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生长过程《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胃癌的生长过程

胃壁分成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胃始发于粘膜层,细胞不断增殖向粘膜层两侧生长,以后向粘膜下层生长。当只存在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时称为早期胃,此时如接受手术治疗,效果十分好。早期胃病灶较小,一般直径2厘米左右,呈隆起或凹陷外观,较易被胃镜或X线检查发现。

继续生长时表面溃破,形成溃疡,并向深部的肌层和浆膜浸润生长,临床上产生消化道出血和较明显的上腹部症状。当穿破浆膜,浸润至胃的周围器官,如肝、胰腺和结肠等,产生胃以外的症状和体征。如肝肿大、黄疸、持续性中上腹及背部痛、便血、肠梗阻等。穿破浆膜后也可脱落,种植在腹膜上,产生腹腔肿块和腹水。也可侵犯到淋巴管和血管,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胃周围淋巴结和远处淋巴结。

通过血管转移到肝脏、肺、脑和骨骼等器官,在那里落户生长,形成转移性肿块,这些都属于进展期胃,手术效果差,有的甚至已失去手术机会。

重视前期变化的随访 胃决不会产生在正常胃粘膜上,它在形成前要经历相当长的发生阶段,一般为5~20年,甚至更长。此阶段的胃粘膜变化称为胃前期变化。

前变化的只说明其发展成胃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并非一定会发展成。找出这部分人,加以随访观察,十分重要。因为经过适当的治疗,部分病人可向正常逆转,密切随访可以检出它在胃前阶段或早期胃阶段。上海市早期胃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可以说其中相当大部分是在对前疾病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做好这个工作,必将大大改观我国胃的发病率和预后。

前变化主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胃息肉、胃粘膜巨大皱襞症和胃粘膜的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因为这些疾病的胃粘膜都有慢性损害,细胞容易产生偏离正常方向的生长,变率比正常人群高。对前期变化一要积极治疗。另外要定期随访,最好的方法是定期胃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各种前期疾病中最为常见,主要由于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液返流、酗酒嗜烟和长期用抗炎镇痛药等等原因引起。病理上有胃粘膜的炎症、萎缩和肠腺化生,以胃窦部为重,故胃好发于胃窦部。本病定期胃镜检查十分重要。一般每隔1~1.5年随访1次,间隔时间要据上次胃镜和病理活检结果而定。老年人的萎缩性胃炎常有年龄因素,即胃粘膜退行性变因素参与,逆转较为困难,也不必过分担忧,只需定期随访即可。

胃溃疡可以发生变,病程越长,越易变,实际上目前许多抗溃疡药疗效都十分肯定,主要由于病人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按医嘱正规服药,或者没有戒除烟酒,造成溃疡长期不愈合。有些早期胃症状象溃疡病,并且治疗后症状也可以缓解。所以对于溃疡病一方面治疗要积极,另方面治疗后要常规进行复查,了解溃疡是否彻底愈合。

胃息肉有两种:增生性息肉和腺性息肉,后者变潜能很大,发现后要积极作胃镜下的治疗或外科切除,术后需要随访,了解有无复发或再发。胃因良性疾病而作部分切除术的病人,手术10年后残胃的发生率增高,所以要列入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尤其是对有吻合口炎症、糜烂或溃疡的,或吻合口粘膜有息肉样隆起、异型增生的要加强随访。

以上任何一种疾病,如果胃粘膜活检后病理上发现异型增生,更要注意密切随访。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的去除原因后可以逆转,中度的要3~6个月随访一次,重度异型增生若不能排除胃,要立即再取活检或手术治疗。

的症状和危险信号 胃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即使有症状也较轻微,容易忽视。胃在35岁后容易发生,以下症状在胃中较为多见,应该警惕:

(1)近月来上腹部不适、饱胀和钝痛,进食后加重,不易完全消失;

(2)有原因不明的明显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并已排除肝疾病;

(3)食欲改变或减退,原先喜欢吃的菜肴现在不想吃,甚至厌恶,尤其是肉类食品;

(4)胃肠道出血,表现为黑粪或呕血;

(5)直系亲属中有明确胃史者。

上一页:胃癌
当前页:胃癌的生长过程
下一页:发现胃癌的方法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