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养生常见的误区 养生不等于治病 对待养生学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误认为养生可以治病。我觉得一定要把治病与养生分开,首先要明确的是养生不能治病,养生可以防病,但是养生不等于治病。 有一次,我应邀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节目,当时现场有一个电话接进来,这位听众朋友说他母亲跟他父亲因为安装空调的事闹了别扭,生气以后就出现了一些症状,首先是手脚有点麻木,而且嘴角也开始抽搐了。他在电话里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吃点什么或者怎么养一养。我说你这个已经远远不是养生的问题了,而是需要赶紧送到医院去治病,去晚了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 那么,养生学到底是什么呢?我用这么几句话来给它下一个定义,也作为一个总结以供大家参考。中国的养生学应该说是集各种防病治病方法于一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与我们自身的修身修德相结合,从某种层面上讲,中国的养生学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人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养生要因人而异 清代有一个中医大家叫徐灵胎,他有一篇文章名字叫《病同人异论》。看到这篇文章的名字就知道它的主旨了,它在强调:疾病是相同的,而人是各异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说:“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何也?”也就是说,天下有同样的一种病,治这个病人则有效,就治好了,而治另一个病人却没效果,没治好,什么原因呢? 这就好比2003年的那场“非典”,有的人传染上了,有的人就没有传染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染上这个病的人,他的体内一定有致病的内因存在,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徐灵胎在文章里这样说:“则以病同而人异也。” 接下来他又讲“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七情”指的是我们都具有的七情六欲,就是情绪致病;“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气候。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七情六欲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很公平的,每个人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注意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得病,有的人没得病。 我个人的理解,中医里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因人而异,就是辨证施治。那么,在养生学中,我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养生也应该因人而养。举个例子,我师弟王彤的一个病人听说鸭肉补虚,就来问他能吃么。可惜得很,我师弟发现他是虚寒体质,可鸭肉是微凉的,于是告诉他不能吃。因此,只有坚持因人而养的原则,才能够找到正确的养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