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胃阴学说

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创立脾胃学说之后,厉 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临床调治脾胃惯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

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 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治胃。

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 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

叶氏指出:“脾胃之论,莫 详于东垣”,.而“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

他认为:“脾胃当分析而沦,盖 胃属戊土,脾属己;七,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 也。

”①脾胃之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胃生理特点的差异,即“纳食主胃,运化主脾。

脾宜升 则健,胃宜降则和2”。

因此,脾胃升降失调就成了脾胃病变的关键环节。

所谓“脾胃之病, 虚实寒热,宜燥宜润,故当详辨。

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

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咽。

脾胃病机特点的 差异决定了其在治疗上决不能混同二治。

叶氏援引前贤脾胃异治的先例指出:“仲景急下存 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②并根据“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 阴自安”2的原理,阐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特点,创立了以柔润之剂通降阳明的养 胃阴之法,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

不过甘 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

”②叶氏的养胃阴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 种: 1.甘凉濡润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燥热灼伤胃阴,或木火升腾,胃阴受烁。

症见形瘦面 苍,咽喉干燥,渴喜凉饮,心烦不寐,肌肤燥热,虚痞不食,大便于结,或面赤火升,晚暮 为甚,或咽痒气逆,干咳带红,或脘中觉热,脉数或弦细而数,舌红或绛。

此证胃阴为燥热 所灼,治宜甘凉濡润,以济阴伤。

药用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生地、玉竹、白芍、天花 粉、甘蔗汁、梨汁、蔗浆等。

· 2.酸甘济阴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肝阴虚耗,肝用太过,化热犯胃,胃阴受戕之证。

表 现为胸胁隐痛,干呕恶心,气塞胀闷,心烦急躁,消渴口苦,不饥不食,或知饥不食,或喜 食酸甘,舌干红,唇赤燥裂,或舌光剥无苔,脉弦细而数。

治宜酸甘济阴法,酸能制肝,有 敛阴生津之效;甘能益胃,奏甘守津还之功,酸甘相合,能化生阴津故也。

药用乌梅、白 芍、石斛、沙参、麦冬、生地、五味子、木瓜、胡麻仁、生甘草等。

3.清养醒胃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温热病如暑温、湿温后期,大邪已去,津液受伤,胃 气不醒,胃阴不复之证。

症见胃纳呆滞,不思饮食,语音低微,气馁懒言,口千:不渴,或口 淡无味,或口苦粘腻,或干呕脘痞,大便不爽,舌红少苔,或舌淡红苔少微腻。

治宜清养开 胃之法。

药用甘平清润与微辛芬芳薄味之晶,石斛、沙参、鲜佩兰、香豆豉、半夏曲、广陈 皮、扁豆衣、薏苡仁、大麦芽、生谷芽、荷叶等。

· 4.甘缓益胃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久病劳损或失血之后,胃之气阴俱不足,症见神倦乏 力,食少纳呆,语音低微,气短懒言,大便不实,胃脘虚痞,或噫气不除,脉虚大无力,舌 红或淡而少苔。

此证为胃府气阴两虚,而以胃气虚馁稍重。

故治宜甘平微温之品,益胃扶 中,兼以生津养阴。

此法应用要点在于选用性味舒缓平和之晶,益气而不热,养阴而不燥, 方可奏功。

药如参须、北沙参、山药、扁豆、莲子肉、芡实、南枣、秫米、茯苓、甘·草、陈 皮、麦冬、玉竹等。

以上诸法既可单独应用,亦可互参合用,贵在临证斟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