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夜啼 | 《证治准绳·幼科》 |
热夜啼钱氏云∶三黄丸治腹热痛(热痛腰不曲肢不冷也) 夜啼面赤,唇焦便赤,用人参汤吞下。(方见里热) 吉氏朱砂膏 治诸惊啼夜啼。 上末,蜜为丸。每服一块如皂子大,金银薄荷汤下。 安神散 治一应惊啼。 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桃仁汤下。 《三因》灯花散 治热证心躁夜啼,以灯花三四颗,研细,用灯心煎汤、调涂口中,以乳汁送下,日三服,无灯花、用灯心烧灰亦妙。又一法,灯花七枚,硼砂一字,辰砂少许,研细,蜜调,抹唇上立安。 〔茅先生〕抹唇膏 主小儿夜啼。 蝉壳(一个,去足) 灯花(两朵) 朱砂(少许) 上为末。如小儿夜啼,遇夜用鸡冠血调药,抹儿上下两唇,即止。夹朱砂膏与服。 〔丹溪〕治小儿夜啼人参(二钱半) 黄连(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竹叶(二十片) 生姜(一片) 上,水煎服。 《澹寮》龙齿散(方见前,即《本事》龙齿散,但无羌活。)
|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