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对血证的论治很有特色,并具实用价值。
兹分述其要点如下。
1.血与气的关系 张氏根据《内经》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理论,认为“血之与
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⑥。
此所谓同出一源,而有所区别
者,是因为气具阳和之性,而为阴血的引导;血为阴凝之质,则为气之所归。
血之与气,阴
中有阳,阳中有阴,彼此依存,互不可分。
血与气的这种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关系,在血证
辨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2.血的分类 血源于谷,统称为血,而有清浊之分;血主濡之,为濡养也,而濡养的
对象及运行的道路各有不同。
故张氏根据血的清浊及其作用的不同把血分为三类。
血之至精
至纯者为养脏之血,其功能得君主之令,以调和五脏,藏而不失;血之清中之浊者为灌注之
血,禀输运之权,以洒陈六腑,实而不满;血之清中之清者为营经之血,会营周之度;流行
百脉;,满而不泄。
三者同出一源而各有所属,各守其乡,阴平阳秘,故无上溢下脱之患。
张
氏所作的这种分类,对于临床判断血证的定位、性质及其预后是有一定帮助的o
3.血证的病因及鉴别 张氏认为血证的发生主要与人的禀赋,即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
相关,加之为劳役所伤,脏腑之气乖逆,从而导致出血。
他说:“人之禀赋不无偏胜,劳役
不无偏伤,其血即从偏衰偏伤之处渗漏焉。
夫人之禀赋既偏,则水谷多从偏胜之气化,而胜
者愈胜,弱者愈弱。
阳胜则阴衰,阴衰则火旺,火旺则血随之上溢;阴胜则阳微,阳微则火
衰,火衰则血失之统而下脱。
”说明血证有火盛与阳衰之分,火盛可致血上溢,阳衰可致血
下脱。
但火盛与阳衰并不能单纯地根据血上溢或血下脱来分辨。
张氏提出了更为确切的鉴别
方法。
他指出:“其上溢之血,非一于火盛也;下脱之血,非一于阳衰也。
但以色之鲜紫浓
厚则为火盛,色之晦淡无光即为阳衰。
”⑥以血的色泽来判断出血的性质是临床可靠的鉴别方
法。
4.血证的脏腑定位 血证的发生往往是脏腑功能失常的外在表现。
不同的脏腑损伤,
其出血的表现特点也不同。
临床上辨治血证首要的就是根据其血证的表现特点确定其脏腑定
位。
这对于血证的辨洽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张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说:“从上溢
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膀胱下达耳。
盖出于肺者,或缘龙雷亢盛,
或缘咳逆上奔,血必上逆,多带痰沫及粉红色者。
其出于心包者,亦必上逆,色必正赤如朱
漆光泽。
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为守脏之血,见之必死。
出于脾者,或从胃脘上溢,
或从小便下脱,亦必鲜紫浓厚,但不若小便之血光泽也。
出于肝者,或从上呕,或从下脱,
血必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
出于肾者,或从咳逆,或从咯吐,或从稀痰中杂出如
珠,血虽无几,色虽不鲜,其患最急。
间有从精窍而出者,若气化受伤,则从膀胱溺孔而
出,总关乎脏气也。
其出于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则成盘成盏,汪洋满地,以其多气多
血,虽药力易到,不若脏血之笃,然为五脏之本,亦不可忽。
”④张氏的这种对于血证脏腑定
位的经验及其对于各种出血证预后的判断,对于临床辨治血证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血证的治疗张氏对于血证则重求本治疗,即根据患者体质的阴阳盛衰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世俗在血
