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饮食养生全书
 
  “人”有身、心、灵三个层面
 
 
 

  在这世间,人都有三个层面─身、心、灵。

  人应该充分觉知到自我有这三个层面,并平均分配时间精力来经营,以免虚度此生。现代人倾向于一味地花很多钱保养照顾身体,觉得这样就是对自己很好,殊不知只重肉体,已破坏了身、心、灵的平衡,结果注定是悲剧。因为活着时,尽管拥有满足感官享乐的一切富裕,但由于没有心灵的知识,心灵必将枯竭。不断满足物质欲望,却不断扩大心灵空虚的版


图。由于只顾身体,死亡时身体各元素崩溃瓦解,所有有关身体的一切美丽、名望、财富、力量、物质的知识也都将灰飞烟灭。原可利用大好人生灌溉心灵、提升灵性成长的良机,也就此错失。

  在《博3 节诗中主奎师那(Krishna)说:“困于肉体中的灵魂,会和肉体共同经历童年、青年、老年的变化,但是在肉体毁灭时,灵魂会进入另一个躯体。清醒的人不会被这种变化所迷惑。”

  “灵性”的“我”是“真我”、是永恒的,透过“意识”展现,拥有愿力。

  “心念”和“智力”、“假我”共同构成“精微体”。

  “物质躯体”的“我”由五大元素(土、水、火、风、以太) 构成。若不具备“灵性”和“精微体”的知识,也就是没有“真我”、“假我”的观念,人会以“我就是这个身体”的概念行事,认为“满足身体感官的需求”是人生的目的。

  换言之,若没有“灵性”的知识,“物质躯体”便沦为“心念”的工具,透过身体的感官去追逐使其快乐的人、事、物。而且“心念”有时也控制不了“感官”,甚至于“身心”都成了“感官”的奴仆。也就是说,当眼耳鼻舌头身(皮肤)、肚腹、生殖器等感官迫使人去满足他们的时候,不知如何控制感官的人便受其胁迫,为满足其索求,甚至不惜伤天害理……带来种种恶报。

  古印度圣人的主张不同于现代人。现代人倾向于先顾身体,行有余力的话再以美好的音乐、艺术等填补心理的需求,至于灵性则是随机的、被动的、不愿面对的、或觉得老年时才需要担心的。

  古圣先贤早已揭示 “真我”─也就是“灵性”─才是解决一切的灵药。他们早已知悉灵性的追求是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要件,而灵性的发展则始于“人”能体认到自己对大自然母亲有所亏欠,自己不可能不仰赖大自然母亲而活!当然也就会心存感激,在“人”和“大自然母亲”之间谋求和乐共存的平衡关系。当“人”先具备这样的灵性认知后,他这个个体的“心理”和“物质躯体”两部份便有所依归,他生活当中的一切:饮食、工作、娱乐、休闲等活动,才能步上正轨。在“人”和“大自然母亲”之间某求和乐共存的平衡关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