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草堂随笔》的乔治·吉辛在书里说,生之停止不能够使他恐怖,但在床上久病却令他想起会害怕。
凯撒大帝被暗杀前一刻,有人问哪种死法最好,他说“要最仓猝迅速的”!
萧乾在《三过鬼门关》里写道:“我希望我千万别脑软化,别成为植物人。最希望的是一旦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就突然死去—更好的是悠然而死,比如在睡眠中,或伏案工作时。”
“小品铁三角”演员之一高秀敏因突发心梗猝死,在一篇报道中,记者描写道,高秀敏“安详地睡去”。在她离去之后,人们驻足回顾这些年来这位小品演员带给大众的笑声。同是死亡,高秀敏的心肌梗死比起那些“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来说,是一种有尊严的死亡。生命在此戛然而止,人们的印象中永远是她最饱满的笑容和最精彩的表演。形象没有一点枯萎凋零,只有感叹天妒英才。才华横溢、正当年的徐志摩死于空难,也是类似的情况。
相比之下,一些如“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久病不愈,就显得非常痛苦。这种痛苦,除了他们需要忍受疾病本身的折磨之外,也有他渐渐萎缩凋零的自尊。
据说在患肝癌之前,香港歌星罗文是位非常注意形象的艺人。得了肝癌之后,罗文为不让外界看到他渐渐变得干瘪的病容,只能成天缩在家里足不出户。偶尔熬不住出门,还被娱乐记者拍到,上了报纸,称生病的罗文和以前的美男形象相比,实在难以相信是同一个人。在得知患有肝癌的早期,罗文也曾对人们说希望自己能做抗癌勇士,但后来,他一步步放弃,也许是因为疾病的长时间折磨一边销蚀了面容,也一边销蚀了自由、信心和尊严。
还有一类疾病,因为其性质和进展,用以描述枯萎凋零,似乎更适合。这类疾病就是渐进性、进行性的退变疾病。比如,一种叫做“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属于儿科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肌肉会渐渐失去功能。而一种叫做“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的遗传病,是支配肌肉活动的脊髓里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肌肉也会逐渐变得萎缩。一旦人进入老年后,还会有一些像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痴呆这样的疾病,其基本原理也都是进行性的功能衰退。在这类疾病中,功能逐渐退化,就像人们曾经描述的结核一样,属于“慢性的消耗性疾病”。在这样的疾病中生活,如果没有史铁生那样“以生病为职业”的调侃,是很难维持精神上基本的体面的。
同样是结核,鲁迅笔下的小栓痛苦、无助,而狄更斯却把慢性消耗性的结核病,描述成一种使死亡变得“优雅”的疾病。他说:“心灵与肉体的这种搏斗一步步展开,如此平静,如此庄雅,而其结局又是如此确定无疑,以致肉体部分一天天一点点耗费、凋零,而精神却因身体负担的变轻而越发变得轻盈、欣悦。”身为结核病患者的梭罗也很欣赏痨病的热晕,他说:“死亡与疾病常常是美丽的,比如痨病的热晕。”
史铁生也是一个精神强大的病人,他从疾病中得到的智慧可能比我们从健康中得到的要多得多。史铁生的48年,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他甚至调侃自己的身体成了“病”的乐园,“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而死亡对他来说,“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并非所有的慢性病人,精神上都是残花败柳。这些精神强大的病人用自己独立的方式和思维,获得了自尊—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疾病,用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去看待疾病,而非屈从别人的角度和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