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衰老机理 龚氏对人体的衰老机理研究,强调先天肾脏与后天脾胃之关系最为密切。
对于先天之肾与衰老的关系,他说:“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
动气,大如箸头,鼓舞变化,开阖遍身,熏蒸三焦,腐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应。
”⑥这
里,龚氏提出的两肾之间一点动气,与其同一时代的孙一奎、晚于他的张介宾及赵献可的命
门学说很有相似之处,尤其与孙一奎的命门动气说更为相似,强调入之生即有肾间一点动气
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抗衡外邪。
虽没有提出“命门”一词,但其认识是一致的,即人身
· 之元气充盛与否,与人体的衰老关系密切。
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不知保护肾间之动
气,“所虑昼夜无停,八面受攻,由是神随物化,气逐神消,荣卫告衰”⑥。
神耗则气耗,随
着生命过程中精神形体的不断损耗,人体由壮至老,就会出现老化的征象。
龚氏描绘说:
“七窍反常,啼号无泪,笑如雨流,鼻不嚏而涕,耳无声蝉鸣,吃食口干,寐则涎溢,溲不
利而自遗,便不通而或泄。
”⑥“真阴妄行,脉络疏涩,昼则对人嗑睡,夜则独卧惺惺。
”⑥从
而出现老年化的表现,而这一切均与肾之真阴真阳衰微有密切关系。
龚氏又认为脾胃与人的老化有密切关系。
他说:“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
以害生。
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谓贤哲防于未病。
”⑦若“咨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
之乐,虽肌肤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
龄”①。
意思是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应时时保护,若不重视调理脾胃,高
梁厚味虽美在口,而实伤脾胃,反使形气衰惫,加速衰老。
这种以先后天立论的衰老理论,虽不是龚氏之创见,但龚氏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养生防
病,指导老年病的防治,是十分正确的。
2.摄生养性以防衰老 龚氏在认识衰老的机理上,提出了摄生养性以防衰老的具体主
张。
因衰老与肾虚有关,故龚氏十分重视节色欲,提出。
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血,女子破
阴太早则伤其血脉”㈤。
主张晚婚,指出早婚对人体健康和寿命带来的危害性。
对于如何养性延年,龚氏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气,诗书悦心,山林逸兴,悲哀欢乐勿令
太过,谦和容让、济困扶危以养情态,饮食应细软而勿生硬,不可过饱过饥,不宜食后便
卧,不宜夜食,而主张“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通,仰面呵气数百U,趑趄缓行数百步”⑦,
以保护脾胃等等。
龚氏将其概括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
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33个字,可谓言简意赅,确是养性之要。
3.老年病证治 龚氏认为人体衰老与先后二天有关,所以对衰老的防治,亦多从脾肾
辨证用药,并列诸方以为老年病证治所常用,包括八仙长寿丸(药用生地黄、山茱萸、白茯
神、五味子、麦门冬、牡丹皮、山药、益智仁)、;五仁斑龙胶(药用鹿角、人参、天门冬、
麦门冬、枸杞子、川牛膝,共同煎熬成胶)、阳春白雪膏(药用白茯苓、山药、芡实、莲肉、
陈仓米、糯米、白砂糖,共同蒸制成糕)、延寿丹(药用白茯苓与蜂蜜共合为丸)等等。
八
仙长寿丸、五仁斑龙胶重在补肾,阳春白雪糕、延寿丹重在补脾,充分体现龚氏对老年病证
治用药的特点。
龚氏尤喜用阳春白雪糕,认为该方“最益老人”,具有“益元气,延脾胃”
之功效,不仅可治疗虚劳瘦怯、泄泻、腹胀、肿满、喘嗽等症,而且还可作为食品,常期服
用。
对于老年疾病的治疗,龚氏一方面注意老年人的特点,一方面将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结
合,反映其老年病证治的独到之处。
例如,其对人参的认识,他认为知母、黄柏等品,若
“五十岁外人服之,则元阳精气何由而生”⑧,而“参本味甘微寒,善补五脏,安精神,健脾
胃,生津液”④,不能“将人参为虚损人之忌物”⑧。
若“妄议人参为不可用,是惑世诬人,
陷于不寿甚矣”⑧。
充分体现其对这些药物的独到认识。
又如其治老人大便闭结,选用火麻
仁、荆芥穗、桃仁同煎,服之立效等等,强调了专方治病的特点。
[结语1
龚廷贤出身医学世家,由于其注重理论,积累临床经验,终于成为明代著名医家。
其学
术思想中最突出的三方面,一是注重调理气血,二是注重调理脾胃,三是阐发衰老病机,注
重老年病证治。
其理论认识紧密结合临床,在临床中注重理论的指导,论理严密,表叙简
明,便于应用,是其特点。
龚氏是著名临床家,精通内、外、妇、儿诸科,对各种病证的论治,既接受前人经验,
又有个人发挥,能兼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复习思考题]
1.龚廷贤治疗杂病的特点。
2.龚廷贤对泄泻的辨证分类及治疗经验。
3.龚廷贤治疗呕吐的经验。
4.龚廷贤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及老年养生疗疾的特点。
[注1 ;
①《寿世保元·血气论》
②《寿世保元·脾胃论》 ;
3{寿世保元·内伤》④{寿世保元·泄泻》
⑤《寿世保元·呕吐》
⑥{寿世保元·老人·衰老论》
⑦《寿世保元·饮食》
⑧《寿世保元-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