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治疗疾病,不仅善于使用汗、吐、下三法,而且还善于运用情志疗法。
情志疗法源于《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
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指出情志病变的治疗,可以根
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采取以情胜情的方法。
这一独特的治法,对张从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作了更为详尽的阐发,他说:“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
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胜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
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
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⑦并将这些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极好的疗
效。
如治息城司侯因悲伤过度所致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止,屡经
用药皆无效。
张氏认为“《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当以“喜胜悲”之法治
之。
因此,假借巫者的惯技,杂以狂言以戏谑,逗引病人大笑不止,一二日后病人心下结块
消散。
又如治一妇人因思虑过度而致失眠,时逾两载,无药可疗。
张氏则采用“怒胜思,,之
法,即多取钱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方,以激怒病人。
病人果然勃然大怒而汗出,当夜即安
眠入睡,八九日不醒,从此而“食进脉得其平,咽。
张从正对情志疗法的运用,并不囿于《内经》的以情胜情,而能有所创新;如治一妇人
因大怒所致神志异常,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语不辍,不欲饮食.几近半载,服药无效。
张氏未采用“悲胜怒”之法,而是另辟蹊径,以喜制怒,令人涂脂抹粉,扮作伶人,以戏谑
患者,使之大笑,并在其身旁放置食物,让人夸其味美,诱导患者进食,如此反复多日,果
然收到“怒减食增,不药而瘥”⑦的疗效。
又如治一妇人因惊吓而致恐惧,每闻声呼,即惊
倒不知人,一年有余,服镇心安神药皆无效。
张氏亦未使用"思胜恐”之法,而独出心裁,
出奇制胜,其在病人面前以木击几、以杖击门,频频刺激,入夜则遣人敲打门窗,通宵达
旦,其声不绝,使病人由闻声必惊,徐徐安定,渐渐至习以为常,消除恐惧,并自此虽闻雷
声亦不惊恐。
此即其所谓“习见习闻”的作法,张氏云:·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
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
"51
以上不难看出,张从正的情志疗法师古而不泥古,颇有心得,特别是对“惊者平之,,的
诠释与运用,更为难能可贵,值得推崇。
但需要指出的是,张氏对于情志病变,亦非千篇一
律,概用情志疗法,而是酌情而定,并不摒弃药物疗法及针灸疗法的使用。
[结语]
张从正的攻邪论,是在崇尚温补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对纠正滥施温补的时弊,起到积
极的作用,不仅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后世亦有指导意义。
其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体现
在:深化了中医对邪气致病及攻邪的认识,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内涵,提高了三法的理论,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吐法的经验,弥足珍贵。
当然,无庸置疑,就张氏攻邪论
本身及其学术思想的全貌而言,尚有欠妥之处,如夸大了三法的作用,片面主张“养生当论
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过于强调邪气致病的重要性,而忽略正气在发病中的决定性作用,
因而“长于攻邪,绌于补虚”等等,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扬长避短。
此外,·张氏对情志疗法的运用亦颇具特色,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借鉴与发扬。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张从正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要点。
你对其有何看法?
2.张从正对补法有何认识?你对其评价如何?
3.张从正所谓汗、吐、下三法的含义、适用范畴、使用宜忌各是什么?具体应用中有
哪些特点值得吸取?
4.张从正是如何运用情志疗法的?
[注] ·
①《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②交驰横骛:骛(wh),乱跑。
交驰横骛,即纵横奔驰。
③鲧湮洪水:鲧(音拱), 人名,传说是禹的父亲。
湮(y6n),填塞。
鲧湮洪水,言鲧用
填塞的方法治理洪水。
语出[山海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在此比
喻有邪实而误用补法,于事无补,反而后患无穷。
④《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⑤通经散:陈皮、当归、甘遂。
⑥无比山药丸:山药、肉苁蓉、五味子、菟丝子、杜仲、牛膝、泽泻、熟地、山茱萸、
茯苓、巴戟、赤石脂。
⑦《儒门事亲·卷二·凡在下者皆可下式》
⑧《儒门事亲·卷二·偶有所遇厥疾或瘳记》
⑨渫(泄):淘去泥沙。
此指用药物洗涤,除去秽浊。
⑩《儒门事亲·卷二·凡在表者皆可汗式》
⑩升麻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⑩《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
⑩《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
⑩《儒门事亲·卷一·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
⑩《儒门事亲·卷三·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
⑩《儒门事亲·卷四,风蛀牙疼》
⑩《儒门事亲·卷五·通身浮肿》
⑩《儒门事亲·卷四·解利伤寒》
⑩常山散:常山、甘草。
⑦三圣散:防风、瓜蒂、藜芦。
·
④{儒门事亲·凡在上者皆可吐式》
@独圣散:即一味瓜蒂散。
@茶调散:即独圣散加茶叶末。
@郁金散:郁金、滑石、川芎。
⑦《儒门事亲·卷四·中风》
⑧《儒门事亲·卷四·疟》。
⑤《儒门事亲·卷四·沉积水气》
⑦《儒门事亲,卷四·风痰》。
④《儒门事亲·卷五·头风眩晕》
⑦青金散:芒硝、青黛、乳香、没药。
⑦《儒门事亲·卷十一·治法杂论}
②锭子眼药:黄丹、黄柏、黄连、枯白矾、炉甘石、铜绿、硇砂、川乌、干姜、蝎梢、
信、乳香、没药。
⑦《儒门事亲·卷十五·世传神效名方》
⑧《儒门事亲·卷八·内积形》
⑦《儒门事亲·卷九·杂记九门》
⑩脾约丸:即麻子仁丸。
⑦导水丸:大黄、黄芩、滑石、牵牛子。
⑦禹功散:牵牛子、茴香、木香。
⑩无忧散:黄芪、木通、桑白皮、陈皮、胡椒、白术、木香、牵牛子。
⑩泄水丸:大戟、芫花、甘遂、海带、海藻、郁李仁、续随子、樟柳根。
⑩神功丸:大黄、诃子皮、麻仁、人参。
⑩麻仁丸:郁李仁、麻仁、大黄、槟榔、山药、防风、枳壳、羌活、木香。
⑩《儒门事亲·卷四·大便涩滞》
⑩除湿丹:槟榔、甘遂、威灵仙、没药、乳香、赤芍、泽泻、葶苈、黑牵牛、大戟、陈
皮。
⑩《儒门事亲,卷五·腰胯疼痛》
⑩《儒门事亲·卷四·诸积不化》
@《儒门事亲·卷五·妇人月事沉滞}
⑩神佑丸: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大黄。
⑩《儒门事亲·卷五·杖疮}
⑦《儒门事亲·卷六·黄疽} ·
⑦《儒门事亲·卷三·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⑦《儒门事亲·卷七·内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