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中选穴配伍成针灸处方,内容十分丰富,杨氏除了广泛应用《内经》循经
取穴、五腧穴等配穴方法之外,还在前人配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一些选穴配方的方
法,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
1.对应配穴法 所谓对应,即以“不病者为主,病者为应”。
根据疾病部位,选用了不
病的与疾病部位相应的腧穴,配方应用。
如·其在(胜玉歌》中提到的“髀疼要针肩井穴”,
“臂疼背痛针三里”的方法,即属此类。
髀痛病在下肢,穴取肩井,以上下对应;臂疼背痛,
病在上,取三里穴,以下应上。
这种上下对应的配穴方法,颇有创见。
2.手足同名经相配 人身十二经脉,依三阴三阳,手足各有一经,杨氏取手与足同名
的经络所在俞穴相配以治疗某些疾病,如治疗眼赤暴痛取手阳明合谷穴配足阳明的足三里
穴,以泻阳明之火热;胁痛则取手少阳中渚穴与足少阳阳陵泉相配,以通少阳之经气等等。
;3.十二井穴交经取穴 杨氏对井穴的应用独有经验,其在{针灸大成·卷五》中有十二
经井穴图,对每一井穴详细叙述所治的多种病证,扩大了《素问·缪刺篇》的井穴适应证,
并对其针刺之法提出了“六阴之数”的针法。
4.扩大了透穴的方法 透穴针法是指一针二穴,首见于《玉龙歌》,载: “偏正头风痛
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④即针刺丝竹空,沿皮刺向率
谷以治头风。
杨氏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14种透穴,充实了透穴法的应用,即(1)印堂透
左右攒谷以治小儿慢惊;(2)风池透风府治偏正头风有痰者;(3)合谷透劳宫治偏正头风无
痰者;(4)地仓透颊车治口眼喁斜:(5)颊车透地仓治口眼喁斜;(6)头维透额角治头痛眼
昏;(7)鱼尾透鱼腰治两眼红肿;(8)膝关透膝眼治膝关节肿痛;(9)阳陵泉透阴陵泉治鹤
膝风;(10)昆仑透太溪治躁关节肿痛;(11)间使透支沟治寒热;(12)液门透阳池治手臂
红肿;(13)列缺透太渊治咳嗽;(14)复溜透太溪治伤寒无汗。
这14法,至今仍为临床透
穴所常用。
5.十二经主客原络配穴 主指主经,客指与主经相表里之经,如足厥阴肝经为主经,
肝胆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为客经。
原络配穴即指主经的原穴为主穴,配以客经的络穴。
仍以
肝胆二经为例,若肝经为主,则取其原穴太冲,配以胆经之络穴光明,以治疗相适应的病
证。
杨氏于《针灸大成)一书中专列“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一篇,并附图1:幅,以说明
其配穴方法和各自主治之症,是杨氏建立的一种特殊穴位配伍方法。
.6.注重经验穴与经外奇穴 杨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非常重视治疗某些病证的
特效穴位,并注意发现经外奇穴。
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专列“穴有奇正策”一篇,论述正
穴与奇穴,他说:“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唯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
”他在该篇提及:“夫有针灸,则必有会数法之全,有数法则必有所定之穴,而奇穴者,则又
旁通于正穴之外,以随时疗症者也。
”在《针灸大成》中还专列“经外奇穴”一篇,列有杨
氏发现的经外奇穴35个,很多穴位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此外,杨氏还认真总结某些穴
位的特效作用,如印堂以治急慢惊风,足三里以强壮全身,肘尖治瘰疬,等等,均有实际意
义。
杨氏正因为对配穴理论很有研究,因此其临症选穴少而精,往往取少数穴位,却取得很
好疗效,正如他说:“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
足以成功。
”(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