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中风论治

王氏对中风的认识是从半身不遂开始的。

他认为“半身不遂一证,古之著书者,虽有四 百余家,以半身不遂立论者,仅只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 得无错?吨,王氏自述其自临证以来,辨治此证,始遵《灵枢》《素问》、张仲景,后遵河间、 东垣\朱丹溪,然治之无——奏功。

而后潜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1,历经 40年而有所得,对中风的病机及辨治有了全新的认识。

1.总论中风本源 王氏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在于亏损元气。

他指出:“人行坐 动转,全仗元气。

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o”可见,王氏所 谓元气,是指人的生命动力而言。

正常情况下,元气充沛,充满于周身经络之中,运行不 息,身体健康,活力盎然。

当元气有所亏虚,经络不能充满,则必然出现空隙,这时流动不 息的元气将向空隙之处归并。

当元气亏损已甚,全身只剩五成元气时,这五成元气有可能完 全归并于身体的一侧,以至于另一侧处于完全无气的状态。

这时,无气的一侧就会出现不能 随意运动,即发生中风半身不遂。

人们常常认为因发生跌仆而得半身不遂,王氏则明确指 出:“殊不知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实因气亏得半身不遂,以至跌仆。

”“半身无气,所以跌 仆。

”⑩可见,王氏是以元气亏虚作为中风半身不遂本源的。

2.辨析中风诸证 中风之病证表现不·一,王氏均用元气亏虚来概括其病机。

中风之最 常见的症状是半身不遂,其病机属元气亏虚之理—如上述\》另“一主要症状口眼歪斜,其病机 也是半边无气,如半边脸无气则半边鼦缩小;一侧眼无气则眼不能睁圆;口之半边尤气则口 不能张开,全属气虚而向——边归并所致。

气虚不能摄津则口角流涎:气虚无力催恭下行则大 便干燥;气虚不能提固则小便频数;舌之半边无气。

则舌不能全动,以至说话不真,语言謇 涩。

总之,中风诸证的病机统归于元气虚衰,这一认识为临床治疗中风诸证提供了全新的理 论指导。

王氏对于中风诸证的辨析中,还有两点值得称道。

其一,王氏观察到有些壮实之人突然 发生口眼歪斜,而不伴见半身不遂。

此属感受风邪,“经络为风邪所阻滞,气必不上达。

气 不上达于头面,亦能病口眼歪斜:用通经络散风之剂,一药可愈c又非治半身不遂方所能治也”11。

这说明王氏已认识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中枢性麻痹是完全不同的。

其二,·王氏还 观察到了头面神经走向的左右交叉现象。

他说:“尝治此证(指口眼歪斜),凡病左半身不遂 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左。

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

何 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余亦不敢为 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

”四王氏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有如此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推 论,确实难能可贵。

· 3。

记述中风先兆 王氏在治疗中风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中风发作之前多有形证可察, 可称之为中风先兆。

王氏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述,兹归纳如下: (1)头面五官的异常形证:或偶尔一阵头晕,或头无故一阵发沉,或头项无故一阵发 直;或耳内无故一阵风响,或耳内无故一阵蝉鸣;或无故一阵眼睛发直,或下眼皮长跳动, 或有一只眼渐小,或眼前常见旋风;或常向鼻中攒冷气;或上嘴唇一阵跳动,或上下嘴唇相 凑发紧或睡卧口流涎沫;或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或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伦次。

(2)肢体肌肉的异常形证:一手或两手常颤,或手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或手 大指无故自动,或胳膊无故发麻,或腿无故发麻,或肌肉无故跳动,又有手指甲缝或脚指甲 缝一阵阵出冷气,或脚孤拐一阵发软、向外扑倒;又有腿或脚指无故抽筋,或行走两腿如拌 蒜() , (3)心胸及其他异常形证:有心口一阵·气堵,或心口——阵发空而气不接,或心口一阵发 忙,或无故一阵气喘,或睡卧自觉身体发沉12。

上述诸多形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皆是元气渐亏之症,为中风之先兆。

4。

中风之治疗 王氏辨析中风之发生,乃身中之元气亏损五成所致。

元气亏虚,推动 无力,其血必瘀,可知中风之病机实乃气虚血瘀。

故王氏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为中 风证治疗大法。

创制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诸证,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 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本方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为君,使以当归尾、川 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渚般活血化瘀之品,佐以地龙通行经络。

本方之妙在于重用黄芪四 两至八两,使亏损之五成元气得以恢复,此即补阳还五之本义。

元气足则血行畅,瘀滞行而 经络通,何患中风诸证之不除? 临床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诸证,需知随证变通之法。

根据王氏的经验,初患半身不 遂,须于方中加防风一钱,服至四五剂而后去之。

如患者对重用黄芪心存疑虑,可先用一二 两,后逐渐增加至四两,待略见效果,即令其日服二剂,则合之每日黄芪用量可足八两。

这 样每日二剂服至五六天,仍改为每日一剂。

若病已延至三四个月之久,且已多服寒凉药者, 须于方中加附子四五钱;如服散风药过多,可加党参四五钱。

若未经误治,则不必加。

服本 方愈后,药不可断,可每隔三五日服一剂,或七八日服至剂,以巩固疗效。

王氏还诚恳地说 明,此方对于那些病程久延、关节已显著变形的患者仍然无济于事,但常常服此方,可确保 病情不致加重c王氏治病论方,决不夸大其词。

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于此可见一斑。

(结语》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医学家。

他不迷信古人、经典,崇尚实践,立足创新。

勇于实践,锲 而不舍,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

他重视脏腑解剖,并通过实地寻视脏腑形状,纠正了古代 脏腑图说的一些错误。

王氏的最大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活血化瘀这一治疗方法,由此可奠定他在活血化瘀研究领域一代宗师的学术地位。

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血化瘀法治 疗多种疑难杂病和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宝贵财富,为 后世活血化瘀法的广泛运用和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复习思考题1 1.试述王清任对血瘀证的分部治疗方法。

2.试论王清任益气活血法的组方特点。

3.试述王清任对中风本源的认识。

[注] ①《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叙》 2《医林改错·脏腑记叙》 ③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王清任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④《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 · ⑤《医林改错·黄芪赤风汤》 ①《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 ?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听治症目》 8:医林改错·论痘非胎毒》 9《医林改错,瘟毒吐泻转筋说》 10《医林改错·半身不遂本源》 ①之医林改错·口跟歪斜辨》 12《医林改错·记未病以前之形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