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辨治虚损病证极有特点,他在继承前人治疗虚损的学术经验基础上,在大量的临床
实践中,形成了以甘药培中、血肉填精、中下兼顾为特色的理虚大法。
1.甘药培中 所谓甘药培中是指以味甘气温之品为主,组方以培补脾胃中州之气。
口十
氏认为,劳损之证,总由劳役过度或饥饱失节而致,其病机是中宫阳气先伤,.故治疗劳损应
遵循《内经》 “劳者温之”、 “损者益之”的法则。
他认为《内经》所谓“劳者温之”之
“温”,是指温养而言,而非温热之用。
“损者益之”之“益”,即是补益。
合而观之,治疗劳
损之证,当用甘温之品堵补中宫阳和之气。
因此,叶氏明确指出:“凡补药气皆温,味皆甘,
培生生初阳,是虚损主治法则。
”4甘为土之味,脾胃之所喜也,故治宜甘药建立中气为治疗
虚损证的第一要义。
但培中要分别脾胃之阴伤阳伤。
阴伤者治重在胃,用甘凉濡润,以养气
阴,以通为补。
即叶氏养胃阴方法。
阳伤者治重在脾,治用甘温,药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仲
景小建中汤等。
若阴阳俱不足,仍以建中为主,或用建中汤加人参.或用异功散加五味子。
若偏重于营虚,形瘦色枯,脉软不食,用当归建中汤,补中兼益营血。
若营卫俱虚,症见纳
食不甘,寒热互起,而脉小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仍是调补中宫兼益营卫之法。
又有元气
虚而阴火盛者,用四君子汤合生脉饮.或异功散去白术加白芍 大枣:总不离甘药培中之
法。
2.血肉填精 虚损之证,起于劳欲房室,伤在肾肝八脉,是下元亏虚,精血耗竭之证,
非同一般的脏腑功能不足,而可用寻常草木之晶治疗者。
口十氏指出:虚损之证“非草木攻涤
可却”,因为虚损之证,虚在精血,而“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
应”④,须用”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其“精气未旺者,??当以血肉充养”(4/。
叶氏
治疗虚损病证的基本思路是以大量的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培补肝肾之精血。
常用药物有
鹿茸、鹿角胶、龟板、龟板胶、紫河车、阿胶、鳖甲、牛乳、人乳、羊肉、鲍鱼、淡菜 鸡
子黄,以及猪、牛、羊骨髓等。
治疗虚损病证在遣药组方上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虚损
病证虽有阳虚,但不可用肉桂、附子之类辛热雄烈的药物,因为其刚燥之性容易劫伤阴精;
二是虚损病证虽有阴虚之象,但不可用知母、黄柏之属,因为其过于沉寒,不通奇经。
在重
用辛热有情之品的基础上,往往配以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巴戟天等,共同组成
“柔剂阳药”,是其血肉填精法遣药组方的显著特点。
3.中下兼顾 中下兼顾,即脾肾同治是叶氏治疗虚损病证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了他
对先后天之根本脾肾的重视。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关系即是人体先后天的关
系,有着互相滋养、互相促进的作用。
肾主藏精,而肾精的充盈,有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不
断给予补充;脾主运化,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又系于肾阳气的蒸腾。
即叶氏所说“肾阳
自下涵蒸,而脾阳始能运筹”4。
先后二天,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一荣俱荣,一衰俱衰,
肾虚日久必及脾,脾虚日久必及肾。
因此,培补先天时必须兼以健运后天;补益后天时也必
须重视培补先天,这就是治疗虚损病证必须中下兼顾、脾肾同治的道理。
叶氏在治疗虚损病
证时采用中下兼顾的方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例如:对于脾肾阳虚者,采用朝服加减八味丸
以温肾阳,晚服异功散以扶脾气;对于肾阴虚而脾阳不足者,则朝服都气丸以滋肾阴,午进
异功散以运脾阳。
这样,脾肾各受其益。
相得益彰。
对于肾精亏损,治宜大补其阴者,强调
于“阴药中必扶胃气”④,其惯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血之虚,也在于“填精血务在有情,庶几不伤胃气”①()并指出“俾饮食增而精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4,充分
说明了治疗虚损病证在填补精血的同时必须保护脾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