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四、温疫的传变与治法

吴氏认为温疫的传变,多从半表半里的募原开始,但是由于感邪有轻重、伏匿有浅深、 体质有强弱、气血有虚实,因此其传变方式颇不一致;吴氏将其归纳为“九传”。

所谓“九 传”,可归纳为四大类: 1.向表传变 包括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两种。

但表不里,是指温疫发病时,只见头痛、 身痛、发热恶寒诸象,此时邪可从外解,或发汗或发斑,使邪气外出,可用达原饮、白虎 汤、举斑汤(赤芍.当归、升麻、白芷、柴胡、穿山甲)之类;表而再表,即是指温疫有表 证之后,由于募原仍有隐伏之邪,过二三日或四五日后,又依然出现表证,仍可依前法治 疗。

2.向里传变 包括但里不表、里而再里两种。

但里不表,是指温疫发病后,无头痛身 痛、发斑汗出等,反而见胸膈痞闷、欲吐不吐,或吐而不快,可用瓜蒂散之类;或见心腹胀 满、不呕不吐,或大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宜用承气汤以去其邪。

里而再里,指 温疫里证消除后二三日或四五日,又见有里证.此时仍依前法治之。

吴氏认为这是膜原之邪 未尽之故,甚至可出现三次里证者。

3.表里分传 指邪气同时向表向里传变,包括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 或里胜于表三种。

表里分传,即同时见有表证与里证,即邪气半人于里,半出于表,故表里 俱病。

由于是内外壅闭,不可以用汗法强求发汗,宜用承气汤之类先通其里 里气一通,不 等发散,多自能外解,或斑或汗,使诸症悉去。

表里分传再分传,是指温疫表里分传而表里 俱病,药后病解而复发者,治如前法。

表胜于里或里胜于表,即指病虽表里分传,但传表与 传里有所侧重,就形成了表胜于里或里胜于表。

表胜于里,即指表证多而里证少,当治其 表,兼治其里;里胜于表,即里证多而表证少,但治其里,·不必治表,表证自愈。

4.表里先后传变 指邪气从募原向表里传变有先后之不同。

包括先表后里、先里后表 两种。

先表后里,即疫邪从募原先传表后传里,始则但有表证,但依表证治法;表证后又继 见里证,依里证治法治之。

先里后表,即疫邪从募原先传里后传表,初起发热后,即见里 证,攻下里邪后,诸证消退;但过二三日又见发热,反加头痛身痛脉浮等,宜用白虎汤之类 汗之。

. 以上的“九传”内容,概括而言,吴氏总结说:“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渭一 病而有九传也。

”④“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

,,⑦不难看出,吴氏对“九· 传”的认识,是从临床实际总结出来的,其有规律可循,即是表里传变。

吴氏对“九传”各立治法。

但是吴氏认为疫邪侵人人体,居于人体之募原,而半表半里 的募原温疫之邪又非发表、攻里法的适应证,可谓汗之不得,下之不可。

吴氏经过认真钻研 提出了“但使邪毒速离募原,便是治法”的总治疗方针。

为何要如此呢?这是因为募原之邪 是“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只能使邪气尽快离开募原,或出表,或人里,才能通过使 用汗法或下法的药物逐邪于体外。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吴又可创立了“达原饮”这张名方, 以期达到使邪气尽快从募原溃散,以利于表里分消的目的。

该方中用槟榔能消能磨,为通利 气机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岭南瘴气;厚朴亦属通利气机之晶,可以破戾气之所结;草 果辛烈气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盘居,三味药物相合协力,以使气机疏利,直达巢穴,促使 邪气溃散,速离募原,故起名为“达原饮”。

方中又用知母的滋阴,盖温疫之邪性属温热, 易伤津伤阴。

此外,热伤营血,故加芍药以和营养血,再加黄芩以清燥热之余。

药虽七味, 却能调畅气机,透达募原,故为治疗温疫之主方。

由于温疫之邪伏于募原后,既可出表,又可人里,常见表里之症状,故吴氏又创立了 “三消饮”,以治疗温疫之邪出表人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兼见者。

三消饮即达原饮加 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而成。

由于邪出于表,则可见三阳经证,见太阳经之 腰背强痛,故加羌活;见阳明经之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故加葛根;见少 阳经之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故加柴胡;若见有里证,故加大黄以泻里热。

此方既透达募 原之邪,又外散表邪,还可内泻在里之热,所谓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故起名“三消饮”。

吴氏称其为“治疫之全剂”。

达原饮、三消饮为温疫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结语] 吴有性在临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温疫病独有阐发,创立了温疫学说,成为温病学派 的奠基人之一。

在温疫病的病因认识上,提出了疫疠之气为温疫病的外在病因,并提出邪气 从口鼻而人,伏于膜原,表里分传的病机,并全面地把温病与伤寒进行了鉴别,提出了自己 的一套辨证论治温疫病的方法与规律,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治温疫名方。

可以说,吴氏 的见解,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到处方用药,均独树一帜,与伤寒不同,因此开拓了温 病学说的新领域。

自此以及,明清一批医家对此不断充实、发展、完善,使温疫病的研究不 断深入,继而对温病学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因此,对吴氏的学术贡献,我们应当充分肯 定。

[复习思考题] 1.吴有性对温疫发病病因的认识。

2.吴有性对温病病机及传变的认识。

3.吴有性从哪几方面鉴别温疫与伤寒?其要点如何? 4.吴有性对温疫病的治疗原则是哪些? [注] ①{温疫论·原病) ②(温疫论·杂气论》 ③(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④(温疫论·行邪伏邪之别》 ⑤{温疫论·辨明伤寒时疫》 ⑥{温疫论,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⑦{温疫论·原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