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血浆蛋白质的正常参考值 | 《临床生物化学》 |
三、关于血浆蛋白质的正常参考值上节中列举了一些血浆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但必须指出这些数字是相对的。根据多个实验室选用的方法和蛋白质标准品有差异。 特别应提及,近年来许多评论家对“健康”与“疾病”个体正常值的界限提出了更有实用价值的新概念(参阅第二十二章)。除此之外,由于在蛋白质的测定中采用的标准品(基准物质)存在的问题更为复杂,使得各个实验室裼之间的参考值范围不易取得一致。卫生部检验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行供应和采用公认的血浆蛋白质标准品,但尚未能普遍实现。混合血清标准或各个商品化的标准品也很难统一。因此,各家文献中列出的参考值有较大的变异。此点在建立方法学与质量控制中应予妥善处理。关于不同年龄、性别与个体间的差异,作以下几点归纳,可供参考。 (一)年龄组的变异 1.Gitlin等1975年发表了一个很详尽的新生儿和胎儿血浆蛋白成分的数值。以新生儿血浆蛋白浓度/成人血浆蛋白浓度相对比值来看,AFP、α2MG、α1AT浓度在新生儿期显著高于成人。Alb、纤维蛋白原、IgG与正常成人接近,其他各成分特别是IgM、IgA及C3、C4补体成分均偏低。 2.对8-95岁的年龄组分布调查有以下几点特征: (1)Alb在50岁前保持稳定,5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 (2)α1酸性糖蛋白在男30岁、女40岁后有上升趋势。 (3)α1脂蛋白、α1AT40岁后有上升趋势。 (4)Hp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5)α2MG在40岁前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到老年时又略有上升。 (6)转铁蛋白在男性40岁后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趋势,女性则在30岁左右达高峰,以后亦逐步下降。 (7)IgA在出生前逐步上升,中年期达高峰。 (二)关于性别的差异 1.男性成人略高于女性的有Alb、α1-酸性糖蛋白、IgA等。 2.女性略高于男性成人的有α1脂蛋白、铜蓝蛋白、α2MG。在妊娠期明显增高的有铜蓝蛋白、转铁蛋白等。 (三)个体不同时期的差异及个体间的差异 Statland等1976年曾用同一方法测定个体24小时内及不同天内的血前浆蛋白水平的变异,并与人群间的变异相比较,获得的概念是个人不同时期的变异大大地小于人群间不同个体间的变异(表2-4)。因此提出用正常健康状态下本身的血浆蛋白质数值作为正常参考值更有效和合理。这一概念是否能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而普遍地用于今后实际工作中去,尚待努力。 表2-4 五种血浆蛋白在个体内与人群间的差异
|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