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呆强调脾胃内伤的病机主要在于气火失调、升降失常,而二者的关键又在于气
虚,清阳不升,因此,在脾胃内伤病的治疗上,其虽主张施以益气泻火.升清降浊之法,但
尤注重益气、升阳药物的运用,体现出独到的治疗特点。
1.益气泻火 李氏认为,脾胃内伤热中证“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
寒以泻其火则愈矣”①。
此即益气泻火之法,至于其具体运用,则大体可分为三种方法:
(1)益气泻火并重:适用于元气不足,阴火炽盛,二者势均力敌之时。
此时不补脾胃,
元气愈虚,无以制阴火;不泻阴火,元气愈耗,复以伤脾胃,故治疗宜益气泻火并重。
代表
方为李氏创制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以黄芪补气升阳,炙甘草、苍术、人参益气健
脾,柴胡、升麻、羌活升举清阳之气,更用黄芩、黄连、石膏以潜降阴火,“如见肾火旺及
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酒洗讫、火炒制加之”⑨。
全方合而共奏益气升阳、
泻火降火之功效。
该方在《脾胃沦》中,是李氏的第一张处方。
李氏在说明此方时,特别指
出:“后之《lb方者,当从此法。
”(2)足见益气泻火并重,是其治疗脾胃内伤热中证的根本法则
之一,正如他所说:“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
用也。
”⑨
(2)益气升阳为主:若脾胃内伤,气火失调,阴火内盛,始得之时,治疗当以益气升阳
为主,正如李呆所云:“《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
之药损其脾胃。
”O此即所谓甘温除热法。
代表方为李氏自制之补中益气汤。
方中以黄芪益气
升阳,人参、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和血通脉,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引清气上腾。
虽
未用苦寒泻火药物;但脾气得补,阳气得升,则阴火必潜,燥热自退,此乃不治而治也.实属脾胃内伤热中证的治本之法。
(3)泻火降火为主:对于脾胃内伤,阴火枭张,热盛为主的病症,李氏又不偏执益气升
阳之法,而以泻火降火为治,此即急则治标之法。
如李氏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阴火上乘
扰乱心神, “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④。
方中用朱砂重镇安神,潜降阴火,佐以黄连泻阴
火,当归补血和血,生地清热养阴,炙甘草益气补脾。
全方以泻火降火为主,其意在于保护
元气。
故运用该法时,苦寒之药不宜久服,以免损伤脾胃,反害元气,正如李氏在使用朱砂
安神丸时所强调的那样:“得烦减,止勿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
”Q2》
以上即李呆益气泻火治法之大略,其中尤以益气升阳为主之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在临
床各科的治疗中,无不贯穿着这一主导思想,如在内科,用升阳汤田治膈咽不利、逆气里
急、大便不行;在外科,用圣愈汤@治恶疮出血而心烦不安;在妇科,用黄芪当归人参汤@
治妇人经水暴崩;在儿科,用黄芪汤①治小儿慢惊;在眼科,用圆明内障升麻汤@治内障等,
都是以益气升阳为主,或兼以潜降阴火。
凡此经验,均值得重视与研究。
2.升清降浊 李氏认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可导致降而不升,或升而不降两种病变,
故其在使用升清降浊法时,又有或升清,或降浊,或升清降浊并用等不同方法。
如:治疗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四肢满闷,肢节烦疼,身体沉重,懒倦腹胀,二便清利,
不思饮食,所用之凋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苍术、柴胡、升麻、橘皮、木香)@,
治疗脾胃虚弱,大便一日三四次,稀溏而量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所用之升阳
汤(黄芪、甘草、升麻、柴胡、益智仁、当归身、橘皮、红花)①,即属于升清之法的运用。
又如:治疗生冷硬物损伤脾胃,不能消化、心腹满闷,所用之三棱消积丸(丁香、巴豆、益
智仁、茴香、陈皮、青皮、炒曲、京三棱、莪术)@,即属于降浊之法的运用。
至于升清降浊并用之法的运用,如:治脾胃虚弱,幽门梗阻,饮食不下,噎膈、气上下
不通,便秘,用通幽汤(炙甘草、升麻、当归身、生地、熟地、桃仁、红花)①,方中以桃
仁、归身、生地润肠通便以降浊,以升麻升清;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不通,不思
饮食,用润肠丸(麻子仁、桃仁、大黄、当归梢、羌活)O,方中以麻子仁、桃仁、大黄、
当归梢润肠通便以降浊,以羌活升清;治胃虚呕哕吐逆,膈咽不通,用丁香茱萸汤(苍术、
当归身、吴茱萸、黄芪、人参、草豆蔻、升麻、炙甘草、柴胡、橘皮、半夏、丁香、干生
姜、黄柏)Q9,方中以吴茱萸、丁香、半夏、生姜温中降逆止呕,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
