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病求本 《内经》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薛己遵循《内经》的思想,亦十分重视
这一点。
他治病求本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他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求
疾病之本,故在《明医杂著》注中,他说:“凡医生治病,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强
调辨证求本、治病求本的重要性。
他还说:“洁古张先生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微正,君
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人焉。
,徐用诚先生云: ‘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肾者心之
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必求于肝,清其源也。
’五脏受病必传其所
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
”薛氏在这里借用张元素、
徐用诚之语,表明在临床上,要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看待,五脏之中,任何一脏的病变,除
与本身有关,还存在着他脏对其的影响,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子母相生的多种关系,
再加上邪气与正气的交争,更应加以辨析,并举心病为例,提出了肝之疏泄对心气的通达旺
盛十分有关,而肾之受邪由于心肾的所胜关系,亦容易影响及心,以说明辨证要求疾病产生
的本源。
薛氏于腹痛病之辨证,见其面色黄中常青,左关脉弦长,右关脉弦紧。
黄为土色,
腹痛多属脾,然其面色青,青为肝色,弦为肝脉,故辨证属肝郁脾虚之证,用益气汤加半夏、木香而治愈,充分体现其辨证求本的思想。
其二、其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内经》一书 ;
中,提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金元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一书,强调脾胃内伤,百
病由生,薛氏在前人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挥,他说:《内经》千言万语,旨在说
明人有胃气则生,以及四时皆以胃气为本。
”①他又进一步说明: “人以脾胃为本,纳五谷精
液,其精者人营,浊者人胃,阴阳得此是谓橐龠,故阳则发于四肢,阴则行于五脏;土旺四
时,善载乎万物,人得土以养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
”盖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水谷之消
磨运化全赖于此,精微气血之化生全在于此,五脏六腑之营养全依赖脾胃之气的强盛,所谓
“中土以灌四傍”。
以人身之正气而言,虽根于先天之肾命,然不断充养全在脾胃,而正气之
盛衰于人体抗卫外邪,祛除疾病,维护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气充盛,才能祛邪于外,
维持人身之健康。
以此言之,治病之根本即在于恢复正气,补养脾胃就成为治病之根本,所
以薛己提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
2.滋其化源 薛氏滋其化源,是指疾病的治疗要滋养人身气血精液化生之源。
薛氏认
为人体后天生化之源,当属脾胃元气,土为万物之母,故自然界非土不能长养万物,人体脾
胃五行属土,中土以灌四傍,只有脾胃昌盛,人身之脏腑四肢百骸才能得到滋养,所以薛己
说:“当补脾土,滋化源,使金水自能相生。
”2由于脾气充盛,肺金自然健旺,化源充足则
阴精亦自充足,肺肾两脏健壮,既可养肝,又可降心火,四脏自平。
故黄履素在解释薛氏滋 ·
化源之论时说;“化源者何?盖补脾土以滋肺金,使金能生水,水足木自平而心火自降。
”③
正因如此,故薛氏用此法可治因脾胃亏损之咳嗽,即后世的“培土生金”之意。
薛氏滋化源
之治法,意在通过补脾胃以达到补四脏之目的,所以他说:“症属形气病气俱不足,脾胃虚
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耳,法当滋化源。
”4
虽然,薛氏滋化源之论重在实脾胃,但他对滋化源的具体治疗方法并不局限于脾胃。
他
根据肾、命门与脾胃的关系;认为在直接治理脾胃之外,还当求之于肾命,故常用六味丸、
八味丸加减出入。
他在《明医杂著注·续医论》中云:“所以致病者,皆由气血方长而劳心亏
损,或精血未满而纵情恣欲,根本不固,火不归经,致见症难各,虽常补其阴以制其火,然
而二尺各有阴阳水火,互相生化,当于二脏中各分阴阳虚实,求其所属而平之。
若左尺脉虚
弱而细数者,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俞门之相火
不足也,用八味。
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此皆资其化源也。
”这段文字,
从肾、命是人身阴精阳气之本立论,两手之脉,左尺属肾,右尺属命门,虚损之病,见左右
尺脉不足者,当从肾、命人手,资其化源。
总之,薛氏滋其化源,注重先后二天,运用五行生克之理,确立治则治法,亦充分体现
其治病求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