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虚劳致病六因说

在《理虚元鉴》一书中,绮石撰写“虚劳有六因”一文,认为产生虚劳的原因,有六个 方面,包括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等。

(1)先天之因:所谓先天之因,绮石认为虚劳病的产生与父母有关,由于父母精血不 盛,致使子女出生后,先天精气不足,根底有亏,则体质脆弱。

因此在其生长发育时,正气 不足,多易生病,往往出现虚劳的先兆,例如幼时多惊风,骨软行迟,稍长则读书不能出 声,或写字动辄手振,或喉中多痰,或胸中气滞,或头摇目瞬等,这样的人,至二十岁左右 多易患虚劳。

因为幼多动风、骨软行迟是肝肾不足,声音不出是肺金亏衰,动辄手振及头摇 目瞬亦是肝肾不足,而喉中多痰、胸中气滞又是脾肺失调。

由于五脏亏虚,故易患虚劳之 证。

(2)后天之因:包括酒色、劳倦、七情、饮食等所伤。

色欲则伤肾,本不强固;劳神则 伤心,心神被耗;郁怒则伤肝,肝失和调;忧愁则伤肺,肺失清肃;思虑则伤脾,脾失健 运。

这些后天之因,或先伤气,或先伤精,或先伤神,而“先伤其气者,气伤必及于精;先 伤其精者,精伤必及于气”(:,·,最后均可导致人身精气神耗伤,日久变成虚劳之证。

, (3)痘疹及病后之因:此种原因都是由于病后余邪未尽,或调理失当,正气亏虚所出现 的虚劳继发病证。

由于痘彦或其他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或有伤阴,或有伤阳,而调理失宜;, 正气未复。

伤阳则脾胃气虚诸症可见,如面白、神萎、不耐劳动、不禁风寒等;伤阴则阴血 枯少,肺失滋养,宣降失常,可见声哑哮喘、伤风咳嗽等,久而亦可成劳。

至于痘疹一病, 即今之天花,虽现在已经消灭,但在当时确有实际意义。

(4)外感之因:系由于感受六淫之邪,伤风久而不已,使肺失宣降,咳久不已,正气消 耗,渐成正虚邪实,邪难外祛;若其人素体阴虚火旺,则肾精亏虚,肺失滋养,久而亦可成 劳嗽,此即所谓“伤风不醒结成痨”(3)。

· (5)境遇之因:主要指生活环境,若人所处生活环境艰难,致使其人情志抑郁,久而难 予解脱,以致或伤神耗气,或耗血伤阴,亦可久而成劳。

正如绮石在{理虚元鉴·虚证有六 因》所说:“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

” (6)医药之因:主要是指医药治疗之误,例如病非外感而过用发散,汗出而伤津耗气; 病非停积而妄用攻伐之品,邪气未去而徒伤正气;或非里热而妄用苦寒,使阳气受损,中焦 脾胃受害;或体弱受邪而妄投滋补之药,致使邪气不散而郁久化热,久则伤阴耗液等;均可 使原来本非劳证者,由于正气不断损伤,病情变化而逐渐加重,转为虚劳。

总之,绮石论虚劳的病因,从正与邪两方面加以论述,注重了正虚是疾病的根本病机, 故不论先天后天,还是从内因外因分析,其观点是这些病因,或伤气,或伤阴,或伤精血, 或伤神,只要使正气不断损伤,均可成劳。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