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相火论

相火一词,首见于《内经》七篇大论,属运气学说的概念,后世医家将其引申到人体, 成为人身之气或邪气的概念,如刘完素称肾为相火,李呆称相火为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 贼,张从正称胆为相火等等,朱震亨在总结前人论相火的基础上,对其从常与变两个方面, 加以全面而深刻的阐发。

1.相火之常,·为人身动气 朱氏认为火即是一种动气,相火亦不例外,其云:“火内阴 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

”⑥又云: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 动。

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⑥“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⑥说 明自然界和人体之所以富有生机,无不根源于相火的运动。

可见相火并不神秘,对人体来 说,》它不过是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而已。

而这种机能活动,朱氏认为主要发源于肝肾,他 说:“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

”6并以肝肾内藏之精血作为物质基础,即所谓“肝肾之阴, 悉具相火。

”㈤除此之外,还认为相火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等脏腑亦有关,这是因为 “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 皆阴而下者也。

”⑥朱氏又指出相火之动与君火、五火(指五脏的功能活动)之动密切相关, 其云:“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

”①“彼五火之动皆中 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④强调君火、五火之动中节而不妄动,则 是相火之动正常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2.相火妄动,为人身之贼邪 朱氏在沦述相火为人身动气的同时,还指出相火若反常 而妄动,则疾病丛生,就成为人身之贼邪。

他说:“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 矣。

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故曰相火,元 气之贼。

”(e而造成相火妄动的病机,除五性厥阳之火(指异常之五火)相煽外,尚与心火不 宁有关,朱氏云:“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

”③至于引起相火妄动的 原因,朱氏认为不外色欲无度、情志过极、饮食厚味等因素,如其云:“五脏各有火,五志 激之,其火随起。

”⑨又云:“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月干。

”④等等。

而相火妄动所致的具体病证,朱氏则认为{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凡属于火的病证,均为“相 火之为病之出于脏腑者”(b),例如:少阳病之瘛疯,恶寒鼓栗,呕逆,谵妄,跗肿,善惊; 太阳病之眩仆,头痛,厥气上冲胸,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谵妄,狂癫;少阴病之瞀,暴 瘖11,郁冒12不知人,洒淅恶寒振栗,气上冲胸,呕逆,瞀热以酸,跗肿不能久立;厥阴病 之洒淅振寒等。

足见相火妄动形成的病变范围甚广、危害甚大。

总之,朱震亨对相火的认识包括生理与病理两个方面,既论述了相火对人体的重要作 用,又阐发了相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而以后者为重点。

其与“阳有余阴不足论”皆反映出 朱氏重视相火病变的观点,是朱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