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药命名

中药的种类数以千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

为了便于辨识和运用,古人往往从其形态、色泽、气味、特性、功用、产地以及文化影响等角度予以命名。

(1) 形、色、气味命名据形而命名者,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

”又如贯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

”据色而命名者,如漏卢,《本草纲目》云:“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

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

”据形、色而命名者,如狗脊,唐代《新修本草》云:“根长多歧,状如狗脊。

”因其根皮上有一层金黄色柔毛,故又称金毛狗脊。

据气而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纲目》云:“因其香气如蜜也。

”而臭梧桐、鱼腥草则因其特殊之气而得名。

据味而命名者,有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酸味的酸枣仁、辛味的细辛等。

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据气、味而命名者,如豨莶,《本草纲目》云:“楚人呼猪为豨,呼草气味辛毒为莶。

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

”草药“金牛胆”,色金黄,形似牛胆,味甚苦,这是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2) 特性功用命名按特性命名者,如凤仙花子,又名急性子,因其结荚成熟后,稍加触碰,即果荚迸裂,褐色细子蹦出,状似急不可耐,故而得名。

又如羊踯躅,是有毒的麻醉止痛药,《本草经集注》释其名云:“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

”按功用命名者,如骨碎补,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

或作骨碎布,讹矣。

”他如寻骨风祛风邪、伸筋草舒筋络、益母草疗妇疾、决明子可明目、合欢安神志、防风御风寒,皆以功用得名。

按特性、功用命名者,莫如王不留行。

此药通经下乳之力特强,李时珍释曰:“性走而不住,虽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还有敛、守之性,《本草经》言其有“止心烦、鼻衄”之功,《名医别录》称其有“主金创、止血”之效。

可见其兼有活血、止血的双向性功能。

故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

气血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

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两可用此,其义自见。

”如此,药名涵义当为“王不留”、“王不行”,分别针对经闭、乳少、难产与鼻衄、金创出血,则药之双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

此说较为确切地诠释了寓于药名中的特性及双向治疗作用,反映了古人对药物认识的进步。

(3) 依方域产地命名此类命名法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

如高良姜,陶弘景云:“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

”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

……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

”李时珍云:“赭,赤石也。

代,即雁门也。

”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党参出山西上党,象贝产浙江象山,及常用药物川芎、杭菊、广木香、淮山药等,都具有产地的标记。

又例如水苏、水蛭、水浮萍均生于水,海藻、海马、海螵蛸皆产自海,石韦、石斛、石菖蒲生长于石,地栗、地榆、地肤子产出于地。

这些药物都具有生长环境的标记。

其二是不少传入中国的外域药物,往往冠以外域的标记。

从其“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外域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

冠以“胡”字的药物,多为两汉、西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豆、胡麻(即今之芝麻)、胡瓜(即今之黄瓜)、胡荽、胡芦巴等。

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后由海路引进,如海棠、海枣、海风藤、海桐皮等。

冠以“番”字的药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自南域引入,如番茄、番薯、番椒、番木鳖、番泻叶等;有时冠以“舶”字,如舶硫磺、舶乳香等。

冠以“洋”字的药物,多为清代从海外引入,如洋参、洋姜、洋葱、洋芋等。

更有一些药物直接冠以国名,如石榴,是“安石榴”的省称。

晋?张华《博物志》云:“张骞使西域,得安石国榴以归,故名安石榴。

”安石,是古波斯的属国,又作“安息”。

常用的芳香开窍药安息香,亦从彼国传来。

再如活血良药红花,原名番红花,番同“蕃”,音“播”。

《本草纲目》卷十五“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

”西番即吐蕃,是公元7~9世纪成立于青藏高原的藏族政权。

其崩溃后,宋、元、明初史籍仍称青藏高原的部落为吐蕃或西番。

他如“波斯白石蜜”、“倭硫磺”、“高丽参”、“花旗参”等,皆标有外来的印记。

(4) 取故事传说命名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经文人学者加工后以书面形式载录于史书、笔记、稗传,医药学家又将其采入医药著作,使之成为公认的药名来源。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之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

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正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

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

后遇金疮敷之即愈。

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

事见《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之。

类似以最先发现或使用者的姓名作为药名的中药还有不少,如徐长卿、何首乌、杜仲等。

这些故事传说的真实与虚妄姑且不论,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和作用。

(5) 因避俗雅化而命名 古代讳饰文化对药物命名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药物因避俗语秽词而雅化其名。

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视作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

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说:“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然而此类药名若以书面形式载入书中未免有俗、秽之嫌,故古代医家每每隐去俗称,雅化其名。

如鸽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人乳,因道经称久服可以成仙,故名为仙人酒、蟠桃酒;人粪,经加工后是救治温病高热神昏的要药,便据其色、依其形,而美其名曰金汁;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鼯鼠屎唤五灵脂,鸡蛋膜谓凤凰衣,人尿曰轮回酒、还元汤等,皆属此类。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