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喉乳头状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一、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和慢性刺激有关。发病率男女无差异,儿童比成人发病率高,尤以10岁以下儿童常见。儿童往往是多发性,范围广,向声门上下发展,不易恶变。成人虽然病变较局限,但易恶变,严重时引起喉阻塞。

【诊断】

1.声音嘶哑是最常见症状,肿生长于声带、前联合和声门处出现进行性声音嘶哑。肿增大时甚至失音,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缺氧紫绀等喉阻塞表现。儿童乳头状由于多发性、生长快的特点,且声门比成人小,更易出现喉阻塞。

2.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时,可见肿突出粘膜表面呈菜花状或桑椹状,苍白色、粉红或暗红色,质脆,易出血。肿分布于声带、室带或声门下区,亦可蔓延至口咽部或气管内。

3.喉部和颈部侧位X线摄片、CT扫描有助于了解肿范围及对声门下和气管内有否侵犯。喉部活组织检查,做病理切片,可确定诊断,成人应注意恶变倾向。

【治疗】

1.手术疗法:如果肿范围不广,可在局麻下用喉镜观察,反复多次咬除肿。如果肿较广泛宜在全麻下施行支撑喉镜或悬吊喉镜,配合喉显微镜咬除肿

2.其他疗法:在静脉复合麻醉下,支撑喉镜与喉显微镜配合,先咬除大部乳头状,然后反复采用电凝固、冷冰或激光疗法。术后可涂用鸦胆子油或氟脲嘧啶等。

3.关于气管切开问题:喉部乳头状出现喉阻塞较重时,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和预防呼吸困难的必要措施。喉阻塞极轻,能在喉镜下切除肿使呼吸困难改善者,争取不作气管切开,因为气管切开术后极易使乳头状向声门下和气管内蔓延。

上一页:第十三节 喉部良性肿瘤
当前页:一、喉乳头状瘤
下一页:二、喉血管瘤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