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三、讲究针刺手法·

杨氏十分注重针刺手法,在大量临床的基础上,创立了很多新方法,总结了针刺手法中 的很多问题。

1.杨氏十二字分次第手法 针刺自《内经》以降,历代均对手法有总结,但名称神秘, 论述复杂,不便于学者掌握。

杨氏在自己多年针刺的基础上,总结手法中的体会,结合《内 经》《难经》及高武等的有关补泻手法论述,提出了针刺十二字诀,即爪切、指持、口温、 进针,指循、爪摄、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拔针,并编歌诀以便于后学记忆。

歌 诀曰:“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 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

”简洁而又便于记忆。

对每一种手法,杨氏在《针灸大成,三衢 (音渠)杨氏补泻》一篇中,对每一种手法均作详细介绍,便于后人掌握。

· 2.下手八法 杨氏的十二字分次第手法,指的是针刺全过程中的主要手法,对于具体 手法,又总结八个字,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这种高度概括,确是经验之 淡。

揣:指“揣而循之”。

揣,度量之意。

以手揣摸、度量以寻找穴位,确定穴位。

同时在 用手揣摸过程中,又有利于穴位针刺时易于得气。

· 爪:指“爪而下之”。

即用左手重切腧穴,右手轻而徐人,由于重切腧穴,可使进针不 痛,这是下针的正确方法。

搓:指“搓而转之”。

用手搓线的方法来搓针,但搓转不可太紧,杨氏认为转动时左补 右泻,即以大指与次指相合,大指向上,进为向左,大指向下,退为向右,即针灸中所谓迎 随之法。

弹:指“弹而努之”。

即先用手指弹针柄,待得气后,却退针一豆许,再先浅而后深, 自外推内,针刺之补法。

摇:指“摇而伸之”。

即先摇动针柄,待得气后,却退针一豆许,乃先深而后浅。

自内 引外,针刺之泻法。

扪:指“扪而闭之”。

即出针之时,以手指按闭其穴,无令气泄。

杨氏称此为真补之法。

循:指“循而通之”。

即以手指在穴位四傍循按,而出针时不用手指闭按其穴。

杨氏称 此法为真泻之法。

捻:指用手指捻转针,大指向外捻可治上部疾患,大指向内捻可治下部疾患。

向外捻者 在出针时可令邪气至针下而外出;向内捻者在出针时可令气行至病所。

以上八种针刺基本操作手法,包括了选穴、进针、导气、出针及补泻诸方面。

3.补泻手法 杨氏于临床十分重视阴阳寒热虚实辨证,而对于虚实之证,补泻之法就 十分重要。

故杨氏对补泻的针刺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补泻手法应从呼吸、针刺深浅、 经脉顺逆、提插捻转、出针手法等方面人手。

同时杨氏还提出了补泻有大小之不同,其中对 针刺有大小的阐发,尤有重要意义,并弥补了历代针灸医师认识之不足。

他曾说:“有平补 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

”“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 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

”③这里提出的 “天地部内”,天即肌表,地即深入至里,指针刺提插应动作大,进行大幅度提插,杨氏这两 段话强调补泻之法有两种,即平补平泻与大补大泻,大补大泻的手法要重,刺激要强;平补 平泻的手法略轻,幅度适中,刺激量小。

这一认识至今仍指导临床,很有实际意义。

4.针刺务求得气 针刺后重要的是要让病人有酸麻胀等感觉,历代医家都十分注重病 人的针感,即所谓得气。

杨氏亦十分重视,故他说: “用针之法,候气为先。

”③行针应“以。

得气为度”3。

杨氏对得气问题进行研究,发展了候气、取气、得气和具体手法,把得气理 论与针刺补泻手法紧密结合进行阐发。

所谓候气,是指针刺时等候得气,杨氏提出:“用针 之法,候气为先。

”3把候气放在首要地位,并描述候气之法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 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①,或“气之来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而引之,候 气至穴,方行补泻”6。

导气,指引导气至病所,·杨氏的下手八法中的搓、弹、循、捻等法 都是为了增强针感,使之到达病听,经过经络传导发挥作用。

至于“得气”,是针刺的最关 键问题,候气的目的是为了得气,而导气又是以得气为基础的,杨氏在《针灸大成》一书 中,十分强调“针下沉紧”、“待针沉紧”、“针下沉涩”等,即是得气的表现,故杨氏施补泻 针法,均要在“待气至”以后方可实施,充分表明杨氏针刺时十分重视得气。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