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及调节 | 《临床生物化学》 |
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及调节㈠垂体分泌的激素 垂体即脑垂体,为位于颅底蝶鞍中的重要内分泌器官,由茎状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从组织学上可将垂体分做腺垂体及神经垂体。腺垂体包括前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由下丘脑某些神经元直接延续而成。垂体分泌的激素相应分做腺垂体激素和神经垂体激素两类。有关激素的生理作用已在生理学中介绍。表12-5概括了重要的垂体激素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上述激素均为肽类或糖蛋白,其中TSH、LH和FSH均是由α和β两个多肽亚基组成的糖蛋白。这三种激素的α亚基具高度同源性,氨基酸残基亦较接近,其生理活性主要取决于β亚基。在用免疫化学法检测时,往往存在交叉免疫反应而互相干扰。 表12-5 主要的垂体激素及生理作用
㈡下丘脑激素 下丘脑的一些特化的神经细胞可分泌不同的调节腺垂体有关激素释放的调节激素(因子)。从组织结构上看,这些分泌性神经细胞的轴突组成结节-漏斗束,终止于垂体柄内垂体门脉系统的初级毛细血管网周围。借助特殊的垂体门脉系统,这些分泌性神经细胞释放的调节激素,可迅速直接地被输送至腺垂体发挥作用。下丘脑调节激素均是多肽,这些激素的名称、缩写及受其调节的腺垂体激素见表12-6。从表中可看出,下丘脑调节激素的作用通过其名称即可知。但也存在某些交叉,如TRH还可促进生长激素和催乳素释放,而GHIH也能抑制腺垂体TSH、ACTH及胰腺胰岛素的释放。近年还发现,下丘脑外的某些神经细胞及一些脏器组织细胞,也可产生某些下丘脑激素。这些下丘脑外活性多肽的功能尚不清。 表12-6 下丘脑分泌的主要调节激素
㈢下丘脑-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受腺垂体各种促激素作用的靶腺分泌的激素之反馈调节(长反馈),其中甲状腺激素的长反馈调节主要作用于腺垂体,而其他外周激素长反馈调节作用部位则主要为下丘脑水平(图12-1)。前已谈到长反馈调节的主要方式为负反馈,但在月经周期中排卵期前,当雌激素水平达最高峰时,可正反馈地调节下丘脑相关激素的释放(短反馈),在GH分泌的调节中,短反馈为主要方式。而下丘脑激素或腺垂体激素,还可负反馈地调节下丘脑或腺垂体对自身的合成和分泌(超短反馈)。此外,应激状态、某些外周感觉神经冲动以及边缘系统的情绪活动等,均可通过下丘脑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的的激素分泌,并进而影响外周内分泌腺功能。这种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控制,还表现为多种内分泌功能的昼夜节律。 有关下丘脑-腺垂体调节激素的紊乱,将分别在本章有关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中介绍,而ADH及OT的临床生化分别在第五章和第十四章中讨论。本节主要讨论有关GH紊乱的临床生化,并简单介绍催乳素瘤。
|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