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又称“阳化内风”,是叶氏对“肝风”一证病机的高度概括。

所谓肝风,是指 以眩晕、震掉为主证的一组症候,也可表现为面赤火升、目胀耳鸣、心悸不寐、肢体麻木、 手足搐搦、语言謇涩,甚者突然昏仆,不醒人事,。

对于风证病机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 经》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后世历代医家各有发明,如金元时期刘河间的主 火说、李东垣的气虚说、朱丹溪的湿热痰说、明代薛己的肝肾亏损说、缪希雍的内虚暗风说 等。

叶氏根据《内经》“渚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总结吸取诸家之论,提出了自己的 独到见解,即“阳化内风”说,并将这类风象证候命名为肝风。

他认为肝风一证“乃身中阳 气之变动。

肝为风脏,因精血亏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③。

究其病机,一与肝的生理特点有关。

二与肝与他脏的关系失调有关。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性 喜条达,一有不遂,则郁勃之气易发;肝为厥阴之脏而主藏血,其体阴,而阴血易于亏耗, 故肝阴易亏;肝为将军之官,性升发。

其用阳。

若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则肝阳易于上亢, 刚燥之性易现,而呈风阳上扰之象;肝又为相火寄居之地,一有激动,相火必动,肝风挟 火,横行上扰,其来也暴,故成种种不测之证。

就肝与他脏的关系而言,在生理状态下,肝 蹋潜藏而不亢,肝凤宁谧而不起,“必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 之,中宫敦阜之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3)若 肾阴虚水不涵木,或阴血虚肝失濡养,或肺金虚无以制肝,或脾土虚木失栽培,皆可致“精 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

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痪疯 痉厥矣”①。

· 根据肝阳化风的基本病机,口卜氏提出的治疗大法是“缓肝之急以息风,滋肾之液以驱 热”③。

其治疗肝风证的用药特点是“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厚以填之”O。

针对肝风证的 不同病机,在具体治疗方法上又有所不同。

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和阳息凤法 即清肝潜阳之法,用于肝阴虚耗,肝阳上亢,风阳上扰者,症见头晕 头胀,耳鸣火升,舌红苔少,脉弦细而数。

药用生地、夏枯草、石决明、石斛、茯神、桑叶 等。

· 2.滋补肝肾法 又称滋液息风法,适用于肾精亏损,水不涵木,内风萌动之证。

症见 眩晕耳鸣,口喁肢麻,舌喑足痿,脉细舌萎等。

药用熟地、牛膝、山萸肉、远志、枸杞子, 菊花、五味子、石斛、茯神、肉苁蓉等。

即叶氏所谓“重培其下,冀得风息”①是也。

此法 的运用要点。

在于用药“宜凉宜润,龙相守则水源生矣”①。

若真阳亦不足,也不可纯用温 补,因为“凡此肝肾脏阴本虚,填补之中微运通阳为法,以脏液虚不受温药耳”3。

3.清金平木法 适用于燥热伤肺,气阴两虚,肺失治节,肃降无能,木升火炎,咽喉 口齿受病,症见阵阵呛咳,痰粘难出,胸胁作痛,咽喉不利,齿疼或口疮,舌红少苔,脉细 数。

治宜甘凉濡润,益气阴,清燥热,平肝木,药如燕窝、甜梨、沙参、天冬、麦冬、五味 子、象贝母、柿霜、知母、鲜竹沥。

4.养血息风法 适用于阴血不足,肝失濡养,肝风横逆,心神不安之证。

症见形体消 瘦,口舌糜疼,肩背掣痛,肢节麻木,肌肤瘙痒,眩晕耳鸣,心悸不寐等。

药用生地、玄 参、天冬、丹参、犀角、羚羊角、连翘、竹叶心、菖蒲等。

此证内风之起,由于血虚,阴血 之虚,多兼有火。

故叶氏主张“壮火食气,皆阳气之化,先拟清血分之热,继当养血息其内 风”③,当是治疗本证的先后次第。

, 5。

培土息风法 适用于阳明脉虚,肝失土培,而致厥阴风动。

症见形衰肉脱,纳呆食 少,眩晕目暗,倦怠气短,大便不实,四肢无力以动,甚至痿废不用。

叶氏认为“阳明脉 虚,加以愁烦,则厥阴风动,木横土衰,培中可效”①。

药用黄芪、人参、白术、茯苓、桑 寄生、;天麻、白蒺藜、当归、枸杞、菊花、半夏、橘红等。

叶氏治疗肝风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加入介类潜阳之品,如牡蛎、珍珠母、鳖 甲、龟板等,而对于全蝎、蜈蚣、·地龙、蝉蜕等息风之品反而少用。

其灵活化裁运用古代名 方治疗肝风,如张仲景的复脉汤、刘河间的地黄饮子、朱丹溪的虎潜丸等,往往去其温燥之 晶,而保留其滋阴潜阳之用。

叶氏活用成方的经验对于临床应用成方有借鉴和启发作用。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