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对温病的研究;—;·本《内经》、张仲景。
他认为{内经》中论述温热暑疫诸病甚详,
并确立了以寒凉治温热的基本原则。
如《素问·刺热论》:“治诸热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
必寒衣之,居之寒处,身寒而止。
”王氏指出:“今人不读{内经》,虽温热暑疫诸病,一概
主同伤寒,禁其凉饮,厚其衣被,闭其户牖,因而致殆者,我见实多。
”①至于张仲景对温病
的论述,王氏认为“法虽未尽,名已备矣”O。
故王氏在其《温热经纬》一书中将《内经》、
张仲景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列于前,将后世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诸家之说置于
后,表明了温病学发展的源流关系。
其对温病学术发展的贡献,则突出表现在辨析伏气温病
和六气属性这两方面。
1.辨析伏气温病
温病的分类,就其发病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种。
在王氏以前诸
家论述温病多侧重于新感温病,如叶天士的《》》感温热篇》,确立了温病卫气营血的辨治体
系,也是针对一般的新感温病而言的。
王氏依据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伏气温病的辨治作了
明确的辨析。
他指出:“伏气温病,由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
舌润而无苔垢,但察其脉软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可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
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其伏气可也。
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有肢冷脉
伏之假象,亟以大清阴分伏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
此伏邪与新感先后不同处。
”①王氏
此沦清楚地辨析了伏气温病的初起发病特征、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
义。
2.辨析六气属性
外感病邪自外来,来自天之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
辨治外感病必须明了六
气的属性。
王氏十分重视对六气的研究,对六气属性进行了深刻的辨析。
他根据《素问·天
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的论述,辨析六气的阴阳属性。
他认
为就六气的属性本质而言,暑统风火皆属阳,寒统燥湿而均属阴;若沦其变化,则”阳中惟
风无定体,有寒风,有热风;阴中则燥、湿二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
纯阳无阴。
”③此论既从本质上辨析了六气的阴阳属性,又指出了风、燥、湿三气的变化特
点,符合临床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气之中,世人对于暑的认识较为混乱,王氏针对这些错误认识一一进行驳正。
对于
“阳邪为热,阴邪为暑”之说,王氏援引《素问·五运行大论》“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
为暑”之论,指出暑即是热,并非二气,“惟暑独盛于夏令,火则四时皆有”①。
说明暑气具
有季节性。
针对“暑必兼湿”及“湿与热相合始为暑”之说,王氏指出:“暑与湿原是二气,
虽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也。
·譬如暑与风亦多兼感,岂可谓暑中必有风耶!若谓热与湿合始名为暑,然则,寒与风合又将何称?”3又说: “暑令湿盛,必多兼感,犹之寒邪挟食,
湿证兼风,俱是二证相兼,非谓暑中必有湿也。
故论暑者,须知为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
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
”4说明暑多挟湿而非必挟湿。
对于前人将暑病分为阴暑和阳暑之沦,指出其立名上的错误,他说:“若知暑为热气,则不
可以冠以阴字。
其实彼所谓阴者,即夏月之伤于寒湿耳。
设云暑有阴阳,则寒亦有阴阳矣。
不知寒者水之气,热者火之气也,水火定位,寒热有一定之阴阳。
寒邪传变,虽能化热而感
于人也,从无阳寒之说。
人身虽有阴火,而六气中不闻有寒火之名。
”②阴暑阳暑之说,大倡
于张介宾,张氏云: “阴暑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
” “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
“暑月受寒,故名阴暑。
”二人对于该病起因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张氏将夏月伤于寒湿之证
命名为“阴暑”,其立名不够严谨。
王氏强调了暑气和寒气的阴阳定位,暑为纯阳,寒为纯
阴,均不可再分阴阳。
王氏的立论严谨,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