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易水学派的形成

易水学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战火连年,人民饱受饥 馑、·劳役、惊恐之苦,内伤病发生较多,为脏腑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

魏晋以来至宋 代,医学的发展一直处于经验积累的阶段,医学风气偏重于经验方的收集应用,忽略了医学 理论的研究。

经过氏时期临床医学的经验积累,医学理论的总结提高已势在必行;脏腑病机 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张元素整理总结《内经》《难 经》《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沦,吸取《干金方》《小儿药证直决》的脏腑辨证用药 经验,结合其临床实践经验,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

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 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人。

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 等。

张元素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

他有感于当时医生执古方以疗今病的习俗.针对性 地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主张从实际出发。

强调根据脏腑寒热 虚实辨证用药。

在张元素注重脏腑病机研究的影响下,在易水学派形成过程中,一些医家逐步转向对特 定脏腑进行专题研究,并各有创见。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代河北真定人,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

从学于张元 素,尽得其传。

在其师脏腑辨证说的启示下,探讨脾胃内伤病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悟出 脾胃为元气之本而主升发,若因饮食劳倦所伤,脾胃不主升发,元气不足.乃百病发生之 由n总结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制定益气升阳、甘温除热大法,创制补中益 气、升阳益胃等名方,并详辨内伤与外感之异同。

被后世又称为补土学派的代表、易水学派 的中坚。

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学术影响极为 深远。

李氏的亲传弟子有王好古、罗天益等。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州人(今河北赵县)。

初师事张元素,后从李呆学。

得 张、李二家之传;重视脏腑内伤阳气虚损的一面,发挥为阴证论,所著《阴证略例》为阐发 阴证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的专著。

在病因上他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所谓“内已伏因”,即 人的本气已虚,再“感寒饮冷”或“误服凉药”而发为阴证。

在辨证上强调脉证合参,以面 青黑、脉弦而弱者为伤在厥阴肝之经;面红而赤、脉细而微者为伤在少阴肾之经;面黄或 洁、脉缓而迟者为伤在太阴脾之经。

此即其所倡立的“内伤三阴例”。

在治疗上,明确提出 。

“三阴可补”,除运用仲景通脉四逆、当归四逆、理中汤作为内伤三阴的主治方外,又收集后损的角度探讨阴证的,是在其师探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成一家之言者。

罗天益,字谦甫,元代真定(河北定州)人。

从李呆学医-卜余年,得其真传,著《卫生 宝鉴》,发挥李呆脾胃内伤学说。

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他指出:“《内经》 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

脾者,土也,应中 为中央,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所育,津液失 所行。

”此说揭示了脾胃与其他四脏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脾胃内伤诸证病机 颇有裨益。

李呆论脾胃内伤之因,虽有饮食所伤和劳倦所伤两个方面,但终是统而言之。

罗 氏则将饮食所伤分作食伤和饮伤,将劳倦所伤分为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则更为具体而条理 化了。

在治疗上广泛采用历代名方,并自创新方,因而更加丰富多彩。

其治疗脾胃病的特 点,更突出甘补辛升。

其云:“健脾者必以甘为主,??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 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营卫通。

”其所创制顺气和中汤,即以补中益 气汤为基础,加入川芎、蔓荆子、细辛、白芍药,成为治疗气虚头痛的著名方剂,足见其对 东垣用药心法的继承与发展。

此外,其重视三焦分治,可谓有首倡之功。

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诸家,师承授受,形成了易水学派,对明代医学的发展 有很大影响。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