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一节什么是“养生”(3)


 


  庖丁解牛其实是教我们如何去做人,它讲的养生中的“生”指的就是人生。庖丁到最后还跟梁惠王说了这么一句话,说他的技术已经达到这么高超的水平了,但是他在看到技术水平比他要低得多的人在宰牛的时候,他并没有笑话他们,而是感觉到似乎他还可以学到没有学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它是从一种社会文化的角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应该如何去对待人生,处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如何从物质的世界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个人对庖丁解牛这篇文章的一点体会。

  《黄帝内经》论养生

  以上谈的是人生界,《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是从另一个角度即自然界来论述“养生”的,它是完全回归到了一个自然养生的范畴来阐述的。文章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段话我们可以分成三句来理解,第一句话“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意思是说:智者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是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他是怎样做的呢?就是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也就是顺应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适是适合的适,就是说要适合因为气候变化产生的温度的冷暖交替。

  因为内经上讲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所以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是天地之灵。那么,这句话强调的是我们人首先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话主要是从精神和情志上来阐述的,叫“和喜怒而安居处”。“和喜怒”实际上它的重点在一个“和”字上,比如说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要和睦,我们国与国之间相处要和睦,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和睦,夫妻之间相处同样要和睦。现在不是倡导“和谐社会”吗,就是要体现这个意思。清代的俞扶九老先生就是榜样,俞扶九?进京做官之后,把家迁至安徽正阳关南大街定居。有一年,他家与对街周铁匠家都要盖房子。双方按照原定计划施工,则街巷显得太窄,而双方都不相让地皮。俞的家人认为自己有权势,于是派人进京陈述情况,求俞扶九压制周家。俞扶九问明来意,向来人申明大义,并修书一封,叫家人子弟们以大局为重,友善邻里。书信中有诗一首,曰: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先生没有因为邻居和自家抢地而发怒,反而退让,这不正是“和谐”的体现吗?


 

上一页         返回书页         下一页