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河间学派的形成

宋代,《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 习之以为俗”Q)。

由于《局方》用药多偏温燥,故对于温热病人或阳盛阴虚患者,不但于事 无补,反因滥用而成弊,造成热病丛生。

此种现象在北方亦很明显,因北方气候干燥,其人 “秉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酿,久而蕴热,??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②。

即使 外感风寒亦往往容易化热生燥,不耐《局方》药物助热劫阴之苦,何况感受温热呢?另外, 这一时期的医学界,因循守旧之风仍很强劲,一些人墨守张仲景《伤寒论》陈规,不问伤寒 还是温病,治辄投以辛温,每每贻误病人,助热为患。

除此之外,宋金之际,战乱频繁,北 部的广大地区沦为战场,社会动荡,生活不安定,加之天气炎热,致使温疫病不断流行,众 医束手无策,亦非局方、经方所能奏效。

面对这样的形势,生活于北方的刘完素(字守真)在当时社会革新思想的冲击下,首先 起而探讨解决这些内外伤热性病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他在运气学说的影响下.潜心钻研《内 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

发现六气之中,火居其二,病机十九条中,火热居其九,认识到火 与热是导致人体上述病变的重要因素。

于是用它来阐发这些疾病的机理,不仅扩大了《内 经》中火、热邪气致病的范围,而且形成了以火热为核心的学术观点(即火热论)。

在病机 上,力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说,在治疗上,力主寒凉之剂解表 攻里,或降心益肾,分别适用于外感、内伤热性病。

其中尤殚心于六气化火说及寒凉解表攻 里的治法(即侧重于外感热性病)。

自此,刘完素始与局方、经方立异,形成对峙之势,而 成为主火论、寒凉派的开山。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