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本大纲在规定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
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
了考试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
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
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掌握:对名词、概念、定义、基本点能记熟,对其具体内容能全面、正确地叙述,是高
层次的要求。
熟悉:对名词、概念、定义、基本点能熟记,对具体内容能大致表述,是一般性要求。
了解:对名词、概念、定义,基本点能大体表述,对具体内容不作具体要求,是低层次
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
全国自学考试教材《中医各家学说》,鲁兆麟、石学文、彭建中编著。
推荐参考教材,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各家学说》,鲁兆麟、陈大舜主编,北京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6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
中医很多学科的内容,知识范围较广泛。
鉴于本门课程介绍内容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主要流 ;
派和历代著名中医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两大部分,而每一位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
验又与中医理论、临床的多个学科有密切联系,因此,复习与运用既往已学的知识是学好本
门课程的基础。
其次,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学派分争,医家辈出,掌握不同学派及其代表
医家,掌握每一位医家的名、字、号及其代表著作,又是学好本门课程所必需的。
2.中医学理论的理性思维十分重要,学习每一学派、每一医家的学术特长、学术思想 ,
时,要深入阅读教材,包括教材中的举例,以便对其全面理解,了解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有
·利于更好地掌握有关内容。
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孤立地抓重点,切忌孤立地死
记硬背,那样往往不易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学习。
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是他们在临床过
程中总结出来的,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学应考者应把学习中的历代医家的经验同临床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应用,对比分析,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所掌握的内容,
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与水平。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
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
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把掌握的理论知识、
临床经验同临床联系起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
提高自考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
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
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总之,要把重点
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
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
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记忆占20%、简单掌握占
30%、全面领会占35%、综合应用占15%。
,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每份
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
20%。
必须说明的是,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
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
简答题、论述题。
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