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重视经络,

杨氏结合针灸学的临床应用特点,在诊治疾病时既重视辨证论治,更十分重视经络。

辨 证论治是中医的诊治特点,历代医家自张仲景提出辨证论治思想后,无不作为治病的指导思 想。

杨氏也十分重视。

他曾说:“阴阳和,五气顺,营卫固,脉络绥,而凡腠理血脉,四肢 百骸,一气流行,而无壅滞痿痹之患矣。

”即阴阳协调,气血冲和,经络调畅是人身健康的 基本条件,而人身患病之后,就应当运用中医诊治辨证的方法,“探脉络,索营卫,诊表里,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或维其真元”①。

分清疾病的寒 热表里虚实,采用恰当的治法,祛邪扶正,以使人体恢复健康。

但是杨氏在辨证论治的基础 上,认为一定要与经络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针灸的作用,他说: “人身之气有阴阳, 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

”②人身气血阴阳 的调整,经络的运行十分重要,故尔,在针灸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经络。

《针灸大成》始 终贯彻着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的思想,尤其该书中“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一篇体现最突出,这 篇文章体现了杨氏针刺手法的精华,设有36问,无不涉及经络,基本体现了杨氏重视经络 的学术思想。

其特点如下; 1.重视经络,用于辨证 杨氏说:“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形,表里相 应。

”(2)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中,采用了察外以知内的方法,用切脉、察舌等以诊断疾病成为 中医的独特诊法。

杨氏更提出要依据经络理论,根据经络的循行,察其外以帮助诊断疾病, 他说:“先诊人迎寸口,以知阴阳有余不足,以审上下经络,循其部分之寒热,切其九候之 变易,按其经络之所动,视其血脉之色状,无过则同,有过则异。

”杨氏强调除了切脉之外, 还应循其经络,按其所动,视其脉色,查其异同,实开后世经络诊法之先河。

2.应用经络以施补泻 杨氏十分重视辨证疾病的虚实,在针灸时以确定补泻之法。

然 而如何确定病证虚实,以施补泻之法,他认为有三个指征:一是以脉之虚实变化决定补泻之 法,以脉象缓属虚者当用补法浅纳疾发针,脉象急属实者当深刺而久留之等等;二是根据病 性之寒热以施补泻;三是根据身形、疾病及针下得气的情况以确定虚实补泻。

他说:“假令形有肥瘦,身有痛、有麻痒,病作有盛有衰,穴下有牢有濡,皆虚实之诊也。

”通过针下刺 经络中某一穴的感觉,以决定补泻手法,这是经验之谈,至今仍有一定意义。

3.依据经络,辨证取穴 辨证论治,是依据辨证,根据药物的归经、性味以选药处方。

针刺时,每一个穴位都有其经络所属,内连脏腑,有似于每一个药物,依据辨证脏腑定位, 选用有关的俞穴,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法则。

杨氏十分重视这一法则,而且选穴简单,疗效亦 佳。

其于《针灸大成。

卷九》列有治疗各种杂病的选穴配方,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杨 氏总结论:“灸穴须按经取穴,其气易连而病易除。

”(2)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