气;治伤生冷硬物,心腹满闷疼痛,用木香见空格神曲、京三棱、石三棱、草豆蔻、香
附、升麻、柴胡、木香、巴豆霜)@,方中以巴豆霜、三棱、木香泻下冷积以降浊,以升麻、
柴胡升清。
以上四例,皆降浊之中佐以升清,取寓升于降之意,实宗《内经》“升已而降,
降已而升,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田之说,反映出李呆运用升清降浊法的特点。
[结语]
李呆的脾胃内伤论,是在继承《内经》理论及张元素学说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需要,
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脾胃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二是
为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李呆因之而成为补土派的师祖、易水学派的
中坚、金元四大名医之一。
当然,他的学术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如其偏重脾胃之阳,而
忽略脾胃之阴,因而在治疗上惯用辛燥升发的药物;其次,对脾胃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认识不够全面,只着重阐述了脾胃与肺、肾的关系,而对脾胃与心、肝的关系,叙述不清晰;此外,对阴火的概念,交待得不确切,易造成混乱,所有这些,均应在学习中引起注
意。
[复习思考题]
1.李呆对脾胃的生理功能有何认识?
2.李呆认为脾胃内伤病的病因有哪些7 .
3.李果是如何阐发脾胃内伤的病理机制的?
4.李杲认为脾胃内伤可导致哪些病症?
5.李呆治疗脾胃内伤病的方法主要有几种?有何特点?
[注]
①《素问·平人气象论》
②《医学启源·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③《脾胃沦·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④《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 ,
⑤《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沦》
⑥《素问·六微旨大论》
⑦《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⑧殒杀之气:殒(y5n),死亡。
殒杀之气,此指异常的阴火。
⑨《脾胃沦·脾胃胜衰论》
⑩《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⑩《兰室秘藏·经痛不止有三论》
⑩《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⑩《素问·阴阳应象大沦》
⑩《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⑩《内外伤辨惑沦·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⑩《脾胃论·安养心神凋治脾胃沦》
⑥《兰室秘藏·内障眼论》
⑩《素问·玉机真脏沦》
⑩《素问·通评虚实沦》 ;
⑩《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
⑧《素问·经脉别论》
④《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
@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人参、炙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
泻、柴胡、白术、黄连。
@《内外伤辨惑论·肾之脾胃虚方》
⑩沉香温胃丸:附子、巴戟、干姜、茴香、官桂、沉香、甘草.当归、吴萸、人参、白
术、白芍、白茯苓、良姜、木香。
⑩《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④升阳汤:又名升阳泻湿汤。
青皮、槐子、生地、熟地、黄柏、当归身,甘草梢、苍
术、升麻、黄芪、桃仁。
见《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
④圣愈汤:生地、熟地、川芎、人参、归身、黄芪。
见《兰室秘藏·疮疡门》。
·
⑩黄芪当归人参汤:黄芪、人参、当归、生地、橘皮、桂枝、草豆蔻仁、炒神曲、黄
连、麻黄、杏仁。
见《兰室秘藏·妇人门》。
⑧黄芪汤:黄芪、人参、炙甘草。
见《兰室秘藏·小儿门》。
②圆明内障升麻汤:干姜、五味子、白茯苓、防风、白芍、;柴胡、人参、炙甘草、当归
身、白术、升麻、葛根、黄芪、羌活、黄芩、黄连。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
@《脾胃论·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⑦《脾胃沦·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⑩《脾胃论·沦饮酒过伤》
⑤《内外伤辨惑论·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⑦《素问,六微旨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