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说肇始于《内经》,《金匮要略》亦有所论述。
至华元化著《中藏经}时,方综
合整理成为“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十一篇,使其初见系统。
以后孙思邈
著《备急千金要方》,更类列脏腑虚实寒热病证,凡数十篇。
后来钱乙著《/i、儿药证直诀》,
亦以寒热虚实分析五脏病证。
皆有所发展。
三者相较,元化失之略,思邈失之泛,钱乙重点
在小儿,且详于五脏,略于六腑。
张元素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实践,自成
脏腑辨证学说,较之前人所辑,有所提高,使其更趋系统完善,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其具体
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现以肝脏为例,分述如下:
首先提出肝脏的正常生理:他说:“肝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也
物之始生也。
其气软而弱,??其脉弦长日平。
”1将肝脏的功能 性质
都概括地反映出来,此内容来自《中藏经》。
其经王于春,乃万
特征,正常脉象等
其次列述肝脉六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他说:“脉急甚,主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
缓
甚,则呕逆;微缓,水痹。
大甚,内痈、吐血;缓大,筋痹。
小甚,多饮;微小,痹。
滑
甚,癫疝;微滑,遗尿。
涩甚,流饮;微涩,疢挛。
”1急、缓、大,小、滑、涩六脉,是谓
纲脉。
急、大、滑属阳脉,缓、小、涩属阴脉。
阳脉多主实证、热证,阴脉多主虚证、寒
证。
以此六脉之甚、微,来辨别脏腑病症的寒热虚实,本出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张元
素以此为依据,但与《灵枢》并不完全相同,这其中便有他自己的体会了。
又其次叙述肝脏的虚、实、寒、热及是动、所生诸病。
他说: “肝中寒,则两臂不举,
舌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
肝中热,则喘满多嗔, 目
痛,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梦中惊悸,眼赤,视物不明,其脉左关阳实者是也。
月于虚冷,
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
弱者是也。
”1“是动,则病腰痛,甚则不可俯仰,丈夫癫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
脱色。
主肝所生病者,胸中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病。
”①以上诸种病变,有本之于《灵
枢》者,有本之于《金匮》者,还有本之于《中藏经》者,但脉症并举的地方,则属于张氏
自己的见解。
又其次论述肝病的演变和预后。
他说:“肝病旦慧、晚甚、夜静。
肝病头痛目眩,胁满
囊缩,小便不通,十日死。
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而急;反短涩者,乃金克木
也,死不治。
”山此亦取之于《中藏经》。
最后阐述肝病的治法。
他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川芎。
补以细辛之辛,泻以白芍药之酸。
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
经曰:虚则补其
母,水能生木,水乃肝之母也,若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证,惟不足,钱氏地
黄丸补之。
实则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
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之。
”①上述苦欲补泻的治则,取法于《素问·藏气法时论》,处方源自于钱乙,而药物则是
张氏的临床经验。
其他各个脏腑,亦大略如此。
以上不难看出,张氏的脏腑辨证说集前人之大成,体系不简不繁,既有理论,又有经
验,切合临床应用,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即使在今
天也不失其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