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 《老年百病防治》 |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异常,并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的病理现象,也称为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其所患心律失常既可作为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反映心脏病的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单独出现,成为唯一的心脏异常。由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是器质性的,功能性比较少见,故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应引起高度重视。 [发病原因] 1.老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周围区域的弹性和胶原纤维局灶性增厚和脂肪浸润,可使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障碍,易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2.基础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是老年人产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如冠心病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肺原性心脏病可导致多源性房性早搏、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则常有心房颤动,心肌炎、心包炎致心肌受损缺血时易引起反复发作或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 3.心外因素。常见的心外因素有:①情绪激动、紧张、运动、过度疲劳、饮浓茶或大量进酒和吸烟;②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伤寒、菌痢等;③颅内病变,如脑炎、脑瘤、脑外伤等;④代谢性疾病及电解质紊乱,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缺钾或血钾过高;⑤药物的毒性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乙酰胆碱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心律失常。 老年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仲”、“昏厥”、“头晕”等范畴。“人年四十,阴气自半”,“五八肾气衰”,“久病者多有之,虚劳者多有之”,大凡年老体衰,久病体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损,或外感误治,或七情太过,或痰饮阻滞,或血行不畅等,均可导致阴阳失调,心脉失养,出现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临床重要性在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使病人出现心悸,心慌,心前区突然有落空感,梗塞感,或压迫感,胸闷乏力,或心绞痛,头晕眼花,甚至晕厥,抽搐,牙关紧闭,面色青紫等症状。但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还具有各自的特点。临床上心律失常按其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大类: 1.快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及室性过早搏动,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其中心房颤动是老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慌,胸闷,乏力是其突出表现。 2.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老年人心律失常以这一类型为主,其临床表现以头晕眼花,甚至晕厥、抽搐为要点。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本病与多种疾病有关,因此,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注意生活调养。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注意劳逸适度,饮食以易消化、多维生素、低盐、低脂肪及充足的蛋白质为原则,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注意有无心衰、低血钾、低钠等情况。 3.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一旦发病,并表现出严重的症状,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患者,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病情及体力状况而决定适当的活动、休息。 4.保持环境安静。经常保持住室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准备吸氧设施,以备意外时急用。 5.注意心脏节律。严密观察心率、脉搏,注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6.自我保健按摩。起床后、或临睡前进行自我保健按摩,方法为先用两手手指抹额和头部两侧,摩擦耳廓,并用食指摩擦外耳道口稍后方的甲腔部,各摩擦数十次,使局部发热,然后两手交替指掐内关、神门、膻中、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使之得气。 7.常饮参麦茶。心律不齐,频繁发作者,可经常饮用参麦茶,即取花旗参片2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沸水泡茶,频频饮之。 [治疗方法] 1.休息。心律失常发作期,有明显症状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服用镇静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的心率不能随运动量增加而增快,故必须限制其运动量,以适应心脏的负荷功能。 2.病因治疗。即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风湿性心肌炎的抗风湿治疗,高血压病的抗高血压治疗,若为急性扁桃腺炎所致者,应给予抗菌治疗,若为血钾低而诱发者,应补充钾。 3.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器质性心脏病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可用西地兰0.4~0.8毫克,稀释于20毫升5%~5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缓慢注射,或用异搏停5~10毫克稀释于5%~25%葡萄糖溶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50~100毫克/次溶于25%~50%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静脉注射;心房颤动者,可用西地兰0.4毫克溶于5%~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静脉缓慢注射,用药无效者,可用直流电同步电击复律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附子注射液,用药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家庭救治。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而心慌胸闷症状明显者,可用兴奋迷走神经的简便方法,常用方法有:①尽量使头后仰或躯体前弯;②让患者向一膨胀困难的气球吹气;③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部诱发恶心,呕吐;④嘱病人深呼气后,闭住声门或闭口堵住鼻孔作深呼气动作;⑤用冰袋(冰袋内水的温度保持在4℃)围绕颈部,至发作终止;⑥嘱病人将面部浸入10℃冷水中,浸至耳前水平,当发作终止或病人因不能继续屏气,面部自动浮出后停止浸浴。这种方法对不易控制的患者常有显效。 对心室颤动,病人出现晕厥、抽搐、牙关紧闭、面色青紫等症状者,家属应立即进行心前区拳击或胸外心脏按压。 5.保健食疗。如见胸闷、心悸者,可常饮薤白粥(薤白3克、栝蒌仁3克、甜酒20毫升、粳米20克),制作方法:将米倒入盛有400毫升的水锅内,大火煮沸后,再放入用纱布包住的薤白和栝蒌仁,改为小火煮20分钟,加入甜酒再用大火煮沸即可。寒冷期每天早上吃一次,夏天可不吃;如见面色白,四肢易麻木,头晕、心慌失眠者,可常吃补血排骨汤,制作方法为:将红枣10枚、桂圆10枚、排骨250克,同置锅入熬汤,炖熟后加少许葱、姜、盐即可;心悸心慌明显者,可用猪心1个,洗净切开,黄芪,党参、当归各20克,川芎15克,用纱布包好,与猪心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炖3~4小时,去掉药渣,食肉喝汤。 6.中医辩证施治。气血亏虚,表现为心悸气短,疲乏无力,脉结代者,可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0克、生地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火麻仁10克、苦参10克)以养血复脉,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加薤白10克,淫羊霍10克;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丹参15克、心脾两虚,有心悸气短,纳少腹胀,便秘乏力者,可选用归脾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云苓15克、枣仁0克、远志1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广木香10克、白芍10克、龙眼肉15克)以补益心脾;气滞血瘀,表现为心慌、胸闷阵痛或刺痛者,可选用活血理气调律方(元胡10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或选用四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栝蒌壳15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枳实5克、厚朴10克、云苓15克、陈皮10克、桃仁5克、红花5克、炙甘草10克)以理气活血;肾阳亏虚,表现为心悸,形寒怕冷,夜尿多,腰酸痛者,可用制附片、桂枝、熟地、仙灵脾、锁阳、补骨脂各10克,胡桃肉15克、沉香5克煎水以温补肾阳;肾阴亏虚,表现为心悸心慌,潮热汗出,手足心热,咽干,夜间尤甚,可用生地、当归、玄参、枸杞、何首乌、杜仲、黑芝麻各10~15克以补益肝肾。 7.单方验方。心血不足、心慌失眠者,可用鲜龙眼500克(去壳内核),放入碗中,加白糖,反复上蒸3次,至色泽变黑,将变黑的龙眼拌白糖少许,装入瓶中,每次吃龙眼肉4~5粒,每天2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心跳缓慢,头晕者,用红参、附子各10克煎水代茶饮,或口中含红参5克左右;早搏频发,汗出短气,口干者,可用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浮小麦30克煎水饮用。
|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