证治疗上的不当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
他既反对俗医那种“不鉴其偏之弊,而制为不寒不
热之方”的陋习,也反对“一见血证,每以寒凉济阴为务”⑥,指出前一种治法不可能达到
补其偏救其弊的目的,后一种治法虽可取效于一时,但最终将导致虚阳愈衰而生变证。
从总
体上看,张氏在血证治疗上是注重温通,反对凉涩的。
他根据《内经》的理论,重申“血气
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的观点,反对滥用苦寒之剂治疗血证,认为
苦寒之剂“在阴不济阳而上溢者尚未戈戢,况阳不统阴而亡脱者,尤为砒鸩”。
这是他注重
温补的学术思想在血证辨治上的体现。
当然,由于张氏把血证病机分为火盛和阳衰两大类,
因此,强调“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血证最为紧要的治疗法则。
同时,还指出:“证有虚
中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多从少之法,贵于临病处裁。
”⑥表现出了灵活的辨治思路。
以下
就临床常见的吐血、衄血两证介绍其辨治经验:
(1)吐血:张氏认为,吐血出于胃府。
论其病因,多由劳力辛苦内伤中气而得,或由醉
饱接内.(房劳)而致。
论其治法,不可骤止。
若骤止其血可使败血留积为瘀血,变生他患。
亦不宜峻攻,·峻攻恐复伤气血。
只宜清理胃气以安定其血。
吐血初起,属热者,可用大黄下
之(不惟泄热,且以化瘀),或用犀角地黄汤,随症加桃仁、茜草、橘红、木香、大黄、童
便等。
若久吐不止,内虚寒而外假热者,可用千金当归汤;若不应,可改用十灰散以遏止其
血。
若血色瘀黯如污泥,为阳不制阴,宜花蕊石散温以散之。
凡血色晦淡不鲜属虚寒,当用
温热之剂,如甘草干姜以温中气,切禁寒凉。
若血色晦淡者为血寒而不得归经,须加炮黑于
姜,或以大剂理中汤温之。
若吐血势不可遏,胸中气塞滞,而血色紫黑者,宜桃仁承气汤加
茜草(此为瘀血阻络)。
若吐血而见尺部脉弦·,为阴虚火升,须大剂六味加肉桂以引火归原;
亦可以肉桂为末,和独参汤内服。
(2)衄血:张氏认为,衄血一证,沦其病机多为火乘肺金,但亦有因阴胜迫其虚阳而致
者,故沦其治疗则有“从阴从阳,顺治逆治之辨别”;而沦其病情;又有久衄、暴衄之不同,
而治法也就有了“宜补宜泻之悬殊”。
具体而言,衄血而脉实、大便秘者属实热,治宜犀角
地黄汤加大黄、木香;若六脉弦细而涩,按之空虚,面色白而不泽者.为大寒证,治宜理中
汤加黄芪。
衄血过多,服犀角地黄汤不止,此为内虚寒而外假热也,宜千金当归汤标本兼
治。
又有因七情喜怒、劳役过伤而致者,治宜茅花煎汤调服止衄散,或用四物汤加犀角、丹
皮、沉香。
若因内伤劳役过度,喘咳面赤,发热头痛而衄,治宜当归补血汤加薄荷、荆芥;
若服之不应,改用补中益气汤倍黄芪,慎不可用辛热之药。
若患者至夜则衄血,此因多汗,
卫气大虚,不能固其营血故也,治宜当归补血汤,不效,更加木香。
若因瘀积停留,衄血不
止者,治宜犀角地黄汤。
若久衄不止,热在下焦血分者,以六味地黄丸加五昧子作汤。
(3)血证善后调理的基本思路:张氏辨治血证注重善后调理,调理的重点是心肝脾三
经,他说:“凡血证前后调理,须按心脾肝三经用药。
”⑥三经之中,又以脾经最为重要。
故
其用药推重保元、四君、归脾等方,尤其推崇归脾汤的应用。
他说:“归脾汤一方,三经之
药也。
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芪、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舂
者,香先人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
凡有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者尤宜。
火旺者加山
扼、丹皮,火衰者加肉桂、丹皮,又用八味丸培先天之本,治无余法矣。
”⑥调补心肝脾是张
氏调理血证的基本思路,也是其注重温补学术思想在血证辨治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