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免疫低下者易患肿瘤《免疫与健康》

三、免疫低下者易患肿瘤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表明恶性肿的发生、发展、复发率和存活期等都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例如:

(一)年龄与肿发生

人的一生有两个免疫反应低下的阶段,即幼儿阶段(免疫系统发充育未完善)和老年阶段(免疫机能衰退),与此相应的临床上可出现两个肿发生的年龄高峰期。

儿童肿近半数属于血液系统肿,中枢神经系统肿(如神经母细胞、视网膜细胞等)大概占1/4,再次为肾胚胎和横纹肌肉等。

比较临床与尸检材料发现,尸检的神经母细胞发病率较临床高40—50倍,科学家Everson和Cole曾根据1900—1965年期间世界文献报道的176例自然消退的,半数以上为肾腺、神经母细胞、恶性黑色素和绒毛上皮。说明肿可在“健康”人体中发生,亦可自然消退。这些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我国肿工作者在早期的肝组织切片中发现肝结节被一层纤维膜包围,膜外集中了大量的淋巴细胸胞、膜内细胞有的退化,有的分裂后出膜,又被新的纤维包着,这种包围、突破、再包围的局面,反映了机体与的斗争,说明人体免疫状态与抵抗的侵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免疫缺陷与肿发生

已有资料说明,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恶性肿发生率为同年龄一般人群的一万倍。其中尤以淋巴结类恶性肿的发病率特别高,占80%,说明机体免疫与肿的发生及肿类型有密切关系。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因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肿的发生率较同年龄的人群也可高出100倍。有一位叫Penn的科学家,他统计了1500名器官移植病人,竟有234人在器官移植若干年后并发恶性肿.其中以上皮和淋巴组织的发病率为最高,而且这些肿的诱发时间很短。

上一页:二、谈谈肿瘤抗原
当前页:三、免疫低下者易患肿瘤
下一页:四、肿瘤患者的免疫反应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药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