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口腔肌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九、口腔肌瘤

(一)概述

发生于口腔内的肌主要有平滑肌与横纹肌,均属良性病损。平滑肌来源于血管的平滑肌,常见于舌部,但也发生于龈、腭、唇、颊及口底。肿主要由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细胞排成束状,互相编织,长杆状细胞核呈棚状排列,无明显异型细胞。来自于血管平肌者富于血管,而且管壁厚,管腔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与周围的细胞无明显分界线。口腔平滑肌临床上发现较小,较大的口腔平滑肌报导罕见。

横纹肌主要发生于舌部,成人发病较少,小儿发病多见。肿生长缓慢,无明显包膜,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组织学结构为成熟型与胎儿型两类。

(二)手术治疗

口腔肌以舌部发病较多,一般平滑肌体积较小,治疗可用CO2激光或Nd:YAG激光,手术似钢刀切割。Nd:YAG激光刀头必须上刀柄(自制)切割方便。前者功率15~20W,后者功率20~30W;CO2激光为非接触式切割,Nd:YAG激光为接触式切割。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1:1000肾上腺素数滴于肿处注射)。幼儿不能合作手术,可考虑基础麻醉手术。

患者平卧位,口张开。用皮肤钳轻夹住肿,光刀于肿边缘切割。手术中如用CO2激光,必须连续输出。(如间断出光,可似针,刀戳一洞,而致出血不止,吸收激光而无法手术)Nd:YAG激光术中出血不影响切割。光刀切割面以靠近肿外缘为佳,即保留性手术,其目的是光刀切割时产生的高能不破坏正常的组织,以便最大限度地修复完整创面。如残留肿组织较多或分界不清而疑有残余组织者,将激光(CO2)汽化肿残余,Nd:YAG激光低输出,照射创面,或插入切割残余组织。创面形成痂,在术后2~3周的修复中脱落。

(三)术后处理

激光术后必要时给予抗生素,如无感染可不用抗生素。口服多簇维生素类制剂治疗2~3周。恢复期中忌食粗硬食物及高温饮食。创面大,恢复期稍长者,为防损伤继发出血,可进半流质或全流质饮食。

上一页:八、口腔内血管瘤
当前页:九、口腔肌瘤
下一页:十、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