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自己的健康打算
  病人怎么解决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一步是从无知到有知,他得获得关于疾病的信息。当然这还不够,第二步是从有知中提炼,他要了解得全面、客观。而这些,是我们善用“患者教育”能获得的结果。
  患者教育是什么?一个学文科的朋友和我讨论“患者教育”这个词,她开玩笑说,从字面上理解,中国病人很容易就被“教育”了,因为教育这个词,在汉语中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威和灌输成分。我说,如果一个病人用这“教育”用得好,不但不是被灌输了,反而是赢得主动,如虎添翼。
  对一个去医院看病的病人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听信一面之辞,一知半解,然后全盘托付。这并不是说你要防范医生,而是说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为自己的健康打算,如果你想让自己少点抱怨,那你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你需要更客观、更全面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治疗可能,当然可能也包括比较不同方案的价格。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为什么到了看病这件事上,大家却做得不像生活里其他事那么有智慧呢?我们在农贸市场买把蔬菜也会货比三家,但到了看病这件事上,我们却坦然地患上了信息贫乏症,并且很少为自己充实这样的信息。原因可能是因为,和医学有关的信息总是那么枯燥乏味而且深奥,一般人认为自己肯定搞不明白就里。另外,我们好像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教育渠道。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除了抱怨、受伤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作为。
  一个病人去门诊看病,关于疾病的所有信息并不是百分之百由他面对的那个医生所给予的。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医生可能只挑最主要的几点给病人讲清楚,而就这几点病人要是能全部记住就算不错了。
  一个聪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并不是靠一位医生的几分钟普及就能完成,而是自己不断积累、主动学习得来的。现在渐渐风行世界的患者教育,就是提供这种信息的渠道。到了近几年,因为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患者教育以更通俗、更具体的方式接近了我们的生活。在北京地铁站,有一张宣传画上就是最通俗的顺口溜:“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不沾烟和酒,健康永相随。”这是北京疾病控制中心的公益广告。在宣传糖尿病的预防时,也流行“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的说法。春节回家探亲看见一两年未见的伯父,身材挺拔、精神矍铄,问其经验,他居然嘴里出来的也是:“管住嘴,迈开腿。”
  在日益丰富的患者教育形式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网站。在美国,经常会有某一类疾病的公益组织,还有同类病人组成的病友组织。在他们的网站上,或者由制药公司资助的网站上,会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向每一个访问的非专业人士解释:这种疾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去预防?怎么去治疗?现在有哪些治疗新手段在进展?每个访问者都可以在网上直接提问题。更人性化的网站还会涉及医学之外的其他问题,比如:教病人如何恢复心理平衡?如何面对这种疾病?如何继续保持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美满?在一个与过敏疾病有关的网站上,病人甚至可以在网站上编写自己的过敏档案,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花粉含量)、相关天气预报,向过敏病学专家提问题。
  应用比较多的患者教育形式还有大众报刊的健康文章、医院内发放的病历手册以及患者教育手册。这种文章一般信息不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但是难以保证连续性,也没有交流感,纯粹通过患者自己阅读理解。它们的好处是受众广泛。
  相比之下,另外一种比较受欢迎的,也是最原始但最生动的形式是患者教育讲座。这种讲座一般设在大型医院内,由知名专家为患者举办各种疾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如果足够细心,我们在报纸的角落或者医院的通告栏里,往往就会发现这样的讲座通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在一些网站上查到800电话咨询。这种咨询电话有时是非营利组织设置,也有些是为宣传某种药品而设置,但如果足够专业规范的话,其咨询内容往往都会涉及疾病的基本知识和病人自我防治的注意点。接电话的一般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务工作人员。
  在善用这些资源时,要注意一点,不管我们被哪种患者教育形式给“教育”了,千万不要轻易付出100%的信任,要学会质疑和求全。因为我们要力求为自己的健康打算,就需要拿在手上的信息是全面的、客观的。即使在接受某一类患者教育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要忘了尽量多参加几次不同的活动,收集不同的信息,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只有这样,才可能接触到全面、客观的信息。因为眼下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参与患者教育活动,在向患者传播健康知识时,经常会巧妙地贯穿药品介绍。在国家规定处方药不允许在大众媒体上广告宣传之后,患者教育开始成为影响病人用药习惯的宣传阵地、营销阵地。这其中有些公司是正规地向患者通俗地传达医学知识,但也要小心,一些中小企业利用患者教育进行的“会议营销”。这时,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判断力,擦亮自己的眼睛,努力判断出哪些是营销的成分,哪些是基本的疾病共通知识。
  你所需要的信息一定要遵循四个字:客观、全面。信息越多越好,对于那些带着情绪色彩,或是充斥着个例说明的教育活动,不如先小心绕开。
制作: 2006-10-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