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即已开始,在《内经》一书中有不少这方面的 记载,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①,“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2),“凡 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 病,腰脊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3),“热者寒之,温者 清之”①,“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③,“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 小,病状相似”5等等,这些内容虽已涉及到温病的病因、发病、类型、症状、传变、治则、 善后禁忌、疫病特点等各个方面,然均系散在的资料,且缺少方药。

另外,{难经》里亦载 有论述温病种类及脉象的内容 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 热病、有温病,??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 滑,沉之散涩。

” 至汉代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了对温病 风温.暍(中暑、伤暑)病的 认识.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名风温”(9,“太阳 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臼虎加人参汤主之”①。

尔后;晋代王叔和.唐代 孙思邈、宋代庞安时、朱肱、郭雍等伤寒学派医家及晋代葛洪、隋代巢元方等诸家先后从不 同侧面对温病作了程度不等的发挥。

如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伏气温病(伏邪潜藏部位 及复感新邪生变)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 寒耳。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 病。

”。

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症。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 温。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 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 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⑧、辟温病散9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引起的。

;他说:“其 年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⑩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 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诸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及症 状特点,提出以上疾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Qp,“病气转相染 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 剂,如葳蕤汤O、犀角地黄汤、屠苏酒@、雄黄散O、粉身散⑩等。

另外,还收载了诸名医论 述温病的内容,如华佗论发斑,谓斑发于胃热,“胃烂斑出”,“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 斑出”①。

同时,孙氏对五脏温毒、温症也有所认识。

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 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在孙思邈论五脏温毒的基础 上,详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季节不同则证 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

朱肱的《南阳活人书》注重伤寒与温 病的辨别,对多种温病,如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湿温,温毒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治疗上虽未冲破《伤寒论}的藩篱,但并不墨守伤寒成方,而能灵活化裁,变 动不拘。

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强调温病不限于伏气温病一种,其云:“冬伤于寒,至春 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18以上诸家虽各有发 挥,但多为零散的认识与经验,仍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隶属于广义伤寒病。

金元以降,对温热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刘完素据《素问·热论》“伤于寒 也,则为病热”,而大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之说,并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病 机学说及辛凉甘寒解表的治疗原则,同时还创制了防风通圣散、双解散⑩、三一承气汤④等 寒凉发表攻里的治疗方法,标志着外感温热病的理法方药诸方面开始自成体系,温热学说初 具规模。

继之,马宗素、葛雍、镏洪、常德等门人和私淑者大张其说,指出温热病不单为伏 邪自发,尚有外邪引发及新感发病的可能,若葛雍云:“冬伏寒邪于肌肤骨肉之间,至于春 变为温病,夏变为热病,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寒。

冬冒其寒而内生怫热,热微而不即病 者,以至将来阳热变动,或又感之而成热病,非谓伏其寒气而反变寒为热。

”“有一时冒寒而 便为热者,或感四时不正乖戾之气成之。

”@强调温热病循三阳三阴之序传变,三阳为表,三 阴为里。

若马宗素言,“守真曰:人之伤寒,则为热病,古今一同,通谓之伤寒病。

前三日 巨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在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 下之则愈”@。

明确温热病表里两大证的症状特点。

若葛雍云:“身热为热在表,引饮烦渴或 小便黄赤为热在里。

”“浑身疼痛拘急,表热恶寒而脉浮者,皆为热在表也;引饮谵妄腹满实 痛,发热而脉沉者,皆为热在里也。

”@主张温热病的治疗宜采用汗下之法,若镏洪曰:“前 三日在表法当汗,后三日在里法当下。

”@表证多选用双解散、天水散①,里证多选用大柴胡 汤合黄连解毒汤或三一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加黄连解毒汤。

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 半以和解也;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调之。

至于热厥、阳厥证,又当以凉膈散或黄 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养阴退阳、宣散蓄热。

总之,从病因、发病到病机传变,从临床表现到 治疗方法,无不阐扬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使之风靡一时,出现了金元时期“热病用河间”@ 的局面。

其后,元代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进一步强调伤寒温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④? 温病“非卒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

明代汪机在《石山医案》里提出新感温病 的概念,云:“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

如冬之伤寒、秋之 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

”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指出温疫邪气 侵犯人体“必从口鼻”@而人。

而张凤逵则在《伤暑全书》里明确暑邪“从口鼻入者,直中 心包络经,先烦闷,后身热”(z),并论述了常见暑病的证治。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明代末年 以前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认识虽尚不完善,但已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为此后温热学说的深 化及温病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伤寒学派、河间学派的贡献尤为突出。

因此, 从这个角度说,温病学派是由伤寒学派派生出来的,而河间学派则是温病学派的先导。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