蛛(大者,三个) 雄黑豆(四十九粒)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大。如来日发,于今晚夜北斗下先献过,次早以纸裹,于耳内札一丸,立愈如神。一粒可救二人。

〔《素》〕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 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王注曰∶浑浑谓脉无端绪。)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其往而未得并者也。(疟论)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治,过之则失时也。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亦谓出血当随井俞而刺之。)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 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王注云∶背俞谓大杼。五 俞,噫嘻也。 ,去鱼反。)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胫少阴,复溜穴,指井至阴穴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王注云∶头上谓上星、百会,两额谓悬颅,两眉间谓攒竹等穴。)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 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 髓病,以 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灵枢》经云∶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阳明。渴日作,刺手阳明。)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刺 中出血。(金门穴《黄帝中诰图经》云∶委中主之。海藏∶羌活加生地黄、小柴胡加桂汤。)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侠 穴。海小柴胡汤。)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冲阳穴。)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待病衰即取之井俞及公孙。海小建中汤、异功散。)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海小柴胡加半夏汤。阳明病见少阴中是贼邪,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太冲穴。海四物加柴胡、苦楝、附子汤。)肺疟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列缺、合谷。)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神门。)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中封。)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商丘。)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刺太阳少阴。(大钟主之。)胃疟者,令人且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肢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厉兑、解溪、三里主之。)疟寒热甚,寒热厥,取手阳明。疟寒少热多,取足少阳。疟而赤目KTKT ,心痛,取手阳明少阳。疟腰背痛,不渴,取足太阳。(俱刺疟篇)

〔《甲》〕 疟,神庭及百会主之。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之。疟盛热,列缺主之。疟寒厥及热厥,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热疟口干,商阳主之。疟寒甚欲呕沫,阳溪主之。风疟汗不出,偏历主之。疟多寒少热,大钟主之。疟咳逆心闷不得卧,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寒厥足热,太溪主之。疟螈 惊,股膝重, 转筋,头眩痛,解溪主之。疟日西发,临泣主之。疟多汗,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脱,项如拔,昆仑主之。疟不渴,间日作,昆仑主之。

上一页: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当前页:疟寒热
下一页:久疟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