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胸部CT诊断《放射诊断学》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CT可清楚地显示肺部、纵隔和胸膜病变。

一、肺部疾病

CT可发现胸片不能发现或隐蔽的肿,如心脏后与脊柱旁、胸入口和膈脚附近,以往曾被认为是普通x 线的盲区,CT可早期发现肺边缘、胸膜下、胸骨后和心脏后的肿。因此,当临床高度怀疑肺,如痰内找到细胞而胸片无发现时,可行CT扫描。

(一)肺

中心型肺CT表现为肺门区分叶状肿块,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管腔受压或腔内肿生长而变窄,闭塞或移位。周围型肺CT见体呈球形,边缘有毛刺、分叶或不规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体有钙化灶。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锁。CT还可发现向肺门、纵隔、心包及胸膜转移。

CT可利于肺的诊断分期及制订治疗计划:对于小结节病变的发现,肺不张或反复发作性肺炎的揭示,CT有时可作出鉴别。由于CT能更好地显示肿位置、大小和范围,可以作出TNM分期,使治疗计划更加妥当。

(二)支气管扩张

柱状支气管扩张呈条索状扩大,管壁增厚。囊状支气管扩张呈环状透光区,环壁增厚。

二、纵隔疾病

CT对纵隔肿的检出率高,如肿中含有液体、脂肪、钙斑或骨质,则肿块密度不均匀,CT值的测定有助于肿性质判定。

(一)胸腺早期见局部突起,生长后呈圆形或类圆形包块。边缘模糊是恶性向周围组织浸润的征象。

(二)主动脉 CT可清楚显示主动脉扩张的部位、大小、壁有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见附壁血栓造成的充盈缺损。夹层动脉可见假腔。

三、胸膜疾病

CT对检出少量积液、轻度胸膜增厚及少量胸膜钙化更敏感。根据CT值可区分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胸膜腔积液表现为肺后或肺外围的带状、新月状或半月状呈液体密度。胸膜钙化表现为增厚胸膜内缘的壳状高密度影。

胸膜肿最常见为转移,约占95%,其次为胸膜间皮。表现为胸膜包块和/或胸腔积液。

上一页:三、鼻与鼻窦CT
当前页: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下一页: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